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人在“忙”什么──三峡库区大写意川夫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摇蓝,也是中国"水文化"的先驱.长江使三峡成为"名牌"──名牌的山,名牌的水,名牌的绝世风景。继葛洲坝工程以后的长江三峡工程,早在孙中山先生时期就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宏伟理想,达70余年。三峡工程...  相似文献   

2.
名牌当防“姓”骚扰俗话说,树大招风,人俊招扰。作为商品佼佼者的名牌也是一样,一边受着消费者的爱慕,一边受着不法经营者的骚扰。天津墨水厂生产的“鸵鸟”牌墨水,质量上乘,是人们公认的名牌。然而,“李鬼”们为了赚钱,照猫画虎,市场上先后出现了什么“鸵岛”、...  相似文献   

3.
“饿死”不如“改嫁”程建平时下,以"抓大放小"为重点的企业改革进展顺利,一批小、微、亏企业纷纷寻靠山,找出路,兼并到优势企业,"改嫁"到新的"婆家";一批大企业也以扶贫济困为己任,把那些不景气、甚至输氧气的"丑小鸭"收归"门下",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企...  相似文献   

4.
市场垂青“民牌”兰岚近来,企业界刮起了一股名牌风,不少人认为唯有生产名牌产品才能获得高利,而对质优价廉的"民牌"则不屑一顾。其实,名牌往往因为功能齐全、价格离谱反而市场销量不大,甚至被一些后发制人的"民牌"所挤垮。瑞士洛列迪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机械表制造...  相似文献   

5.
《经贸导刊》2000,(8):29-29
为促进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湖南省政府出台件,公布了国企“抓大”重点,湖南省政府要求,通过抓好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一批名牌拳头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正> “鼎鼐”,古喻宰相之权位。武汉市干鲜菜副食品公司创牌之初,为自己生产的胡椒粉取名为“鼎鼐”,就寓含了争创名牌的坚定决心。几年来,他们实施了一系列名牌战略,使“鼎鼐” 牌胡椒粉成为享誉武汉三镇的名牌产品:1995年荣获“湖北省首届工业精品名牌” 金奖,最近又荣获“优秀汉货” 的称号。 他们是如何培育“鼎鼐”这朵名牌之花的? 质量——名牌的生命。为争取产品质量上档次,他们一开始就着眼高起点,投资几十万元改进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7.
铲除“回扣”这个“幽灵”猛声1996年,国家工商局将其确定为公平交易执法年,重点查处经营者和消费者反映强烈的4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利用回扣、贿赂等违法手段销售商品的行为"就是其中的一种。十年前,谈到"回扣",不少人还不能完全知道其中确切的含义,当今一...  相似文献   

8.
面对“反倾销”:挺起腰杆打官司冷崇总"国际市场大循环"使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但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在日益盛行,使一些国家动辄就借用"反倾销"对中国企业进行"倾销"指控.严重影响了我国商品出口贸易,使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关隘重重。"反倾...  相似文献   

9.
“海尔”从十三年前的一个小厂发展成今天的大企业,所有的目标就是为了成为一个国际化企业,创国际名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体会是———创国际名牌的根本就在于创新。海尔集团现在是中国家用电器行业总产量最大、品种量最多的一个企业集团,1997年全年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10.
2004年9月1日,中国名牌产品评价活动在国人关注的目光中揭晓:全国245家企业生产的271个产品荣膺“2004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其中。“广东制造”获得64项“桂冠”,继前三届中国名牌评价活动中连登“三甲”之后,今年广东再次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大赢家,且从2001年开展中国名牌产品评价以来,已累计获得“中国名牌”108个。占全国“中国名牌”产品总数的23.6%。2001年为14个、2002年为21个、2003年23个、2004年为64个。呈直线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2002年6月3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大会,天津市津沽粮食工业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的“津沽牌”小站稻米被授予“中国商业名牌”称号。此前的2002年3月,“津沽牌”小站稻米的地理标志也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审核认证,成为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的唯一粮食产品,天津市唯一认证产品,并列入世界保护名录。这意味着天津小站稻米与我国的贵州茅台酒、西湖龙井茶、绍兴黄酒等享有国家名牌的商品有着同等身价。“货真价实”是名牌商品的特点,“买着放心”是顾客对名牌商品的心理认知,特别是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名牌效应…  相似文献   

12.
面对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仅有好的商品质量和低廉的销售价格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好的销售服务和待客举措,两腿并行。否则,即便是市场名优商品和走俏“使女”,也会因“嫁风”不好,一腿残缺,招不来客。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有一些企业,他们在自己的产品尚未行销走红市场时,“嫁风”还不错;可当产品一旦走红市场,成为广大顾客喜爱的名牌俏货后,便即刻轻视了“嫁风”.摆出一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姿态,让广大顾客倍感失望。殊不知,这种以“俏女”自居轻“嫁风”的错误做法,得罪了顾客…  相似文献   

13.
将要回归的“购物天堂”吴育频香港的回归,正在一天一天地临近。以后,将会有更多的朋友去光顾那举世闻名的"购物天堂"。购物天堂的特点香港作为"购物天堂",的确与众不同。1、商品货物包罗万象。香港被誉为"万国市场",商品可谓包罗万象,琳琅满目。在这里,你可...  相似文献   

14.
“卡丹’到处有,‘狐狸’满山走;‘老爷’被偷车,‘鳄鱼’全国游;‘金利来’,愁!愁!愁!”这首打油诗形象地描绘出目前国内相当多商品借真名牌之名“搭便车”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掐指一算,国内热衷于谈论名牌已经有近8年的历史了。既然是热点,当然免不了被众人团团围住,大树底下好乘凉嘛,于是乎就连吃“名牌”饭的人也开始多了起来。文化人历来敏感,敏感的文化人吃起名牌饭来自然多了几分文化的韵昧,毕竟“食”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嘛。起先有人办起了名牌报纸、名牌杂志,没有抢到头筹的也不甘示弱,纷纷在主报名下办起了名牌周刊、专  相似文献   

16.
于长水 《北方经贸》2004,(9):106-108
在现代商战中 ,名牌文化促进了名牌企业的形成。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金科玉律”。“名牌的一半是文化”已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名牌商品与文化成为孪生兄弟 ,一方面文化支撑着名牌的丰富内涵 ,另一方面名牌则又可展示其代表的独特文化魅力 ,二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可以说没有文化就不可能产生名牌。名牌又包含着文化 ,名牌以文化来增强其商品附加值。优秀、驰名的品牌可以为企业带来极高的附加值 ,是企业的一笔巨大财富。  相似文献   

17.
“知名度”与“美名度”肖云毅古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谚曰"人怕出名猪怕壮".时至今日,这些格言警句怕是有些站不住脚了.因为当今的时代乃是一个充满拼博与竞争、追求超越与成功的时代,依法勤劳地追"名"逐"利",并成大器、知大名,成为一种目的,更成为...  相似文献   

18.
企业主动备案是海关修筑、加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最后一道防线的必要条件。 造假也"创新"王苹:高科技"山寨货"增加以往,大多数造假者会选择附加值较低的商品,简单贴个"名牌"商标来牟取利益。近几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开始涉足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荣誊     
《糖烟酒周刊》2007,(37):24
保健酒行业首批中国名牌出炉 随着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企业名单的新鲜出炉,保健酒行业一直缺席“中国名牌”的困局被成功打破,中国劲酒、海南椰岛、竹叶青等一批知名保健酒品牌成为保健酒行业首批被冠以“中国名牌”荣誉的品牌。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国家正式将保健酒所属的露酒类产品列入“中国名牌”评审的范围表明了国家对这个行业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正> 1.从旺点中抓淡点。冬季的元旦、春节自然是销售旺季,许多商店备足商品一显身手,但此时若反其道而行之,即经销夏季商品定能畅销。 2.从淡点中抓旺点。人夏以来,许多商家纷纷把冬季商品整理入库,换上了入时的夏季商品,而此时若独树一帜,添足货源经销冬季商品未必没有市场。 3.从名牌中抓旺点。一个产品名牌形成以后,便成为销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