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历届珠海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这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留住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塑造了山海相拥、陆岛相望的城市风貌,避免陷入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枯竭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4.
根据《宁波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鄞州区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为71617亩,扣除2006—2009年已报批的22593亩,2010—2020年可使用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为49024亩,其中“增减挂钩”指标16500亩,规划期内实际可用耕地指标约3.3万亩。在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的形势下,鄞州国土资源分局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以“农民自愿、富民强村、城乡统筹”为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化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着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是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何发展,走何种发展道路的最新回答。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要求,更是半个多世纪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反思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者,这个新要求显得特别重要,它对指导我们全面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加强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和教师教育工程,树立全新的师资队伍建设观念,是新形势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承载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生态的有机统一。广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生态优势。在推进广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建设生态广西,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把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是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有限的国内资源与持续发展的矛盾;过多的资源消耗与提高经济质量的矛盾;过多的贸易摩擦与营造和谐的国际发展环境的矛盾。形成上述矛盾,既有客观的自然因素,也有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社会因素;既有国内因素, 相似文献
13.
田建国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7,(1):17-19
我省高等学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是一个战略性的转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校发展思路必须进行战略性的转移,数量必须服从质量,硬件必须服务软件,形态必须体现功能,从布局调整转向功能的提升,从建大楼转向出大师,走创新型、质量型、特色型内涵提高道路。随着布局调整,我们越来越清晰认识到,布局调整不是简单的物理上的积聚,而是要形成化学反应,产生质变,推动学科之间融合,加强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结合,促进学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坚定不移地走对外开放与和平发展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1)
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最重要的经验有两点:一是积极参与国际生产分工,二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加快发展起来,实现经济起飞。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进行大力度调整和转型,但这只能在坚持对外开放中进行。一个大国发展起来后,宣称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需要。中国必须从两个方面推动现行国际体系的改革:一是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主张,靠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改变和调整现行国际体系;二是联合其他利益相关者,发展新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 近两年来,我国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经过一段高速度增长之后,已经转入稳定发展的阶段。有的地方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已经减弱,原有的优势趋于消失,使乡镇企业面临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个别地方甚至出现“高速度、低效益”和“滑坡”、倒闭现象。而在不发达的西部省区,虽因乡镇企业起步晚,正处在大发展时期。但由于这些地区基础薄弱、交通不便、乡镇企业也不同程 相似文献
16.
17.
确立地方经济发展思路,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走特色发展道路。江州区委、区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后认为,实施以“保生态、促发展”为核心的生态发展战略,符合江州区资源实际,符合我国的未来发展战略,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江州区实现经济、社会与人、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形态,它内涵丰富,涉及面广。生态文明的特征既可以从纵向去比较,也可以从横向去比较。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指导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肯定和尊重,也是对中国国情的客观把握。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困局,要想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需要彻底转变传统的企业发展观,按十六大精神要求,推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建立资源再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或不排放废弃物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