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从消费波动周期划分开始,分析了消费波动周期的特征,进而得出消费波动与国内生产总值波动呈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78年-2011年我国的实际数据,在CF滤波分解得到的波动序列基础之上,分析了国内生产总值波动与城镇(农村)居民收入波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波动与城镇居民收入波动之间相关性更为显著,并且表现出双向因果关系。此外,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得出宏观经济波动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具有当期正向影响,并指出政府政策保持持续性和一致性对于居民收入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济波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常态,经典的经济周期模式主要是根据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持续时间的长短、扩张和收缩的转变点等特征来刻画经济周期。近些年来,古典经济周期波动逐渐消失,增长型经济周期(保持正的增长水平,但水平高低出现周期变化)逐渐成为经济周期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核心。随着增长型经济周期的出现和持续,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已经实现的"软着陆",我们认为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即将出现"软扩张"阶段。经济增长的"软扩张"阶段的主要表象是经济波动周期性的弱化和经济波动稳定性的增强,其内在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由总供给驱动向总需求驱动的转变,实现了适度紧缩性经济政策向适度扩张性经济政策的转变,实现了"初步小康增长"向"全面小康增长"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湖南经济增长具有波动性特征;实证分析表明,湖南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受内外因素影响,湖南经济增长经过了13个完全的周期波动过程,并进入了一个相对高位而平稳的新周期;利用周期规律,实施有效的政策调控,是实现湖南经济增长又好又快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湖南经济增长具有波动性特征;实证分析表明,湖南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受内外因素影响,湖南经济增长经过了13个完全的周期波动过程,并进入了一个相对高位而平稳的新周期;利用周期规律,实施有效的政策调控,是实现湖南经济增长又好又快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经历了数次较大波动。研究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对于深刻理解经济波动的形成机制,更好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经济,减小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滤波方法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特征,在简要回顾货币政策调控历史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特点,并实证估算了各口径货币余额的需求函数,进一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非线性移动平均方法求解得到了一个三部门的中国经济周期模型,在此基础上考察并比较了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对于中国经济现实数据的拟合程度。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非线性移动平均模型相对较好地拟合了中国经济的现实数据,原因可能在于:(1)非线性移动平均模型的二阶核密度与三阶核密度函数均表明以产出为代表的变量的二阶成分与三阶成分对于变量的变化具有持续性、显著性作用,而线性模型则忽略了高阶成分;(2)线性逼近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外生参数,这些参数校准与估计过程中的偏误导致线性模型对现实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差。因此,采用非线性模型考察中国经济周期可能优于线性模型。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周期的新态势和经济增长的“翘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体现出增长型周期波动的一些重要特征。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不仅有来自经济增长模式内在改变的原因,也有来自经济政策调控模式改变的原因,还有来自市场结构和规模改变的原因。随着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率提高到9.1%和通货膨胀率提高到2.87%,1996年经济"软着陆"以来的一轮稳定性显著和周期分界模糊的增长周期已经结束。从2004年开始,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轨迹出现的翘尾现象,我国经济开始步入具有新的增长态势和新的宏观调控模式的经济周期。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H-P滤波法分离经济变量波动成分和趋势成分的基础上,运用ADF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实证研究了消费、投资以及净出口等需求因素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消费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最大,且为正;投资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且为负;净出口的波动与我国宏观经济总侉波动没有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经济学学科体系的研究中,对于经济周期理论的认识与研究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重要的学科基础问题。经济学界的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学派的许多经济学家们都有各自的学说看法,有些还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编集立著。在回顾经济周期理论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有必要学习各学说流派的内容并探析理论发展演进的过程,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拓展思考研究经济问题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在时间上和比重上的不平衡发展形成了"金融倾斜",而这倾斜及其逆转又会影响一国经济产出的波动状况。文章旨在通过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相比较的一系列计量分析,来揭示我国金融倾斜的动态特征,以及对经济产出波动的特殊效应。而就我国金融发展现状来看,间接金融对平滑产出波动的效果仍要强于直接金融,直接金融的快速发展也促使我国融资结构开始变迁。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周期形成机制及反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周期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运行所不可避免的现象,本文首先利用经济增长速度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20年间宏观经济运行划分为四个周期,随后分析了我国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并为克服当前经济周期波动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夏飞 《企业家天地》2007,(2):153-154
针对以石油作为影响产出的唯一能源形态带来的不足,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纳入石油替代能源,在真实经济周期的分析框架下,运用油价作为技术冲击手段,从而探讨石油及替代能源在经济波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波动一直是经济学家致力研究而难以统一意见的领域,西方盛行的RBC理论近年来受到多方质疑,并被不断改进,金融加速器理论是其中最为著名的拓展。本文认为在经济中除了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外,更存在一个信息变速器效应:信息将会通过影响微观主体的预期而改变他们的经济行为,从而使一个微小的波动被变速器放大、改向后可能造成经济较大的波动。通过建立RBC模型论证了经济中的信息变速器效应,并认为信息的传达在短期内可能造成经济波动,但是长期的信息释放将会平滑经济波动,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市场有效性对经济的正面作用。基于此,提出减少信息控制、实现市场有效性是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说明中国在转型经济期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利率扭曲机制,这种扭曲的利率机制与政府干预能够解释中国1979年以来的经济周期现象。本文认为,利率双轨制与价格双轨制改革的不一致性是造成中国扭曲的利率机制的根本原因,因而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实现“利率市场化、银行商业化”才是消除当前利率机制扭曲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0.
改革以来我国物价波动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革以来我国物价波动实证分析所用考察指标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按照“谷 -谷”法划分 ,1 977~ 2 0 0 1年的2 5年中 ,物价波动共呈现 4个周期。这 4个周期中 ,物价波动总的特征是 :波动幅度越来越大 ,逐渐远远大于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