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化经营———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现实选择齐观义安红艳一、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国际环境1.以利率限额被取消为标志,90年代放松或取消了金融管制,取消了利率限额,使国际银行业的竞争出现了很多新的动向:(1)竞争主体增加,不仅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银行开始... 相似文献
2.
3.
一.业务综合化
1995年5月出台的《商业银行法》,确立了分业经营体制,明确中国金融业要分业经营。随着中国金融国际化的要求,2004年,国家对《商业银行法》进行了修改,对混业经营禁止性条款有所松动,该法第43条修改为“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 ,中国金融业在过去 2 0年有了飞速的发展 ,面对入世后逐步开放的金融市场 ,中国银行业如何面对挑战与机遇 ,提高经济效益 ,减少差距 ,已成为摆在各家商业银行面前的现实问题。一、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挑战1、历史包袱沉重。长期以来 ,在计划经济时期 ,四大国有银行被视作政府驱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承担了相当大的政府政策任务 ,贷款不能按照商业银行的“三性”经营原则择优发放 ,历史包袱越背越重。据调查 ,有的基层行不良贷款比例高达 70 %以上 ,远远高于国际银行业“警戒”上限。2、经营管理基础薄弱。自 …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银行业取得了巨大发展,银行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提高.然而,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整体呈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大而不强\",股份制商业银行\"强而不大\"的发展格局,并存在着许多抑制我国银行业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7.
谈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银行业背景 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表现为四个趋势:趋势之一:放宽管制,走向自由.表现为1999年末,美国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自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开始实行,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分隔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和限制银行经营业务范围的<银行控股公司法案>. 相似文献
8.
9.
10.
目前,我国已经是全球第六大经济体、第四大贸易国,贸易对外依存度达到64%。国际贸易的强劲增长带动了国际金融服务的快速发展。在我国银行业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国内银行必须深入了解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金融惯例,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稳脚跟,求得发展。中国银行副行长张燕玲于2003年当选为国际商会(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ICC)银行委员会副主席,代表中国参与了一系列国际贸易与金融规则的讨论、建立与修订。最近,张燕玲副行长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1.
很多学者选择不同的线索对现有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进行了梳理,本文认为从商业银行存在的必要性出发选择其管理理论的梳理线索更为合理。根据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成果,商业银行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其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优势。因此,本文在考察了现有的梳理线索后,以风险管理为线索对商业银行管理理论进行了再梳理。这一梳理也为从理论上解释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金融中介而存在的必要性提供了新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发展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私人银行业务由于低成本,高收益的特点,将越来越成为中资与外资金融机构竞争的焦点之一.充分研究和筹划该业务,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尤为必要.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应认真做好市场细分、监督管理、人员培训、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业面临着艰难复杂的改革重任。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如何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加,快改革步伐、实现稳健发展的目标,是一个重要课题。在5年保护期内,有许多工作需要做,但不能同时进行和急于求成,必须抓住关键问题,树立正确的导向。 相似文献
14.
赵晶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1):52-55
本文首先分析了IC(Integrated Circuit Card)芯片卡的特点及其取代我国各商业银行发行的磁条卡的必要性,结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卡使用情况,一种新的IC复合卡(磁条卡与芯片卡合二为一)将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卡逐步向国际金融支付应用标准过渡;其次介绍了该卡构成及使用方法;最后分析了该卡在我国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银行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和作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通过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指南等方式引导各国银行将可持续发展纳入经营和管理活动中。要真正付诸实际行动,这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和银行业同业对这些商业银行发生影响,促其变诺言为行动。 相似文献
17.
欧元启动,银行是受影响最直接的部门,受区域整体经济及国际金融市场外部环境的影响,欧盟的银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的经营状况一直不尽理想,欧元启动更带来了银行业经构调整的压力,通过市场的结构重组、未来欧盟银行业将发生(实际上已经发生)一些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私人银行在国内发展的时间较短,但有关其组织架构的争议在国内是由来已久,水土不服的事业部模式最终又汇集到大零售模式的长河中去。原因何在?组织架构是企业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理论指导下经过设计形成的内部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构成方式,是责权分配的载体,是任何机构在设立前必须明确的战略性问题。国际上先进的私人银行主要采用的组织模式多是子公司模式和事业部模式。欧洲大多是独立型的私人银行,完全独立于母体商业银行集团,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银行。美国私人银行以投资型的私人银行和商业银行型的私人银行为主,后者一般是商业银行集团的一个独立性成员。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证券业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深化,我国经济正面临着大规模的结构性调整,社会经济生活中对投融资的需求会日益旺盛,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和民营企业谋求未来发展等方面将越来越依靠资本市场的作用,我国的证券业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市场需求,这些都将为我国证券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对我国证券业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课题组 《金融论坛》2008,13(6)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背景出发,对私人银行的发展模式和策略进行了探讨.作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中国富人阶层的崛起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这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条件.通过对瑞士和美国私人银行模式的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私人银行应更多地借鉴美国的发展经验.本文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健全相关法律政策和监管体系;培育高素质的符合私人银行业务需要的人才;推进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为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产品支持;根据我国的实际,定位客户市场;转变理念,创新组织架构;转变传统的营销服务理念;建立健全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