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远离港口的内陆出口企业,在与境外买方签订出口合同时如果总是按照传统习惯采用FOB术语而不采用FCA术语,就有可能招致不必要的损失.根据国际贸易术语通则2010版(INCOTERMS2010)关于FOB和FCA的规定以及相关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到,与FOB相比,内陆出口企业采用FCA术语有几个方面的优势,如风险转移早、降低运输及仓储费用、提早结汇和享受仓至仓保险利益等.  相似文献   

2.
出口慎用FOB贸易术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出口大量使用FOB术语的原因(一)卖方用以规避运价上涨及频繁波动的风险最近几年运价频频上涨,2005年12月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100点左右,虽然目前其呈现疲软走势,但较2002年的900点左右已有了很大的涨幅。又如反映国际干散货运输价格水平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输价格指数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国际贸易的实践,根据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索赔的必备条件和FOB术语的特点,提出FOB出口合同下的几种最佳投保方式,供经办出口业务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FOB贸易术语意味着买方负责租船订舱运输货物。据统计,目前我国出口合同以FOB价格条件成交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与CIF、CFR相比较,FOB对出口商的风险较大,有可能造成货、款两空的局面。八十年代,我国对外贸易国家管制还在延续,为了保护我国运输业和保险业的发展,提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关》2014,(10):72-73
FOB是当今中国出口贸易术语的主流,因此讨论FOB项下的货权非常有现实意义。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明确规定FOB合同下卖方的责任:“卖方的义务是向买方提交证明已按约定日期或期限,在指定的装运港,按照该港习惯方式,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承运人的交货证明、协助取得货物的运输单据(即提单)。”由此可见,提单是由卖方依FOB合同转让给买方的,并非由承运人直接签发给买方的。在FOB出口情况下,发货人可接受买方指定的班轮公司,最好不要接受境外无船承运人提单。  相似文献   

6.
为了将风险和利益有所平均,在国际贸易中,FOB和CIF是最为惯常使用的术语,在我国的对外进出口贸易中,更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FOB及CIF贸易术语。以FOB贸易术语成交可以使卖方在租船订舱、投保等环节上节省精力和费用;CIF则是成本保险费家上运费。本文就从保险、船货衔接、货代、提单以及结算方式等方面对FOB贸易术语以及CIF贸易术语下的出口合同进行对比,分析其利益划分与风险,并采取措施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7.
采用FOB贸易术语出口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由于运费不断上涨,我国超过70%的出口都是采用FOB贸易术语.但用FOB若由买方指定货代公司或者船公司,或买方规定以自己为提单的收、发货人,卖方经常会出现钱货两空的局面;同时该术语规定卖方还要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故卖方在选用该术语时一定要争取自己来指定货代、投保陆运险和力争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等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防范其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由一则案例浅析FOB价格术语下出口企业海运费用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B价格术语是我国出口企业最常用的贸易术语之一。从表面上看,出口企业在该术语下既无须办理货物运输、保险等事宜,又不用承担与之相关的费用,因此能够更好应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匮乏的现实。这无疑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商品价格,增加交易机会,从而促进我国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但是如果对FOB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对外贸实务中有关出口业务价格术语的选择问题向来持较为一致的观点,即我国对外出口业务应尽量采取CIF、CFR条件。但在我国多年的出口实践中,使用FOB条件的出口合同要远远多于使用上述两种术语的合同。本文通过保险、付款方式和装运条件等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出口业务中用好FOB价格术语。  相似文献   

10.
<正> FOB与CIF是国际贸易合同最常用的两种贸易术语。作为交货条件,CIF一般被视为象征性交货。对FOB虽然意见不一,但归之于实际交货的主张占上风。本文试从影响交货性质的承运人地位、运输单据性质,以及通常作为象征性交货特征的单款对流关系三个方面,结合《199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下称《90通则》)的有关规定,对这两种术语的交货性质提出一些看法。 一、承运人地位的影响 现代国际贸易,买方亲临货物出口地直接接受卖方交货的情形极其罕见,通常都是由承运人作为运输中介,在出口装运港收取卖方交付的货物,然后将货物运至进口目的港交于买方。买卖双方未直接  相似文献   

11.
从FOB到FCA     
FOB是我国对外贸易业务中常用的贸易术语,其英文全称是Free On Board,意为装运港船上交货,指的是当货物在指定装运港越过船舷时,卖方的交货义务即可视为履行完毕。采用FOB术语成交时,卖方仅需在装运港完成交货,不需负责运输和保险事宜,因而深受许多出口商的欢迎。但是,FOB术语是在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出现之前制定的,  相似文献   

12.
FOB加电放提单与出口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外贸环境的变化,外贸企业在实践中的操作手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目前,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喜欢采用 FOB出口合同;倾向以 T/T而不是信用证收取货款 ;在近洋运输中逐渐采用电放提单.这些变化既会给企业出口带来有利面,如果操作不妥也会导致很大的风险,特别是以 FOB加电放提单的方式出口货物时,隐藏着很大风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合同中出口以FOB价格条款成交,进口以CIF价格条款成交的比例逐渐增多,某些外贸企业已达80%以上,甚至超过了贸易额本身的增长幅度。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不少中国卖/买方认为,出口以FOB价格条款成交,进口以CIF价格条款成交,卖方/买方比较省事,可以省却耗费在租船订舱,投保等环节上的诸多精力及费用,全力以赴做好与贸易本身有关的工作。也有不少新走避国际市场的外贸企业,由于业务不熟练,常常对于包含在整个国际贸易过程中的运输、保险等环节研究不多,或者说重视不够,往往陷入风险之中。  相似文献   

14.
孙晓琴 《商业研究》2003,(20):139-140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 ,贸易术语是用以明确买卖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划分的 ,所以它是合同的基础。在合同中 ,除商品的标的即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与之无直接关系外 ,其他所有条款无一不与贸易术语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以出口合同中采用FOB、CFR、CIF贸易术语为例 ,了解其与出口合同交易条件的关系 ,以使在交易磋商过程中加以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一、 FOB术语的缺陷给卖方带来的风险 2002年 5月,我国某进出口公司与日本某商社磋商一笔出口 100吨矿产品金属硅的出口业务.在贸易谈判过程中,日方公司提出采用 FCA贸易术语,货物交给日方公司驻广州办事处的代表(收货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多数出口企业在签订出口合同时会选用F组和C组贸易术语,特别是FOB、CFR和CIF等最常用的贸易术语,但有时也会选用D组贸易术语(以下简称D组术语).D组术语共有5个:DAF,DES,DEQ,DDU和DDP.  相似文献   

17.
FOB、CFR、CIF是目前国际贸易海洋运输中使用最普遍的三种贸易术语。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这三种贸易术语,然后对其各自在标的物运输过程中买卖双方的风险承担和运输保险索赔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FOB和CFR条款下对卖方存在运输保险真空期,最后对解决这一问题给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FOB贸易术语是当今国际贸易中采用的主要的贸易术语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合同中,出口以FOB价款成交的比例逐渐增多,某些外企已达到80%以上,虽然以这种方式成交,有时确实可以使卖方比较省事,但是如果盲目使用,其弊端还是很多,我国出口企业使用FOB贸易术语而蒙受损失的案例也在逐渐增多.所以,为了给广大的出口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与借鉴,本文对FOB贸易术语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与其化解办法进行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9.
贸易术语是重要的合同要素,选择不同术语意味着买卖双方选择不同的交易步骤,承担不同的交易风险。贸易术语从风险、权利义务、费用、出口手续等各个方面对进出口双方都做了详细的界定和划分。《INCOTERMS 2010》实施后,贸易术语按照运输方式分类简化为11种,实务中交易双方熟练掌握各种术语,明确风险界限和防范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一般以FOB为代表的3种水运术语使用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我国沿海外贸企业出口业务中多采用FOB贸易术语的表现及原因,我国沿海外贸企业在出口业务中选用FOB贸易术语成交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化解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