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教育事业和人口普查的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已达到《教育纲要》2020年的预期规模;2011-2020十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累计总规模将达到1亿人,其中普通高校毕业生为7000万人. 在上世纪90年代,普通高校毕业生数仅能满足白领岗位需求的三分之一;新世纪前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数已开始大于白领岗位总需求人数;未来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有40%左右须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 课题组预测,即使未来十年高等教育总招生规模按年均1.5%低速增长,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也将突破4000万人,有望提前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一形势的重大变化呼唤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定位与结构作出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2.
盛世高 《发展》2007,(1):160-161
一、创建"五名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专业数和培养人才数也与日俱增,2005年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已达2000万.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水平发展迅猛,但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差距明显.2003年上海、北京两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超过了50%,率先进入了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东部地区的经济支撑能力强,办学条件优越,属于高等教育的高发展潜力地区;西部地区的经济支撑能力弱,办学条件紧张,属于高等教育的低发展潜力地区.而地处西北的甘肃高等教育更是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2003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13.2%,低于全国17%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信息》2002,(21):40-41
<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中,中国人口与发展的目标是:到2005年,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3.3亿以内(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不超过9%;2010年,全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4亿以内;到21世纪中叶,全国人口总量在达到峰值(接近16亿)后缓慢下降,假定人口与发展的目标实现,并且假定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40%,2020年达到50%,2050年达到70%,那么,到2020年,城镇人口比1997年大约翻一番,达到7.45亿人;2050年,城镇人口比1997年翻两番,达到11.2亿人(见表1).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统计,2005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0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300多所。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合并,体育运动馆的建设是高校建设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也是当前高校体育领域必须正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高校的入学率不断上升,2007年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达到23%,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预计到2010年我国高校在校生将达到3000万,毛入学率将达到25%.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国务院明确地提出要大力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目标,力争将我国的大学入学率从2000年的11%提高到2010年的15%。各高等院校积极响应政策,抓住机遇扩大本校的规模,近年来,出现了许多院校合并,新区建设的局面。然而在新区  相似文献   

7.
外地资讯     
正2020年上海高技能人才比例将达35%近日,《上海市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对外公布。根据规划,到2020年,上海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比例将达到40%,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148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5%,知识型服务业人才占人才总量比例达到60%,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达到9000人,人才贡献率达到54%。该市依托上海自贸试验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改革平台,推进人才政策先行先试,构建人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后期,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现了实际性的跨越,仅2002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16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必须解决的困难,如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及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巨大困难。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个困难谈些看法。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制约发展的因素分析众所周知,所高等院校的运转  相似文献   

9.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就业现状 1973年,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马丁&#183;特罗博士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三阶段论。该理论认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的属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大于15%而小于50%属于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大于50%时则进入普及化阶段。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的扩招政策让中国的高等教育快速进入几何式发展之路。截至2008年秋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从1998年的9.8%达到23%,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1800万,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大规模的扩招政策在惠民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副作用":一个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个就是高校负债。为了应对扩招带来的"负担"和保证相应的教学质量,各大高校不得不在短期内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建设,扩大学校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贷款就成了高校发展的唯一出路。据去年公布的《2007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披露,到2006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达4500亿元到5000亿元。也就是说,全国高校已经背上了近5000亿元的债务。然而,就在高校巨额负债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时候,各地中小学又陷入校舍危房专项资金的争夺之中,违规、腐败等问题应运而生,使得我们的校园深深陷入基建"陷阱",无法自拔。  相似文献   

11.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后,根据规则我国教育领域将对外开放,国外一些教育质量较高、国际信誉较好的高等教育机构将涌入我国,抢占教育市场,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我国为提高国民素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近几年高等教育持续扩招,高教规模迅速扩大,2000年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以达940万人,是1990年的2.47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有1990年的3.4%的上升为11%.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失业的理论解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困扰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连续几年扩招,截至2005年底,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达到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21%。由于整个社会经济处于平稳发展态势,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赶不上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由此引发了越来越严峻的大学生失业问题。本文从搜寻理论出发对这一问题作出了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13.
1997年以来,伴随着宁波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教兴市“一号上程”的实施,宁波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自1999年起,宁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使宁波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7.5%,标志着宁波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魏红梅  安心 《发展》2003,(5):62-63
西部开发的五大实施战略中,第一大战略是知识发展战略,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最重要的推动因素,鉴于高等教学对发展知识的内生性、根本性的作用,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是打破制约西部发展的瓶颈———知识发展水平落后的有效途径。甘肃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公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求,也顺应了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的要求,但是随之也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那么在未来2003年-2007年甘肃高等教育规模是仍保持1999年以来扩招的势头,还是有所减缓?其规模发展的“度”如何把握?如何应对扩招后高等教育规…  相似文献   

15.
"两个翻一番"完全能够实现 刚刚召开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发展目标——就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较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认为,这一目标完全可以实现,因为中国经济依然有维持20年平均增长8%的发展潜力,虽然这8%的潜力挖掘尚需克服诸多挑战与困难.到2020年或者2030年,中国可能会变成一个高收入国家,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的结构都会发生相应变化——城市人口可能会超过80%(未来会出现十几个千万人口规模的超大型都市),而农业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会低于10%.因而未来十年,对中国、美国乃至于世界都是关键的十年.  相似文献   

16.
《宁波通讯》2013,(9):F0002-F0002,1
鄞州区现有电大1所、普高8所、职高5所、初中27所、小学87所、幼儿园184所、特殊教育中心和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在校(园)幼儿18.8万人,在职专任教师10487人。坚持走均衡化、优质化、现代化教育发展之路,全区学前教育入园率达99.9%,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9.99%,初中升高中(含职高)比例达98.2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50%。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社区教育示范区、省首批教育强县、市首个教育特别贡献奖县(市、区)、省教  相似文献   

17.
2015年,国家步入轨道年。一、2015年GDP增速目标下调至7%或为大概率GDP增速主要兼顾发展和就业两大目标。从发展来看,未来几年即便每年GDP增速保持在6.7%,也足以完成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从就业来看,2014年7.3%左右GDP增速,前三季度的新增就业就达到了1082万人。目前单位GDP增速对应的就业人口接近200万,意味着5%以上的GDP增速就足以完成每年1000万的就业目标。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我国累计减税降费规模超过7.6万亿元。特别是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在财政收支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我国持续公布实施了7批28项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降费的规模超过2.6万亿元。我国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最低的,比值逐年下降。从2015年的占18.1%下降到2020年的占15.2%,下降了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商》: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截至5月1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33.6%,而时光倒推到十年前,第一批80后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9.68%.对于这样的对比,您有着怎样的分析? 陈宇:为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行高校扩招政策.2003年扩招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人数是212万,从这一年开始,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增长,到今年已达到699万,比10年前增长了将近3倍,中国大学生人数的增长在世界教育史上是空前的.这一方面说明我国过去的教育很落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教育有了很大的飞跃.按照高等教育的公认标准: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下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第二阶段即大众化阶段,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他们应该上哪儿去?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学校应该培养什么人,二是学生如何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20.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近期撰文指出,2020年,我们将迎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作为拥有全球最大人口规模——14亿多人的中国,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已无悬念:总量上中国的GDP(折为人均)在2010-2020年十年间将基本达到再翻一番,同时在"社会政策托底"层面,最为代表性的关键事项即"十三五"开局时农村区域还存在的7千万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