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 近年来,黄颡鱼的市场价格常年居高不下,行情十分看好,许多养殖户都已纷纷着手准备养殖黄颡鱼。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确是一种良好的养殖对象。一般主养黄颡鱼可亩产200—300kg,毛利可达4000—6000元。但养殖黄颡鱼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正>"14121",系指黄颡鱼与中华鳖池塘混养,实现1亩水面,年均亩产黄颡鱼400千克,中华鳖100千克,产值2万元,养殖纯利1万元的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模式。黄颡鱼与中华鳖混养"14121"模式,来源于黄颡鱼及甲鱼池塘主养和鱼鳖混养的生产实践。我们在主养中华鳖的池塘干塘起捕时发现池中套养的黄颡鱼生长速度快、成活  相似文献   

3.
<正> 黄颡鱼俗称黄姑、黄腊丁。1999年,我们在沅江市七子浃乡五四渔场的300亩成鱼塘中进行了黄颡鱼的套养,共产黄颡鱼3630kg,新增产值72600元,平均每667m~2产量、产值分别为12.1kg和242.0元。为便于分析,现对该场具有代表性的3口黄颡鱼套养池塘进行具体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该基地是集科研、教学和推广为一体的水产名优苗种基地,是武汉市科技局和湖北省科技厅黄颡鱼项目科研基地,由武汉市科技局资助的项目"黄颡鱼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2002年11月通过了专家鉴定,2003年分别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基地以黄颡鱼和南方大口鲶为主导品种,兼顾研究、开发和生产其他水产名优系列新品种。一、黄颡鱼基地科技人员多年来一直在从事对黄颡鱼的研究,并获得地方科技部门攻关项目支持,于1999年率先在全国成功地实现了黄颡鱼人工繁殖和苗  相似文献   

5.
北方地区杂交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俗称黄骨鱼、嘎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由于其没有肌间刺、口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据调查,仅北京、天津、河北等城市黄颡鱼的日销售量在20000kg以上,市场价格达到26-38元/kg,已经成为继鳜鱼、生鱼及鲈鱼之外的重要淡水养殖鱼类。北方地区缺少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积累,在生产过程中盲目水质良好,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6.
<正> 一、合理套养,提高水面复养指数 一是套放鳜鱼、鳖、黄颡鱼等名优鱼种,尤其是养蟹水面,这些套养品种可摄食与主养品种争食、争氧、争空间的野杂鱼、虾,每亩仅增加20—50元的苗种费用,不再增加其它投入。一般亩套养5—8cm的鳜鱼10—15尾、或150g/只的幼鳖5—8只、或10cm以上的黄颡鱼种50-80尾,每亩可增产成鳜5kg、成鳖2—3kg、黄颡商品鱼25kg左右,可增加效  相似文献   

7.
正鱼池中混养黄颡鱼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摄食池中低值小杂鱼虾、鱼类残饵、有机碎屑、浮游动物等,提高渔池净产量。二是黄颡鱼摄食水体中锚头鳋等寄生虫,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三是在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基础上,每亩可增加5~20kg黄颡鱼,亩增效益在数百元以上。现将混养模式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新沂市港头镇在2011年的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中,推广鱼种池套养黄颡鱼的养殖模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管理技术不变且不影响常规鱼种产量、规格的前提下,每亩增产黄颡鱼40~60kg,增收1000元以上。适量套养黄颡鱼能起着去杂清野的作用,黄颡鱼个体小,生长速度慢于家鱼,对家鱼无危害,  相似文献   

9.
<正>为优化品种结构,推广名、优、特水产品的养殖,甘肃省永靖县渔业站于2007年引进黄颡鱼鱼种2万尾,在太极镇大川村靠黄河边进、排水方便的2个6亩的池塘进行黄颡鱼的主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黄颡鱼的池塘主养技术总结如下,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一、调整品种结构,主养或套养优质鱼和名特优品种 目前,草、鳊、鲫、青等鱼仍具有市场优势,其价格比鲢、鳙鱼每公斤约高出3元,比鲤鱼约高出2元,应着重增加这些品种的放养量。优质鱼与常规鱼的比例宜为80∶200,池内还应套养名特优品种,如鳜鱼、南方大口鲶、淡水白鲳、黄颡鱼、青虾、乌鳢等。此举即可除野,又不增加投饵施肥,每667平方  相似文献   

11.
<正>黄颡鱼在江苏新沂属高经济价值鱼类,售价是草鱼、鳙鱼等普通鱼类的3倍以上。为提高收益,2015年新沂市唐店后滩养殖场养殖户巧用鱼种池套养黄颡鱼,试验取得成功并示范推广了700亩,在不增加投饵的情况下,每亩增加黄颡鱼产量55kg。增加利润1100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 为充分挖掘池塘生产力,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根据黄颡鱼与河蟹的生物学特性,江苏省泗洪县龙集镇于2001年在18亩蟹池进行套养黄颡鱼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起捕销售后核算,与同期单养河蟹相比,每亩水面增收233元;2002年又在600亩蟹池套养黄颡鱼,黄颡鱼平均售价每公斤15元,同比增收238元;2003年在全县万亩蟹池成功推广了这一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 黄颡鱼俗称黄鼓鱼、黄腊丁等,常见个体200—300g,最大个体可达500g,其肉质细嫩而少刺,味道鲜美而无磷,不但有滋补作用,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目前,黄颡鱼是我国众多名优品种中唯一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佼佼者,市场销售价常年均在20元左右/kg,春节、元旦等佳节期间高达40-50元/kg。人工养殖黄颡鱼将成为继我国养殖甲鱼、美蛙、河蟹热之后的又一个极具推广价值的淡水养殖新品种。现将黄颡鱼高效养殖实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黄颡鱼是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也是市场俏销的淡水鱼产品。全雄黄颡鱼是近几年水产专家用鱼类性别控制育种技术培育的优良品种,它具有个体大、生长快、病害少的优点,池塘专养亩产量可达500kg以上,亩利润达到6000-8000元,是淡水鱼品种中经济效益较好的品种之一,现将全雄黄颡鱼池塘高效专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5月-2018年2月,光泽县安财生态农林场在县水技站的指导帮助下,在3口13.5亩池塘开展了黄颡鱼主养试验,取得了亩增产528kg,亩增产值1.5万余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池塘黄颡鱼主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一、调整品种结构,主养或套养优质鱼和名特优品种目前,草、鳊、鲫、青等鱼仍具有市场优势,其价格比鲢、鳙每公斤约高出3元,比鲤鱼约高出2元,应着重增加这些品种的放养量。优质鱼与常规鱼的比例宜为80∶20。池内还应套养名特优品种,如鳜鱼、南方大口鲶、淡水白鲳、黄颡鱼、青虾、乌鳢等。此举既可除野,又不增加投饵施肥,每667平方米(1亩)增收200—500元。  相似文献   

17.
<正>该基地是集科研、教学和推广为一体的水产名优苗种基地,是武汉市科技局和湖北省科技厅黄颡鱼项目科研基地,由武汉市科技局资助的项目"黄颡鱼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2002年11月通过了专家鉴定,2003年分别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基地以黄颡鱼和南方大口鲶为主导品种,兼顾研究、开发和生产其他水产名优系列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县大溪河水产开发公司承担的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开发”项目,经过两年的实施,2001年池塘主养面积112亩,亩平产量162千克,亩效益1410元。混养面积308亩,亩平产量36.8千克,亩平效益468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2年6月13日,顺利通过了由省、市水产主管局组织的水产专家的验收鉴定。总结两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黄颡鱼池塘主(混)养技术主要应掌握以下几点: 一、池塘条件 1、池塘面积:黄颡鱼对池塘的要求不严,  相似文献   

19.
<正>该基地是集科研、教学和推广为一体的水产名优苗种基地,是武汉市科技局和湖北省科技厅黄颡鱼项目科研基地.由武汉市科技局资助的项目"黄颡鱼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2002年11月通过了专家鉴定,2003年分别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基地以黄颡鱼和南方大口鲶为主导品种,兼顾研究、开发和生产其他水产名优系列新品种。一、黄颡鱼基地科技人员多年来一直在从事对黄颡鱼的研究,并获得地方科技部门攻关项目支持,于1999年率先在全国成功地实现了黄颡鱼人工繁殖和苗  相似文献   

20.
一、调整品种结构,主养或套养优质鱼和名特优品种目前,草、鳊、鲫、青等鱼仍具有市场优势,其价格比鲢、鳙每公斤约高出3元,比鲤鱼约高出2元,应着重增加这些品种的放养量。优质鱼与常规鱼的比例宜为80:200,池内还应套养名特优品种,如鳜鱼、南方大口鲶、淡水白鲳、黄颡鱼、青虾、乌鳢等。此举既可除野,又不增加投饵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