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有专家认为,中国的楼市与股市,似乎是一个跷跷板的两端。资金玩的就是跷跷板,一端被压下去,另一端就被抬起来。楼市价格越高,股市估值越低;楼市泡沫破灭,股市开始雄起。股市"唱多派"对后市更加充满信心,他们认为,当前股市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底部行情,牛市来临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2.
钱静 《经济导刊》2007,(11):76-77
货币一直在升值,市场里的资金在泛滥,钱太多了,源源不断地拥进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在急剧膨胀,股价持续攀上新高……这是当下中国市场的写照,不过,这也正是学者对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描述.很多人认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如同当年的日本,由此中国股市正在重蹈日本覆辙的呼声甚高.市不是真正产生了这种危机?我们需要认真将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深入比较.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在3年里对美元升值一倍,加之日本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曾疯狂一时,然而,在股市和楼市不断跃上新高后,泡沫最终破灭,日本经济陷入萧条,股市和楼市一蹶不振,并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企业和金融机构也接连倒闭,历经十余年经济停滞,至今难以恢复元气.这就是所谓的"失去的十年".  相似文献   

3.
赞周瑜之妒     
赞周瑜之妒鄢烈山《三国演义》自诸葛亮出山起,"演义"的成分愈益重了,而且有"三突出"之嫌:所有的人物似乎都是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存在。曹操有"奸"无"雄",成了自作聪明的小丑;刘备"仁"而无智,活脱一个提线木偶;周瑜更是等而下之,"算来算去算自己",活该...  相似文献   

4.
"与其说中国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不如说是资金流动性的水位计.如果股市有好的表现,就需要央行释放出更多的流动性."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本刊记者说. 早在2011年底,鲁政委就预测,2012年的股市是筑底慢回的小行情.股市没有起色就是因为货币政策一直没有放松."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市场人士都在喊股市有行情,估值已经足够低,但是股民却发现股市是越买越跌."此外,鲁政委表示,我们中国的金融市场的比价关系是错的,并没有把有价值的企业放到股市上来,而是把缺钱的、有困难的放到股市上.所以我国的股市很难提价值投资.  相似文献   

5.
一、转型的背景 金融海啸对楼市、车市、股市、旅游、就业等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都带来影响.城市、企业、个人应该如何在这场危机中寻求发展?金融危机带给中国最大的机会就是'走新路',只有转型,才能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在看新《三国》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是粮草。不管是刘备这边的诸葛亮,还是孙权这边的周瑜,又或者是曹操的那些军师。因为他们都明白粮草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没有良好的粮草支持,部队的目标是不能完成的,一个国家的战略也更不可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7.
风标     
《经济导刊》2009,(7):4-5
银监会严查信贷资金流入楼市股市 近期楼价、股价飙升引起中国银监会的警惕。银监会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贷款发放必须用于满足实体经济的有效信贷需求,并确保信贷均衡投放,严禁信贷资金流入楼市股市。  相似文献   

8.
与现在只看不动的股民相反,投行内部如今却很繁忙。相对于外界仍在争论美国经济是减速还是衰退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投行已在用行动告诉你,在此经济节点上实行新一轮投资布局才是头等大事。在投资大众把所有在前两年大牛市中的获利全部"回吐",并开始深套于楼市股市之时,国际资本却在迎接着一个更大的盛宴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海外热钱汹涌,国内资产价格虚高。人民币升值预期,使价格高企的股市和楼市创造了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的神话。但繁荣的背后,泡沫威胁却成为悬在中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相似文献   

10.
中国股市缺少真正的长期投资者.政府随意地管制,大家没有稳定的预期,不出问题才怪. "自己掐不死自己",如果制造假冒伪劣的企业是政府的企业,政府就很难下手.这跟民营企业不一样,民营企业要是名声坏了,它也就完蛋了.但如果是国有企业,市场要你死,政府还想让你活呢.这种产权结构必然对市场产生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美国金融危机是由于美联储历次降息,银行放款次贷条件加之楼市高涨等多重原因促成的,危机之后为应对危机美联储分别实行了三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历次QE政策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扩大资产购买,增加货币投放。本文将立足于历次QE政策的影响分析资产购买与股市波动的因果关系,并根据中国通胀现状探讨美国资产购买对人民币币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的股票市场(二级市场)从1990、1991年沪深两个交易所的成立至今已经10年,股市已成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看到这些成就并不能让我们忽视目前中国股市存在的一些问题,过度投机就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此问题若不解决,我国证券市场就谈不上稳定发展和走向成熟。 中国股票市场过度投机的成因 由于中国股市是在改革开放这个巨变的年代产生并发展起来,所以从思想意识、制度建设到具体参与股市的各方当事人就更不成熟。因而过度投机在我国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概观国外初期的股市都有类似情况。具体…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股市和楼市泡沫一旦破裂,世界将陷入新一轮通货紧缩.如果伴随的是银行业危机、贸易战以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那么我们将听到一声‘砰'的巨响."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近期在<2010年世界预测>一文中,如此"唱衰"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4.
田立 《商周刊》2011,(3):59-59
最近一个让我感到纠结的股市变量,就是刚刚被央行提高了的存款准备金率。按理,存款准备金率不应算是股市的变量,因为它并不是直接针对股市,即便从间接的角度说,也无法证明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必然影响。但实际情况却非如此。远的不说,仅以2007年下半年至今这段时间的A股市场为例,存款准备金率还真与股市有着一定的联系。就拿最近一次上调来说,消息一出,就引起股市不小的下跌。  相似文献   

15.
经济调整对股市的影响荣鸿琪前段有人说,我国经济过热集中表现在市场过热,而市场过热中又尤以股市为甚,认为强化宏观调控后,股市低迷甚至出现恐慌性抛售是必然的。我却不以为然。-、宏观调控会促进股市作用的发挥。股市不仅是一条很有效的投资渠道,而且其本身就是一...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由于楼市的限价政策以及股市的悲观氛围,从股市、楼市中流出了很多资金,而随着借贷利率的高涨,这些资金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民间借贷领域.前不久暴发的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温总理亲赴温州调研,解决民间借贷危机.民间借贷危机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而是由于我国关于民间借贷的民事立法长期缺失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近期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无论是商品价格,还是股市价格,抑或楼市价格,均发生不容乐观的变化.在这其中,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本文试图从原因入手提出一些对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诸葛亮反复分析研究群雄逐鹿的形势,预见到天下三分的大趋势,为刘备制定了联吴抗曹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他为了坚持这条路线,表现出了超人的气量,令人叹为观止。 为了和孙吴建立抗曹联合战线,他只身随鲁肃去孙权处游说。在此期间,虽屡遭“群儒”讥刺和周瑜忌妒,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他始终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既用计谋应付周瑜的“摩擦”,又坚持从  相似文献   

19.
冯科 《新经济》2006,(3):38-39
新老划段是指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后,新发行上市的公司直接实行全流通。新老划断,是股改进程中的必然,即在股改进行到一定阶段,定数量的上市公司已完成股改,中国股市开始运行新的全流通市场规则,其主要的标志自然就是全流通的IPO及再融资的恢复。新老划断将增加股票的供给,对股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没有数据能够证明今年楼市已经进入拐点,楼市要有拐点也是被银行打拐的。要判断楼市情况应该看整体数据,从整体数据来看,成交金额仅下降了几个百分点,用局部数据来判断楼市拐点是错误的。在中国经济增长率至少保持在6%时,楼市也没有泡沫。中国楼市并不是没有需求,而是需求被遏制。一方面,政府的行政限购措施抑制了一部分需求;另一方面,中国的城镇化极不稳定,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他们的收入比没被计算在内,而且是巨高的财富收入比,北京和海南的高价房照样有人买。我们无法找到中国楼市有泡沫的有力论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