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现状分析与问题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现状,指出现有的年薪制和高层持股制无法满足对经营者激励的要求,提出股票期权制是一种最有效的经营者激励制度,并对实行股票期权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产权不清与政企不分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缺乏激励约束机制的根源;经理市场机制不完善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缺乏激励约束机制的主要原因;企业家创新的环境不够宽松,制约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豆建民 《经济论坛》2003,(12):53-53
一、北京股份期权制描述1999年7月底,北京市推出《关于国有企业经营者实施期股激励试点的指导意见》,确定10家国企作为首批试点单位,2000年又将范围扩大到20家,并下发通知对试点政策做了新的补充和调整。北京股份期权制主要有以下特点。1.经公司出资人或董事会同意,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应以现金投入获得股权,形成经营者群体持股。经营者群体持股比例一般为公司总股本的5%~20%,其中董事长、总经理的持股比例应占经营者群体持股总额的10%以上。2.以现金投入获得实股和股份期权。经营者出资不得少于10万元,并可获取相当于出资额1~4倍的期股。假…  相似文献   

4.
李锡元  倪艳 《经济管理》2004,(18):78-86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EVA的企业经营者业绩与报酬的关系。以往的以会计利润为衡量标准的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存在较大的缺陷,EVA作为对其的替代,在业绩评价和管理激励方面的应用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将EVA指标应用于我国上市公司中,主要考察我国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强度的现状。以2002年度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经营者的年度报酬特点及其与ROE或EVA之间的相关性,并讨论了以EVA来衡量业绩时,国有股比例、总经理是否持股、总经理两职状态、地区差异因素对以EVA衡量业绩时的我国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强度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建立以EVA为基础的报酬激励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问题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产权激励约束、市场激励约束、政府激励约束和企业激励约束构成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系统,并阐述了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系统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声誉激励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春琦 《财经研究》2002,28(12):50-55
本文在论述经营者声誉激励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声誉激励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实施国有企业经营者声誉激励所面临的障碍,并针以这些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是激励机制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经营者工作的努力程度,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公司治理.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论证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必要性,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提高激励水平、改进激励结构、完善激励考核机制等激励措施.论文借助并构建了大量的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经营者负激励机制设计--"油锅合同"模型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善林  王素凤  李敏 《财经研究》2005,31(9):114-123
文章基于心理学和委托代理理论,探讨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现状,认为国有企业存在显性激励不足、隐性激励有余和负激励缺乏等问题.国有企业经营者显性激励不足导致其动力缺乏,而负激励缺失更导致经营者偷懒和机会主义行为.负激励的极端--"油锅合同"能够对经营者形成一种威慑,杜绝或防止经营者的道德风险,促使经营者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委托代理制和“所有者缺位”现象进行分析,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不仅重要,而且具有特殊意义。针对中国现行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制度不够完善,应加强对经营者的长期和精神激励、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和建立健全约束与监督机制等,以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肖焰 《生产力研究》2008,(18):128-130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改革是我国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改革的历史及现行措施的分析,认为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改革的关键之处在于企业内部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的明确以及企业外部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因此,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的下一步改革应当是改革政企关系和推动人力资本的市场化运营。  相似文献   

11.
吴戈  张玉双 《经济师》2000,(5):65-65,67
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能否得到良好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用传统的观念看待和认识国有企业经营者已经不能适应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良好发展的需要。如何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就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性环节之一。因此 ,对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正确认识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对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的再认识搞好国有企业的最关键因素是选择好的国有企业经营者 ,建设好的国有企业高层经营班子。传统的“伯乐相马”式的选拔方式、党校式的培训方式、行政委派式的干部任命程序来选择的国有企业经营者具…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财务激励机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对经营者起不到有效的激励作用。从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财务激励机制的特殊问题出发,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低效的原因,并提出完善国有企业财务激励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需要层次理论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蕊  张毅 《生产力研究》2005,(1):157-158
国有企业经营者是我国经营管理人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本文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引出对国有企业经营者需求的分析 ,从而得出对其进行激励的关键因素———报酬机制和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经营者中需要激励的,现行企业运行机制对企业家的激励力度不足。对国人企业经营者激励的目标是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精心管理企业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职务消费缺乏约束是造成激励力度不足的重要原因。据1998年调查有近半数的国有经营者月工资在1000元以下,但对职务消费的限制却很少。因此,应根据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大幅度提高他们的工资和奖金,限制职务消费。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6,(9)
文章以2012—2014年深交所A股为研究样本,选择公司是否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作为被解释变量,管理层是否持股、管理层持股比例、上市公司股权性质等作为解释变量,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方向和强弱。研究发现:与没有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相比,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更高;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与内部控制质量显著正相关;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显著高于非国有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3年至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具体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制度背景国有控股来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在国有公司和非国有公司中的不同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趋向于采用更稳健的会计政策;在考虑国有控股这一因素下,机构投资者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中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者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阐述解决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证明管理层股权薪酬收入和第一大股东性质显著相关,国有性质的企业管理层的股权薪酬收入比重较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薪酬收入负相关,能够发挥对股权激励内部监督的替代作用.实施股权激励能够提高公司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谢依云 《时代经贸》2012,(8):207-208
本文以2003年至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具体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制度背景国有控股来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在国有公司和非国有公司中的不同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趋向于采用更稳健的会计政策;在考虑国有控股这一因素下,机构投资者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中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20.
余志欢 《经济师》2005,(9):143-144
国有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家的才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首要任务。文章通过分析,认为只有立足于我国现有的市场环境,通过渐进的各项改革措施,才能建立与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