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一个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证明了上市公司并购中普遍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通过比较静态分析,讨论了并购方实施价值支持策略的成本,市场经营的风险以及收购方对于短期利益的重视程度等因素对收购方在兼并后策略选择的影响;通过对比股权分置状态和全流通条件下收购方后期的股权转让价格以及股权流通的比例,分析了全流通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全流通背景下恶意并购的新特征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恶意并购的动因,分析了恶意并购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总结了恶意并购所表现出的新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恶意并购对我国上市公司及监管机构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吴一萍 《证券导刊》2012,(51):89-95
并购并非资本市场陌生的旋律,但在今年已经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而这种变化趋势在即将到来的2013年可能会演绎得越发热络。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全流通是解决我国控制权市场诸多问题的首要条件,但全流通不能解决控制权市场的所有问题,要警惕全流通后依然存在的股权结构的高度集中所带来的控制权市场失效。因此,还必须要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法制环境,真正实现控制权市场的监督约束功能。  相似文献   

5.
陈骏  方毅 《时代金融》2014,(30):24-25
2007年证监会单独设立了并购重组委员会,对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并购重组进行审核,以应对全流通背景下资本市场的新趋势。本文从并购重组的方式、交易金额、支付手段、交易标的估值水平和行业分布等方面对2013年与2014年上半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经验及趋势。  相似文献   

6.
进入2019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贸易也面临诸多挑战。这使得主要经济体的央行不得不放缓加息缩表的节奏,重新转向相对温和的操作。在此背景下,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都出现了强劲回升,且尤以中国股市的表现抢眼。那么,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亮丽表现之后,随着逆周期调控的深入、经济增长的回稳和对外开放的加速,A股后续投资机会如何?  相似文献   

7.
《证券导刊》2011,(48):20-21
RQFII首批试点机构出炉 华夏等九基金公司入选从相关基金公司获知,证监会于12月21日晚间批出首批RQFII试点机构。易方达、博时、南方、华夏、华安、大成、汇添富、海富通、嘉实等9家基金已接获证监会通知。  相似文献   

8.
陈久红 《证券导刊》2008,(32):75-75
从2005年6月启动股改,至今已过去了三年零二个月了,那么,现在有多少公司A股股票实现全流通股了呢?全流通的进程究竟如何呢?全流通股的估值状态如何呢?对A股全流通进程的跟踪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9.
闫冬 《理财》2014,(9):56-58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优化国资布局,进一步破除行政垄断等,这些目标使得国企改革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投资者可以看到过去半年国企改革在各方面各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和变化,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推进改革的力度和速度来看,可以确定国企改革“改”是大方向,自上而下改革决心十分坚定。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并购市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并购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都有很大变化,其并购方式、融资模式、支付手段及定价机制也与以前有很大不同。本文首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剖析,阐明了其历史地位和缺陷性;其次,分析了股权分置条件下上市公司实施并购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在新《公司法》、《证券法》实施的环境下,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股市的低估,对于长期投资的价值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买入持有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12.
《证券导刊》2013,(38):79-81
随着两市A股的止跌回升,上周五沪深B指亦双双收涨。截至当天收盘,上证B指收报256.47点,涨0.47点,涨幅为0.18%;深证B指收报855.66点,涨1.76点,涨幅为0.21%。  相似文献   

13.
中国资本市场“全流通”时代的到来,给上市公司兼并收购带来了百年机遇。企业并购行为涉及到资本市场多方利益主体,而中小股东居于弱势地位。大股东掠夺现象时有发生。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应完善投资者法律保护制度和替代性投资者保护制度,以构建大股东掠夺的内外部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业绩承诺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支撑着我国A股市场并购重组业务的快速发展。基于我国证券市场,在对业绩承诺的发展历程、实施情况进行简要叙述后,本文深度剖析了现行业绩承诺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全流通格局开启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多元化的时代。在国内研究中,鲜有基于股权分置改革来研究市场时机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行为的影响。因此,本文以外部融资加权平均市账比作为市场时机的代理变量,通过建立T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与分析,发现在股票市场全流通的背景下,市场时机对上市公司并购融资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持续性很短,大约为3年。同时检验结果表明,市场时机、盈利能力对公司债务杠杆的影响在长期内会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16.
以2007—2019年A股并购重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微利、CEO权力对并购评估质量的影响,并考虑产权性质、评估公司声誉及市场化水平异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微利会降低并购评估质量;随着CEO权力的增加,微利上市公司的并购评估质量不断下降;与国有企业相比,CEO权力对微利上市公司并购评估质量的负面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聘用高声誉资产评估公司能够减轻CEO权力对微利上市公司并购评估质量的负面影响;与低市场化水平相比,高市场化水平能够规范CEO行为,降低CEO权力对微利上市公司并购评估质量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蔡秀萍 《福建金融》2002,(11):43-44
目前的证券市场在管理层的一片呵护声中持续低迷,除了其他种种原因外,股份“全流通”手段的反市场经济规则倾向和所反映出的相关认识存在误区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对这种理论倾向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要充分考虑到我国股份制设置与国际通常的设置根本不同这一现实,呼吁应尽快按市场经济的规则去发展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新的股权制衡模型,研究在全流通背景下的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问题,证明:在风险中性和不存在交易成本的条件下.大股东调整股权比例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得控制权,在控制权不发生转移的情况下,制衡型的股权结构是稳定的;在考虑风险和交易成本时,股权结构稳定与否取决于风险和交易成本的大小,较高的交易成本或较大的风险厌恶程度,将阻止控制权的转移,反之则有利于交易的进行;在控制权争夺中,大股东获得控制权的能力与其经营能力和道德水平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发起的海外并购事件为切入点,使用事件研究法评估海外并购的短期绩效,然后利用回归分析寻找其影响因子。研究发现:(1)国企在海外并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此外,目标企业集中于开曼群岛、百慕大、美国和香港。(2)海外并购事件并不会给并购方带来显著的超常收益,反而可能会有负面影响,不过影响较小。(3)民企的累积超常收益率高于国企,说明市场较看好民企的海外并购。  相似文献   

20.
冯磊 《证券导刊》2008,(26):74-75
08年以来,主要航空公司A股股价跌幅超过60%,跌幅远深于股值平均跌幅,估值风险已经明显释放。近期随着国际原油价格走低,航空股表现强于大盘,虽然短期行业弱势格局难改,但长期来看投资机会已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