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中的新隐喻具有新颖、晦涩的特点,它不同于日常对话中使用的隐喻,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理解,同时对它的理解更加依赖语境。这种语境与以往交际中的认知语境不同的是,文学中的新隐喻所依赖的语篇认知语境具有宏观性和连贯性。因此,从关联和语用推理角度出发,探讨语篇认知语境是如何影响文学中新隐喻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是回民,我不会吃你的”,这句话中蕴涵着深刻的隐喻意义。本文从隐喻意义的识别和推断,对隐喻理解过程中意义的模糊性和民族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韩雪梅 《时代经贸》2010,(20):265-265
本文从概念隐喻的角度试分析商务谈判中概念隐喻的使用特点。分析发现,与日常英语谈话语篇相比,英语商务谈判中概念隐喻出现频率较高,且方位隐喻的使用频率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框架内语法隐喻理论,分别选取美国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生物教材中的语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目标读者年龄的增长,相对应的语篇中语法隐喻的出现频率逐渐增加,基本符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语法隐喻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理论和著述中,有许多概念或思想是以隐喻的方式呈现的。作为一种修辞手段,隐喻能启发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与思想。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语言,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研究科学化运动不断深入的今天,其价值日益突显。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隐喻在教育学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另一个抽象概念域的跨域映射(cross-domain mapping)。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隐喻将复杂抽象的概念转化为人们直观具体的概念,这一转换有利于人类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以经济语篇中的隐喻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语篇中的隐喻进行检索、辨别、归类、分析,尝试去发现中英经济语篇中隐喻目标域类型及其特点,以及两种语言在隐喻方面的异同及其背后的原因。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中英在经济语篇中共映射到9个领域,按隐喻出现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为:人类〉旅程〉空间〉机器〉战争〉流水〉游戏〉容器〉植物。中英在隐喻分布方面具有很大相似性,但在具体目标域,因为两种文化、历史传统以及语言本身等原因,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网络语言作为社会语言的一种变体揭示了当代人的思维变化和一种认知心理特点。而这种思维方式以及认知心理成为了网络新词产生的内在理据。从隐喻这一认知模式着手,重点分析了英语网络新词生成过程中的隐喻认知机制以及在网络新词中隐喻是如何反应出人类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8.
概念合成理论是阐释隐喻的重要理论之一,文章运用概念合成理论,尤其是理论中合成空间的层创结构来分析娱乐圈词汇的隐喻,阐释隐喻中暗含的真实意义,以便更透彻地了解娱乐圈所发生的复杂多变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自上世纪80年代,认知语言学在西方兴起到21世纪已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其重点是研究人类与世界互动过程中意义的产生.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许多语义都可以从认知角度获得解释,尤其体现在隐喻方面.传统上,隐喻被当作一种修辞手段,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对世界进行概念化的重要认知方式.1980年Lakoff&Johnson 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的概念隐喻标志着隐喻作为认知方式研究的开始.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作为隐喻的"正气",通过其来源,延伸义以及"正气"概念隐喻分析三方面阐述其背后存在的认知理据,探讨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因对颜色词汇隐喻的文化内涵把握不当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误解误译,从隐喻的民族性与共性角度,通过文化对比研究法,对中西方颜色词汇的隐喻文化现象进行研究与阐述。通过对比黄色与蓝色、红色与白色这两组在中西颜色词汇中文化特征较明显的组合,得出其民族性与共性。同时以颜色与职业为例,提及文化渗透中的隐喻现象,为跨文化交际提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7,(4)
《易经》是通过一些高度抽象的符号来表达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的延续。在演算过程中,需要把抽象的符号化解为具体的生活中的事物,这时就不得不借助隐喻语义的分析还原来诠释《易经》中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和谐辩证、对立统一的法则。人本管理是现如今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学原理,即以人为本的管理。文章通过分析"易经"中"易"的三种解读的关联隐喻来解释《易经》的睿智哲思。  相似文献   

12.
隐喻能力是学生熟练使用英语的标志。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强调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应从隐喻思维能力的培养、隐喻与写作教学、阅读教学、文化教学及翻译教学等方面着手,引领学生识别汉英两种语言在认知方式上的异同,将提高英语学习者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构建人类经验的主要工具,隐喻的出现使语言更富有灵活性,扩大了它的语义潜势,使人类经验的重塑成为可能。文章通过对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的比较分析,揭示两种概念隐喻研究的异同点和隐喻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机制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隐喻在英语文学作品和新闻写作中的使用频率甚高,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式之一,是语言的信息功能和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由于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而翻译是一种人的思维活动,隐喻和翻译的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点,因此,从语言角度、文化角度对隐喻进行翻译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动物隐喻普遍存在于经济话语中.本文以Lakeoff的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金融词典和商务英语业务字典中大量经济术语和概念的分析,总结归纳出常见的四种动物概念隐喻:"企业是动物"、"投资者是动物"、"市场是动物"、"产品是动物".动物概念隐喻源于人类对动物形体和行为特征,特定文化中的内涵,以及动物在养殖过程中供与产的关系等方面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语隐喻的定义、来源、结构、作用几方面均存在差别,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对此作对比分析,以加深对英、汉语隐喻的理解,促进隐喻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小说突破了传统小说创作的限制,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表征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巴塞尔姆《玻璃山》通过隐喻手法的运用,揭示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中的表征及其隐喻意义,实现了对文学传统的解构与颠覆,让读者领悟到文学隐喻的真正含义,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深刻主题和内涵。  相似文献   

18.
意象图式为方位隐喻的形成提供了认知依据.方位隐喻是以空间概念为始原域,构建非可见性的目标域.我们可从认知方位隐喻出发,重点分析上/下这对方位隐喻对歇后语的认知解释,从而证明:恰当使用方位隐喻对歇后语的生成和理解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卡西尔的符号学在符号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人类通过劳作创造了神话、语言、艺术、历史和科学等符号。卡西尔的符号学中无处不体现着隐喻的思想。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思维方式,他不仅仅体现在神话和语言中,还存在艺术、历史和科学中。  相似文献   

20.
邢韧 《经济师》2007,(11):131-132
文章从文化视角审视隐喻翻译的策略和方法,以英汉互译为例指出了归化和异化的原则以及一些具体的翻译技巧,并指出了文化因素在隐喻中的作用及译者关注文化因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