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对池州市2003年生态足迹状况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池州市的生态足迹需求大于生态供给,生态赤字为0.7820hm2,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生态足迹的供需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需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并提出减少生态赤字,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生态足迹是衡量区域生态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温州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采用相对指标法和生态可持续指数法对温州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温州市存在较大的生态赤字,表现出强不可持续性。据此,就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为温州市减少生态赤字、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态足迹理论在长株潭城市生态安全研究中的应用与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两型"社会实验区,其生态安全是指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能够维系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理论为研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量化研究的手段,对于研究全球或一个较大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很好的可行性思路.但是,我们研究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进而具体到生态安全时,发现生态足迹理论在用于长株潭生态安全研究与评价时遇到了困难,如果对传统的生态足迹理论进行改进,将生态足迹区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并以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这能更真实地反映长株潭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4.
卞利花  丁生喜 《价值工程》2015,(11):218-221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及模型,对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2009~2012年生态足迹及万元GDP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近年来,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基本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万元GDP生态足迹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青海省重点开发的26个区域在生态足迹方面差异极大。因此,提出了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和推进城镇化等实现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压力指数测算的中原经济区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测算生态压力指数(EPI)构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模型,通过计算2009年中原经济区各地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对中原经济区范围内28个城市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内部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9年中原经济区各市生态足迹均超过其生态承载力,普遍呈现生态赤字的状况;(2)中原经济区生态安全指数空间上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生态安全呈现三级阶梯的状况;(3)徐州市、许昌市和邯郸市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相对较安全,开封市和襄阳市利用自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相和谐.最后提出中原经济区应在强调粮食核心区建设、调整产业结构、采用高新技术、提高生态足迹供给的同时高效利用现有资源,选择具地方特色的、合理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济》2014,(10):22-25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4-2012年生态足迹动态趋势和生态发展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互相作用的计量模型,以此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承载力以及社会经济协调情况。研究发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发展能力得到逐步增强,但区域多样化指数不断下降; 区域人均GDP 与生态足迹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区域生态足迹对人均GDP 具有正向影响效应,而人均GDP 与生态足迹之间呈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最后从完善发展成果考核、强化环境保护力度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6,(29):45-47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2014年喀纳斯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得出喀纳斯景区2014年各类型土地的生态占用情况,最後根据生态盈余看出喀纳斯景区自然资源利用的可持续状况。结果表明,2014年喀纳斯人均生态足迹为11.729514,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056231,人均生态足迹远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而由于喀纳斯景区的生产性土地是有限的并且是不能增加的,所以提出只有相应减少生态足迹,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减少赤字状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可以这样来判断:当人类总的生态足迹小于地球的生态承载力时,人类活动造成的资源消耗就可以被恢复;而当人类的生态足迹大于地球的生态承载力时。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就超过极限,这时人类就将面临灾难。  相似文献   

9.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简称EF),最早是由加拿大生态学家Rees.William提出。生态足迹或称为生态空间占用,是计量人类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指标,主要计量内容包括人类拥有的自然资源、耗用的自然资源、以及资源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
环保科技的发展会弱化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足迹并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河北省的资源环境状况严重阻碍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环保科技瓶颈亟待突破。本文在简析河北省环保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环保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环保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突破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约束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环保科技的发展会弱化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足迹并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河北省的资源环境状况严重阻碍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环保科技瓶颈亟待突破。本文在简析河北省环保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环保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环保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突破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约束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进过的生态足迹模型对北京市的人地关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应用GM(1,1)模型对其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的未来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北京市近十年来耕地生态足迹逐年增加,其中区域耕地生态足迹的变化幅度比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的变化幅度大;耕地生态承载力逐年降低,其中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的降幅较区域耕地生态承载力的降幅更加明显。耕地生态足迹与耕地承载力异向变化,加剧了生态赤字逐年加大的幅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人口规模、提高耕地产出能力及保持耕地产品地区间流动性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洞庭湖生态经济区2013年的数据,应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定量评价了该区域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2013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存在较大的生态赤字,人均生态赤字达1.6421 hm2,区域内生态资源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为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最后提出了一些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湖南省张家界市为例,利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法来度量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将旅游生态足迹分为可转移足迹和不可转移生态足迹两大类。利用改进模型计算分析了2007—2009年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显示该地区旅游消费模式具有相对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足迹是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测度指标之一.本文将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引入生态足迹模型,使用北京市2005年投入产出延长表等数据衡量了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北京市2005年生态足迹总需求为3853.8万公顷.约为北京市土地总面积的23倍;人均生态足迹为2.51公顷,高于其生态承载力.北京的经济发展尚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6.
应用本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强度指数、生态资源利用效率等相关指标对湖南省近10年来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了湖南省生态压力及生态资源利用效率情况,确定该地区生态系统压力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生态足迹模型,对20002010年新疆产业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进行时序分析,然后引用完全分解模型对生态足迹动态效应进行分解分析,研究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足迹强度三个因素在不同时期对总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新疆总的足迹呈上升趋势,产业生态足迹变化各异,在第一、三产业足迹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足迹增加较快;在生态足迹变化的分解效应中,经济规模效应是推动足迹增长的主导因素,产业结构效应在波动中也缓慢拉动足迹增长,而技术效应则驱使足迹下降。产业结构与资源压力状况不协调,应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足迹的武汉市城市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艳红 《企业导报》2010,(6):243-245
生态足迹模型可定量反映城市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为城市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方法,计算了武汉市2002~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探究了其城市化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动态变化情况。结果为:人口城市化水平和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对人均生态足迹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经济城市化水平和地域景观城市化水平对生态足迹具有反作用。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武汉市的城市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6,(4):30-32
文章根据青岛市2013年的统计资料,对青岛市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青岛市201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4.18hm2,生态承载力0.515455hm2,总生态赤字为3.66hm2。人类活动严重超出了青岛的生态承载力,造成青岛人地矛盾严重,其中化石能源的生态足迹最大,青岛目前以消耗资源存量作为发展的代价,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恶化等问题。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1980-2009年的生态足迹较大,且始终存在生态赤字。运用PLS模型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发现:北京市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常住人口等因素都对生态足迹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