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信用经济的起步以及迅速发展,中国社会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被提上日程.建立和使用大学生信用档案是构建社会个人征信体系其中一个重要基础.本文对大学生诚信档案和社会个人征信体系的概念进行界定,分别介绍两者的内容和特点.分析探讨大学生诚信档案与社会个人征信体系的关系,提出完善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的对策建议和其与社会个人征信体系衔接构建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监督管理和有关行政执法机关,承担着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必须充分认识加强企业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和谐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与金融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对社会的诚信基础产生影响,为确保互联网金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释放出最大的"正能量",应进一步健全与完善社会的诚信体系及其征信制度,建立与互联网金融相适应的征信体系;健全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个人征信是指依法设立的个人征信机构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评估服务的活动。个人信用征信系统,是指将分布在各商业银行、政府部门和其它社会部门中的与个人信用有关的信息,进行采集和汇总,形成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为商业机构和个人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服务。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对促进个人重视自己的诚信行为,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个人征信系统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建设的建议:对个人征信进行立法;赋予被征信者对征信活动的知情权;积极引入第三方征信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企业诚信体系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真正发挥信用生产力的作用。黑龙江省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需要在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思想的指导下,从企业产权制度、企业诚信文化、企业信用管理部门、企业征信、企业诚信评价、企业失信惩戒等方面进行,并从政府管理,道德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等方面入手,完善管理措施与相关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黑龙江省整个社会的诚信水平,从而不断地提高黑龙江省企业竞争力,推进全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曹颖 《北方经贸》2014,(8):155-156
个人信用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健康有效的征信体系有利于维护经济秩序。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对策是:继续完善个人征信的法律法规;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平台,拓展个人信用信息的应用范围;积极培育第三方征信机构,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加大征信技术研发力度、鼓励信用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征信制度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金融活动贡献巨大,这也日益引起我国政府对征信这一金融基础设施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征信体制建立不过20年时间,因此如何利用征信体制建设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是当前急需进一步探讨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由我国征信体系建立和背景出发,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当下我国征信体制对市场金融影响、我国征信体制建设中面临的挑战以及给出的相应对策建议,为更好地发挥征信体制建设对市场经济带动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诚信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基石。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个人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为诚信社会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这些理论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和交易成本论等理论。从经济学角度解释诚信建设中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对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进行征集并对信用信息进行公开;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对企业的失信行为进行惩罚;建立信用服务机构,发挥信用服务机构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的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9.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越来越重要,征信不仅能解决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且对促进社会诚信水平,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比了新加坡与中国的情况,从征信原理的角度提出可以采用征信技术来推动中国治理能力的提升,并具体强调了征信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通过教育强化诚信道德观念、完善社会的诚信监督体系、建立公民诚信系统,加强政府诚信和领导诚信的建设等来加强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  相似文献   

12.
《商》2015,(3)
本文通过分析与食品安全与征信体系的结合,寻求两者合作策略,从而更好地利用现有征信体系的优势以及积极作用,实现对于我国的当下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进一步促进整个食品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样也保证了我国未来经济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由于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实施的时间尚短,一些供应商的诚信意识还比较淡薄,各种不诚信的行为时有发生。营造健康和谐的政府采购市场环境,促进整个社会的诚信,迫切需要加强供应商诚信管理,建立供应商考核评价制度和政府采购市场资格准入制度,逐步推进政府采购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这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商场现代化》2012,(35):113
<正>日前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国务院随即召开常务会议,对诚信建设进行专题学习和研究,突出强调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专项部署了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工作,这一举措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信用体系的建立是市场经济的一项基础设施,有了这个基础设施,市场经济才能够健康的、协调的稳定的发展。如果诚信  相似文献   

15.
齐爱荣 《中国市场》2011,(40):112-113
我国广告监管机制已经形成了政府监管、部门配合、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独特监管模式,这一监管模式维护了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广告市场秩序,营造了和谐诚信、有利发展的广告市场环境,为广告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随着广告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广告监管体制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完善之处,本文运用马莱兹克系统传播模式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以期广告监管更加科学、和谐和诚信。  相似文献   

16.
《商》2015,(24):200-201
企业征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经过百年发展已有一套较完善的运行机制和规则体系,并成为工程市场交易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而中国尚处于稚嫩的起步阶段。工程征信网络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建立健全工程征信网络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市委、市政府也将建设信用重庆、打造诚信社会作为我市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琪瑛 《北方经贸》2006,(10):127-128
诚信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公正和谐发展的体现,是经济秩序和谐运行的前提,是人际关系和谐相处的准则。但目前我国诚信问题日显突出,不仅影响到整个经济与社会的稳定繁荣,而且影响到育人基地的高校教育。文章提出在狭隘的市场趋向、经济动机支配下,施教者和受教者都会不自觉地漠视理想人格的培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诚信为本,颂扬优秀传统文化,诚信育人,育人诚信,是当代高校诚信教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诚信缺失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其中,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威胁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继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建立和谐的市场竞争环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必须从构建和谐市场的角度,从企业诚信制度建设出发,规范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三年前的2008年2月,总局在义鸟——被誉为“建在市场之上的城市”——召开全国工商系统推进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经验交流现场会,全面推行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改革。时隔三年,总局再次在义乌召开会议,“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这次会议目的很明确,一是总结交流2008年以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二是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加快推进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总局市场规范管理司王晋杰司长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20.
综观当前我国会计领域,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建立一个以诚信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的共同愿望。会计诚信的缺失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主要有技术因素、制度因素以及道德因素等,这极大的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谐发展,损害了会计行业的整体形象。本文主要阐述了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其现实意义,分析了现阶段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期为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参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