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知识之窗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低碳经济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有必要开展低碳会计的核算,低碳  相似文献   

4.
理论上讲,可持续发展就是以不损害未来和后代的发展为前提的发展.而发展低碳经济正是这样一种持续的、绿色的发展模式,既可以让现代人受益又可以为后代人造福.发展低碳经济既可以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也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益的必然选择.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董凯斌 《中国外资》2010,(22):239-239
理论上讲,可持续发展就是以不损害未来和后代的发展为前提的发展。而发展低碳经济正是这样一种持续的、绿色的发展模式,既可以让现代人受益又可以为后代人造福。发展低碳经济既可以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也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益的必然选择。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当今的工业文明已经造成了很多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必然要求传统的工业经济模式的转型。金融服务将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的推力和杠杆。而绿色金融符合低碳经济的内涵,发展绿色金融,可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它意味着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局部调整以及技术的革新,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低碳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它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至高点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得出了其发展前景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得最好的林种。培育发展经济林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但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还存在管理差,耗能高,高碳排放的问题,如何发展低碳物流还有待研究。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发展低碳物流所遇到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简单的阐述了一下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但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还存在管理差,耗能高,高碳排放的问题,如何发展低碳物流还有待研究.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发展低碳物流所遇到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简单的阐述了一下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伴随经济的发展,资源型城市依赖资源及原材料初加工产品价格上升与产能扩张支撑经济增长的风险逐步加大,转变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迫在眉睫.低碳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特征和目的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而在此过程中,金融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论述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低碳经济发展和金融的支持效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城市低碳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陆晓艳 《会计师》2012,(8):19-21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为保护全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使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并在全球迅速发展。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发展给企业的经济活动带来了重大影响,也使企业的会计面临更大的挑战。传统的会计都是把企业的经济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从而忽视了社会环境这一要素对企业利益的影响。这一现象不仅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促进企业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并发展低碳会计已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受到能源和环境制约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山西是能源大省也是能耗大省,资源禀赋决定了山西重化工的产业结构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经过多年的开发,山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利用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等资源型经济深层次矛...  相似文献   

14.
方婧 《上海保险》2010,(10):30-33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为了应对环境问题所做出的共同选择。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先后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保护全球气候系统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的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状态.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的经济模式,它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高效利用传统能源,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6.
<正>金融危机以来,尤其是哥本哈根会议以后,发展低碳经济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认可,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引擎。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应运而生,其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一种,专业投资于低碳产业,承载了以资金驱动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重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浙江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环境容量有限、产业层次偏低、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特点,设立浙江省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是浙江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有效途径,可以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工具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井华 《国际融资》2010,(10):27-31
2010清洁发展国际融资论坛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清洁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共赢路径。作为本单元的主持人,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会长苗耕书先认为: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要有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万彩云 《中国外资》2013,(10):77-77
近几年来,随着生态坏境的逐步破坏和全球气候的变化,政府部门也开始出台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低碳经济一词逐渐成为现在经济发展的新潮流,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会计也应运而生。本文简要的对低碳会计的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发布宏观举措,还需要研究其具体如何实现。生态资本运营与低碳经济发展,二者主体相一致,目标相吻合,都注重生态环境的长期有效改善,因此,生态资本运营是其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而且,要发展好低碳经济,就要树立生态资本运营意识,明晰生态资本运营形式和优化生态资本运营环境。  相似文献   

20.
刘一欣 《中国外资》2013,(14):69-69
低碳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而生态环境保护则是当今低碳经济的焦点。进入21世界,世界各国加大了经济转型,倡导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模式,是世界各个发展的共识。近年来我国对低碳经济的研究逐步兴起,一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环境会计框架进行了探讨,大大推动了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环境会计的内涵和理论基础,讨论了环境会计发展的历程,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思路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