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构建商品期货合约定价模型,证明商品期货合约价格由资本市场系统风险溢价和标的现货市场特有(非市场)风险溢价两个部分构成.商品期货市场价格影响标的商品期货价格的前提条件是存在足够多的参与商品期货市场的交易者.当标的商品现货市场需求增加.在预期商品期货合约价格为正值的情况下,都将会使商品期货合约的价格上升,扩大交易风险并增加多头收益.相反,在预期商品期货合约价格为负值的情况下,需求增长引起初级产品价格上升将使商品期货合约价格的绝对值下降,减少交易风险和引起多头损失.如果标的商品现货市场需求减少,在预期商品期货合约价格为正值的情况下,将引起商品期货合约的价格下降,减少交易风险并降低空头损失.相反,在预期商品期货合约价格为负值的情况下,商品期货合约价格的绝对值增加,扩大交易风险和增加空头收益.  相似文献   

2.
在终期效用最大化约束条件下,参与商品期货市场的标的商品的生产商、加工商和投机者等三类交易主体存在最优期货头寸持有量.通过联立证券、商品期货和现货三个市场,一个商品期货合约定价的两期静态模型得以确立.商品期货合约价格由资本市场系统风险溢价和非市场风险溢价两个部分构成,其绝对值与参与商品期货交易的投机者数量呈反比,投机者数量越多,商品期货合约价格的绝对值越小,表明商品期货交易风险越小,商品期货价格越平稳,价格发现功能越突出.  相似文献   

3.
对于上市期货品种的流动性而言,交割仓库布局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观察成功的商品期货合约,其交割仓库的合理布局应该既能满足投资者的交割需要,又有助于形成期货市场的统一价格,即有助于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对于已经上市5年的棉花期货,已经有了大量的交易、交割数据可供检验现有交割仓库布局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对股指期货最后结算价格计算规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股指期货合约的各项条款中,最后结算价格计算规则是其中的重要一条,它决定了股指期货合约的到期价值,其规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股指期货市场的效率与安全。本文首先对国际著名股指期货合约最后结算价格的条款规定进行借鉴性的对比分析,接着提出了确定股指期货最后结算价格应满足的三个目标约束,随后借助实证对国内股票市场的微观交易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首支股指期货合约最后结算价格的条款设计建议,即取最后两个交易小时所有指数点的平均值取整作为股指期货的最后结算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交易量、持仓量、期现比率和价格波动性作为衡量指标,对中国棉花期货市场流动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2004年至今,棉花期货的月度成交量、月度持仓量、月度期现比率都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价格波动的范围也较大。无论是成交量、持仓量、期现比率,还是价格波动性,我国棉花期货市场流动性要比国内和国际上较成熟的期货产品低。为了改善市场环境,提高市场流动性,中国棉花期货市场应该积极改革交易制度,合理设计期货合约;同时,还应加大对投资者的教育力度,大力培育套期保值者,促进期货合约的成功交易。  相似文献   

6.
商品期货合约作为市场中标准化的商品远期交易协议,对统一规范了商品期货的物的品质、交易单位以及交割时间方面等问题,而期货合约价格主要由通过市场公开竞争报价决定,期货市场的报价是商品在交割时的交易价格,更是商品未来价值波动,但是商品期货合约价格则代表了市场估价与未来实际价格之间存在的偏差以及期货合约持有者的收益情况,本文主要通过建立商品期货合约定价的理论模型,对期货中的商品生产商、标的商品加工商和投机者,将现货、期货以及证券市场等为影响因素,建立期货、现货市场的最终消费终期函数,最后确定商品期货合约定价.  相似文献   

7.
吴伟 《时代金融》2014,(29):155-156
商品期货合约作为市场中标准化的商品远期交易协议,对统一规范了商品期货的物的品质、交易单位以及交割时间方面等问题,而期货合约价格主要由通过市场公开竞争报价决定,期货市场的报价是商品在交割时的交易价格,更是商品未来价值波动,但是商品期货合约价格则代表了市场估价与未来实际价格之间存在的偏差以及期货合约持有者的收益情况,本文主要通过建立商品期货合约定价的理论模型,对期货中的商品生产商、标的商品加工商和投机者,将现货、期货以及证券市场等为影响因素,建立期货、现货市场的最终消费终期函数,最后确定商品期货合约定价。  相似文献   

8.
根据郑州棉花期货市场日内交易高频数据,首先基于Thompson-Waller模型测度了棉花期货市场不同交割月份期货合约的流动性成本大小。实证研究表明:不同合约流动性成本大小受交易量和合约距交割期时间长短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流动性成本,并且棉花期货市场符合萨缪尔森假说;而后以买卖价差代替流动性成本,根据LSB模型考察了流动性成本的日内变化特征,实证研究显示流动性成本中的信息不对称成分、指令处理成分、指令持续成分呈现明显的日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债期货市场2013年9月到2014年12月的5分钟和每日交易数据,从流动性、套利机会、价格发现功能三个维度,全面评估了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当前市场存在着从期货向现货的信息传导,已具有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但市场的流动性水平依然不高,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明显的套利机会。最后建议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应有序、审慎引导商业银行等机构参与国债期货市场交易,推动国债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宗新  张秀秀 《金融研究》2019,468(6):58-75
我国国债期货市场能否发挥稳定现货市场功能,金融周期风险是否会改变国债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波动的影响,是投资者实施风险管理和监管部门构建市场稳定机制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信息传递机制和交易者行为两个维度探析国债期货市场发挥稳定功能的微观机理,分析金融周期风险对衍生工具稳定功能的影响,解析引入国债期货合约能否缓解金融周期波动对国债市场冲击,同时关注我国国债期货交易机制改进与现券波动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已实现抑制现货市场波动的功能,金融周期风险会引发现货价格波动,国债期货市场能够降低金融周期的波动冲击;(2)改善现货市场深度和套保交易是国债期货市场发挥稳定功能的微观路径,国债期货市场增进国债预期交易量流动性、减弱非预期交易量干扰,金融周期低波动区间套保交易稳定作用受到抑制;(3)国债期货投机交易和波动溢出效应助长现货市场波动,正负期现基差对国债波动影响具有非对称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