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联行查询、查复工作是保障联行业务正确处理和资金安全的重要环节。近期,人总行明确规定:要定期检查联行来帐,对收到的联行来帐。凡在20天内未收到总行计算中心发来对帐信息的,必须予以登记,并于次日向总行计算中心和发报行发出查询。笔者对手工联行查询查复现状进行了细心观察与调查,发现当前联行查询查复现状令人担忧,存在着种种留有风险隐患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联行资金汇划业务不断加大,联行资金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及时办理联行查询查复,是防范联行差错事故及联行恶意诈骗案件,确保联行资金安全的有效手段。但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对联行查询查复工作重视不够,管理不严,制度不落实,操作流于形式等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3.
2.电子联行系统(EIS) 电子联行是电子联行往来的简称,是指在有电子联行行号的行与行之间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资金划拨的帐务往来。  相似文献   

4.
联行往来是指经上级行批准参加联行往来的机构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处理异地汇划款项以及内部资金清算的账务往来。ABIS 的联行子系统,主要按银行汇票、电子汇兑和网内联行三类业务进行划分,适用于 ABIS 各入网行办理各种异地结算业务的核算和汇划。包括银行汇票、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银行卡资金异地划拨、内部资金划拨等。  相似文献   

5.
<正> 联行往来是银行为办理各项业务而发生的银行之间相互划拨款项的往来。由于往来双方是异地的,与同城转帐相比,它具有结算双方距离远、联系面广的特点。因此,为确保国家资金安全,在管理上必须有更加严密的办法。 目前,联行往来执行的是“统一管理,分散核算”的组织原则。统一管理是指办理全国联行往来业务的行必须:经总行统一审查批准,通报全国;统一编制联行名册,确定行号,统一刻制联行往来专用章;统一编发“联行往来密押编制方法”,使用统一的凭证格式。这种组织形式,主要是通过往来双方编审密  相似文献   

6.
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ABS)上线后,联行柜作为核算中心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是ABS系统内部支付信息的收发中心,也是系统处理联行往来业务的中继站,地位非常重要。联行柜的职责是负责全辖电子联行往来账、手工联行往来账处理、对账及查询查复事项等。从联行业务运行情况看,该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素,影响了资金运转速度,带来一定的资金风险。  相似文献   

7.
汕头市商业银行在全市共有50多个网点,对公和对私系统早已实现大机联网。但“全国电子联行行名行号查询系统”是微机系统,需要在每个网点都安装一套,不但安装烦琐,而且联行数据的更新维护也很麻烦。因此我们在大机联网的对公业务系统上对“全国电子联行行名行号查询系统”进行二次开发。 1.开发目的 (1)完善 UB表, UB表 UBTP= ‘3’时表示电子联行行号与人行卫星小站的对应关系,结算系统录入电子联行报单时要用到。 (2)在对公系统任意网点后台终端上可查询全国电子联行行名行号,实现“全国电子联行行名行号查询…  相似文献   

8.
电子联行查询查复是办理支付结算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证资金准确、及时、安全的重要一环。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措施和科学的手段,使查询查复工作不能顺畅进行,直接影响着电子联行业务的正常开展,也使客户资金迟迟不能到帐,造成某种程度上资金的积压,阻碍了货币流通的速度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飒 《金融会计》2005,(4):38-39
目前,我国支付清算体系是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与电子联行系统相互并存,并通过电子联行转换中心进行支付业务的转换处理。随着现代化支付系统在全国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和深圳等32个城市的运行,支付业务量大幅增长,查询查复不断增加。但在查询查复中不规范的操作,已影响了支付清算业务的及时处理,同时潜在的金融风险也大为增加。现行的电子联行系统信息包方式有两种,即查询查复包和普通包。查询查复包主要用于更正单位账号、收款人名称等重要事项的差错处理;普通包主要用于查询查复款项是否收妥、转汇行有误等一般事项的差错处理.  相似文献   

10.
人民银行电子联行是我国银行业异地汇划资金的主要渠道,在加快资金周转,改善金融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其业务量也在迅猛增加。但电子联行查询查复环节多、时间长的缺点也随之暴露出来,成为制约电子联行业务发展的主要障碍,亟待改进。现就电子联行查询查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意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联行是办理资金汇划业务的重要渠道,而联行查询、查复是保障联行业务正确处理和资金安全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各项业务的电子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本文针对当前人民银行联行查询、查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行内部网络化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2.
目前,基层人民银行电子联行系统分为三块子系统,一是电子联行行名行号查询系统ebk,二是电子联行与行名行号接口应用系统eif,三是电子联行小站应用系统eis15。这三块子系统日常使用的其实就是ebk与eis15,由于业务上的需要,在录入电子联行往账业务时经常要查询行名行号,但由于没有专门配置查询终端,操作员只有在这两个子系统中反复登录,切换操作,十分不便,有的支行干脆另  相似文献   

13.
联行清算是银行之间进行异地资金划拨的账务往来,人民银行的联行清算业务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无论是手工联行,还是电子联行都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试谈全国电子联行应用系统人民银行宝鸡市分行科技科曾昭一、概述资金清算系统是一个包括人民银行和各专业银行的联行往来系统,分为同城清算、分支行辖内往来和全国联行往来三个部分。全国联行往来资金清算系统用来解决异地银行间资金往来的结算业务。过去,全国联行往来...  相似文献   

15.
一联行会计核算的重要性联行会计核算是国家银行办理异地行处间业务往来的重要工具。所有异地企业间款项的划拨、财政工会等金库款的拨缴、货币的发行与回笼以及银行内部款项的划拨等,都需通过联行会计核算来完成。由於联行会计核算业务的多种多样,而且是在异地不同的行处,不同的时间分别进行,假若联行凭证传递过程组织不健全、不合理,或者执行上不严格、不准确、发生凭证丢失、错解户名、错付金额、延迟解付等现象,不但会造成银行联行账务错乱,滋生贪污舞弊,使国家财产遭受损失,而且会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周转,影响企业生产计划与财务计划顺利实现,以及其他有关业务的正确进行。因此妥善地严密地组织联行会计核算,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伟  薛辉 《黑龙江金融》2005,(11):75-75
一、目前县级国库资金风险或潜在风险的 成因 国库资金清算方式和汇划途径的改变使资 金风险点前移。仅就县级国库而言,国库资金清 算和汇划“废除”了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方 式,启用了“同城票据交换”和“国库内部往来” 两种资金清算方式和汇划途径。从此,国库部门 便处于资金清算和汇划的最前沿,其直接参与 同城清算以及与管辖国库之间的预算资金收人 或拨付业务、国库“印、押、证”的管理、处理暂收 暂付、查询查复等重要会计事项业务,无疑增加 了业务风险隐患。突出地体现在挂账、解挂账、 异地拨款和查询查复等业务操作上。  相似文献   

17.
电子联行查询查复业务是安全、准确、及时处理电子联行业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差错的重要保障,运作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电子联行业务能否正常运行。但是,从目前电子联行查询查复业务的实际情况看,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熊劲 《重庆金融》2000,(11):42-43
中国人民银行电子联行系统开通以来,由于它特有的“快、准、平、清、安全”优点,一直被商业银行及广大客户称之款项汇划的“高速公路”,为我市的经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作为电子联行业务补充的查询复业务,其业务量也随之不断增多,目前我市每天各种电子联行查询复复已近100个,对有疑问,有差错汇划业务的一种补救措施它是不可缺少的,在人民银行电子联行业务发展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商业银行对开通这条资金汇划“高速路”的认真和重视不够,基层会计人员日常业务操作不规范,导致电子联行业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如:错输收报行行号、汇入行行号,错输、漏输“事由”、“收款人帐号”、“收款人名称”等重要要素;需转汇的业务不在事由栏以说明;同一内容的信息重复发送;查询查复时要素不齐,内容不详,造成无法处理而要求重发或多次查询。《电子联行往来制度》规定“有疑必查、有查必复”,而实际工作中往不能及时查询,或不经认真核实就草率答复,甚至不予理睬,对查询查复的登记也能准确反映处理结果。种种因素除给收、付款人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外,还 资金周转和双方贸易的往来,同时对银行在社会上的形象也产生不良影响,有悖建设电子联行网络的初衷,鉴于查询查复业务 运行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电子联行款项汇划的准确性,安全性、快速性,从而影响客户的经济利益和发引一些帐务纠纷,应引起有关银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电子联行查询查复作为电子联行业务的重要安全屏障,其作用不亚于资金清算,据我们多次参加会计联行现场检查发现,目前在办理电子联行查询查复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加强规范.  相似文献   

20.
查询查复是联行业务的补充,它作为对有问题、有差错汇划业务的一种补救措施是不可或缺的.当前,ABS系统的查询查复模块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