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方  史清华 《南方经济》2019,38(10):61-77
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点2009-2013年的数据,文章实证检验了互联网接入与返乡农民工创业之间的关系,并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两条路径探讨了互联网接入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愿很低,返乡农民工中平均只有2.30%选择创业。互联网接入会显著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具体而言,互联网的接入概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概率提升0.036%。相对于东部地区的返乡农民工而言,互联网接入会显著促进西部的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而对中部和东北地区的返乡农民工则不存在显著的影响。机制分析结果显示,返乡农民工会通过互联网感知新的知识技能,提升人力资本而促进创业。文章主要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的稳健性分析中没有变化。因此,鼓励已返乡农民工创业,特别是强化技能培训以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促进作用,对成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杨波  熊中楷 《改革与战略》2010,26(8):100-102,112
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约2000万农民工失业。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个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好办法。政府引导农民工创业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鼓励”而不“鼓动”;应注意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应长期重视农民工创业,防止新创企业短期内倒闭。农民工创业要充分调研市场,防范市场风险;慎重选择项目,要有明确的盈利模式;要量力而行,争取家庭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大家要多学本领,增强就业技能,大胆创业,湖南各级政府将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更多、更优的服务!”1月21日,湖南省省长周强冒着严寒来到湘潭返乡农民工培训中心,与从深圳、佛山等地返回的返乡青年亲切交谈。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优化经济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农民工在返乡创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地方各级应积极完善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创业优惠政策,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人才引进、资金支持、政策扶持、教育培训等方面优化服务,鼓励和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老区建设》2009,(5):22-22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秦晖认为:真正要讲保证失业农民正的“退路”,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以保障农民地权、制止“圈地运动”(而不是相反地“只许官圈,,不许民卖”)来保障农民可以“自由地返乡务农”;另一方面,为失业但未返乡的在城“待业”农民工提供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6.
以江西省返回家乡的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其人口学特征及其对返乡创业政策满意度评价。通过对15个县市的调查样本分析,得出了农民工对返乡宣传政策比较满意,而对创业技能培训、项目支持和信息服务的政策、信贷支持政策满意度不高;不同创业形式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对创业政策的满意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是对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返乡的农民工做一个浅显的理解。农民工返乡所带来的问题主要有返乡农民工失去工资收入,生活陷入困境;又一次面临子女受教育问题;再就业问题严峻,而且农民工创业很难等等。而解决问题的措施主要有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并从各个方面予以支持;加大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向企业发放补贴,及时向农民工传递就业信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维护返乡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返乡问题的解决也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按照天津市建委近日下发的《关于实施本市建筑业农民工培训规划的指导意见》,从今年起至2007年,天津市将分批面向在建筑业从事结构工程施工的农民工开展初级职业技能岗位培训和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培训。今后,用人单位招收和使用农民工可要先验“证”了。  相似文献   

9.
图片新闻     
《上海国资》2009,(1):10-10
返乡农民工带着行李准备从南京火车站乘坐火车回家,受用人单位用工量明显减少和工厂停工.裁员和工程结束等因素影响.大批农民工返乡,无法找到新工作的他们不得不另谋出路。  相似文献   

10.
谢启文 《特区经济》2010,(12):177-179
在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农民工返乡创业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也面临很多困难。通过分析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现状、经济政策以及自身等方面的社会支持情况,发现目前返乡农民工创业中这些方面的问题与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从金融、税收优惠、培训,以及就业大环境等方面对建构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更好地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引导和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健全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和指导体系;拓宽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渠道;优化返乡农民工创业硬件环境;完善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出台了包括农民工可获最高5万元小额贷款、扩大参加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等五项措施,使农民工在就医、技能培训、创业贷款等方面得到切实保障。按照“低费率、保大病、保当期、以用人单位缴费为主”的原则,吉林省扩大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在2006年17万名农民工被纳入医疗保险体系的基础上。到2008年,力争将所有农民工基本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同时,吉林省积极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供补贴。劳动保障部门规定,对拒不履行培训义务的用人单位,可参照企业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1.5%强制提取培训经费,保证农民工培训补贴及时到位。在防止工资拖欠方面,吉林省去年进一步加大了对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处罚力度,以确保“月清月结”,当期支付率达到100%。对发生严重拖欠工资行为的建筑施工企业,强制在开户银行按工程合同价款的4%至5%预存工资保证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刁孝堂 《重庆经济》2008,(2):57-57,64
近年来,从国家到各级地方政府针对“农民工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比如,重庆市专门设立“农民工日”,加强对农民工的关爱;利用专项资金,确定专门的培训基地,对农民工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推行农民工医疗保险,保障农民工健康权益;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加大农民工维权力度等等,值得肯定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次特殊的记者调查。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中国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遭受到了严重“创伤”,接踵而来的企业倒闭、裁员或放假导致大量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失业或提前回家,金融风暴吹乱了他们像候鸟一样“东南飞”的迁徙节奏。对于冬春之交的中国农民工而言,显得格外冷。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中国1.3亿农民工中,有2000万人因金融危机失业返乡。这一状况,是近十几年来罕见的。今年,处理好待业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今年各级政府的新挑战。农民工求职的“成本”与政府的管理“成本”双增高,都在经历着阵痛。于是,自上而下都在行动,农民工返乡人数和就业记录数据从农村到省都要定期层层报告到北京;中国官方的研究机构陆续发布关注农民工就业报告;各地方政府开始出钱为农民工集体办班培训。开始为农民工的生存技能着急……。那么,中国农民工就业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各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能否有效地帮助农民工顺利就业?针对目前情况,《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牛年春节过后奔赴湖南、重庆、河南、江西、安徽、四川等主要农民工输出地,就农民工就业现状以及各地政府采取的举措进行深入采访、调研。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萍乡市扶贫办把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作为当前关注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和指导返乡农民工在家创业和就地就业,使就业“寒冬”化为创业“暖春”。  相似文献   

16.
金志安 《中国经贸》2010,(6):116-117
2008年9月经济危机席卷中国,我国在大部分地区形成了“农民工返乡潮”。本文在特定要素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修改模型,并表明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农民工返乡的根本原因,经济波动只是表现出来的直接原因,且此次“返乡农民工”未来再就业的报酬变化、财富分配是不确定的,但却会加快未来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梁丹  李剑力 《科技和产业》2010,10(9):35-38,74
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但目前许多地方农民工返乡创业率还仍然较低。本文在探寻河南新县涉外劳务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创业能力逐步提升的政府主导型农民工返乡创业机制,以有效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南部县对有就业愿望而缺乏实用技术的返乡农民工,由县财政给予适当补助进行培训。目前已有240名返乡农民工在接受技术培训,10157人搞起了种养殖业,281人在本县就地务工,237人重新外出务工。  相似文献   

19.
陈中飞 《中国经贸》2010,(20):97-99
返乡创业是农民工的基本归宿之一,是我国流动劳动力发展的趋势,也是有效转移我国当前过多的剩余劳动力的途径之一。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对于“保增长、扩内需、保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现状及意义,找出了创业面临的政策支持的主要困境,并从政府和政策两个维度提出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政策支持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农民工培训是继农民工在城镇“准入问题”以及“权益维护问题”之后的又一前沿课题。当前,农民工选择职业主要借助“关系网络”而较少从政府以及社会机构那里获得相关的信息,加之在企业为农民工提供培训不足以及适合于农民工的社会培训机构发育滞后的情况下,农民工主观上渴求培训,但他们在培训内容上显得有些迷茫,实际参与培训的动力并不足,特别是对于劳动强度大、报酬不高的技能培训兴趣淡漠。在农民工缺乏培训动力的情况下,相应的培训体系是难以建立起来的。农民工培训的潜在需求转变为现实需求在于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着力点在于让农民工在城市“进得来”、“留得下”、“住得久”。农民工“过客”心理的消除,必将带来他们潜在培训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