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森林服务     
森林服务就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维持人类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其效用。20世纪70年代,Costanza等人开始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开始研究,将生态系统功能划分为气候调节、气体调节,对自然干挠调节、水调节、供水、土壤形成、土壤维护、营养循环、废弃物吸收、花粉传送、生物控制、避难处、食品生产、原材料、基因资源库、消遣和文化等17种,同时对全球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2.
森林不仅是一种资源,更是重要的气候和生态调节系统,是“地球之肺”,它为稳定全球气候、改善自然生态和人类生存环境等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得到了人类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一些保护森林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3.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是地球上功能最完善,结构最复杂,生物量最大的生物库、基因库、碳储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是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任何东西不能代替。同时还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产、生活用品和可食林产品,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可再生物质。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因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调而产生的种种文明病,如肥胖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开始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再者。人口的老龄化、少年儿童成人病的增加、环境的污染等,也都对人类构成了威胁和压力,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具有调节人体健康、防止疾病和促进康复的功能性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5.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如同森林、耕地、海洋一样,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环境条件,在土壤浸泡于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因具有巨大的水文和物质循环功能,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拦蓄洪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保护问题也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建设城市林业生态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设城市林业生态初探陈美高,黄奕炳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不仅为社会提供木材和各种林副产品,还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多种功能,也是农牧业稳定高产的生态屏障,更是人们休息娱乐、强身健体、森林旅游...  相似文献   

7.
生态公益林是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和服务的森林.具体包括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并为人类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以及服务于国防、科研的防护林和特用林.  相似文献   

8.
肥胖及相关代谢综合征都被认为与人体、人体的肠道微生物区系和环境之间的脱轨失衡有关,而利用饮食维持微生物区系多样性和平衡性是促进人类健康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利用膳食碳水化合物调节肠道微生物区系改善3种代谢疾病(肥胖症、非酒精性肥胖性肝病和Ⅱ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针对性地利用膳食成分调节微生物区系稳态、促进人体健康提供...  相似文献   

9.
收入调节、粮食安全与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补贴安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贫困化和粮食危机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是化解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损失分摊功能能够实现农民群体之间的收入调节,而政府财政补贴又具有转移支付作用,可提高农民的可支配收入,理论和经验研究都表明农业保险对鼓励农民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和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常人们称之为“菇”、“菌”、“蕈”、“蘑”、“耳”等。食用菌所含的氨基酸种类丰富。此外,还有较多的核酸和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亦较丰富,尤其含磷质较多,有利于人类各种生理机能的调节,是一种营养丰富并兼有食疗价值的食品。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对木耳、银耳等食用菌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现把这次抽查的情况通报给读者。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活动对国土的影响范围和强度日趋增大,已成为生态系统的主导者,强烈影响着生态系统。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背景下,国土综合整治如何发力,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值得深思。生态系统服务的科学问题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直接或间接所获得的各种惠益,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气候、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四类,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常人们称之为“菇”、“菌”、“蕈”、“蘑”、“耳”等。食用菌所含的氨基酸种类丰富。此外,还有较多的核酸和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亦较丰富,尤其含磷质较多,有利于人类各种生理机能的调节,是一种营养丰富并兼有食疗价值的食品。此外,银耳、木耳、猴头菌等还兼再多种特定的滋补作用和医疗用途。因此,食用菌在日常生活中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3.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林业建设,促进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良好,进一步明确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近几年来,云和林业实现了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并开始实施三沿生态景观林工程建设,即沿湖、沿路、沿城,山体东起石塘镇的规溪村,西至赤石乡麻洋村,全程沿路53公里,沿湖57公里,总面积20万亩,其中沿湖山体12.3万亩,沿路山体4.2万亩,  相似文献   

14.
熊飞 《致富之友》2004,(9):15-16
西洋参又称”花旗参”、”洋参”、”美国人参”,以根供药用,属名贵保健药品。其主要成分为人参皂甙,与我国的人参用途相近,具养阴补气,生津、降血压,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能够增强人的体力与脑力,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疲劳,对高血压与心脏病等现代人类多发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因此民间常将其作为体弱老人、体虚病人、产后妇女、癌症患者的上等滋补佳品,或作为高档保健礼品馈赠。  相似文献   

15.
认识到人类和其环境是相互依存的;考虑到湿地的基本生态学功能是调节水份循环和维持湿地特有的动植物特别是水禽的栖息地;确信湿地在经济上、文化上、科学上以及娱乐上是具有巨大价值的资源,湿地的丧  相似文献   

16.
森林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资源,其给野生动植物、微生物提供了生长和栖息的生存空间,能够起到净化空气和调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从森林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设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产生新的技术革命,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但同时,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使人类开始重新审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调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强调,人和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且在相互作用中实现认识自然界、认识人类自己。因此,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如同森林、耕地、海洋一样,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环境条件,在土壤浸泡于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因具有巨大的水文和物质循环功能,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拦蓄洪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保护问题也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湿地之韵     
《林业经济》2013,(20):3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多种物质产品,而且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生物资源丰富,虽然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为8.6%,却蕴藏着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  相似文献   

20.
森林环境不仅是古代人类赖以生存的摇篮,更是当今人们游憩览胜、自然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森林中度过了重要的“婴儿”阶段。原始林业虽然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生活的四大基本内容——衣、食、住、行却都和森林密不可分。人类与森林共存共荣,可以说,人类是依托森林而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