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师》2016,(9)
外商投资与对外贸易是福建省对外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文章选取GDP作为经济增长指标,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作为经济开放度指标,运用VAR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表明福建省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此,提升引进外资的质量,升级外贸产业,推进区域间合作是福建省对外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湖南经济开放度的空间差异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湘满 《当代财经》2004,(3):118-120
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程度如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经济开放度能较好地刻画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湖南省经济开放度总体水平低,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内部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文章对湖南今后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出几点思考:一是点面结合,形成湖南省开放型经济的整体框架;二是优化投资环境,拓宽外商投资新领域;三是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产业、产品、市场、企业结构,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1995-2008年山东省17地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两种不同的收敛检验法来检验山东经济增长收敛性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17地市经济发展不存在绝时收敛的情况.而在加入外商投资变量后山东各市区经济增长出现较显著的条件收敛性,即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最后,再加入市场开放度这一指标后,市场开放度的系数并不显著,即这一因素对山东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并无显著影响,但各市区经济增长的差距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综上,山东省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条件收敛,要缩小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就要采取措施大力引进外商投资,同时进一步开放市场,发展时外开放型经济.  相似文献   

4.
区域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莉 《现代财经》2006,26(2):51-55
利用1987年-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国内现有研究未能解决的地区间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厦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和通过多变量VAR系统的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度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在各地区的因果关系不一致。其中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是贸易开放的格兰杰原因,而中西部地区则是贸易开放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这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直接关系,中西部地区应该立足于本地区情况,加快贸易结构的优化,形成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5.
区域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西部地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创新发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城市化战略、发展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环境等措施,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因子分析评价法在中国经济开放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较全面地编制出一个衡量我国对外经济开放度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计算我国总体的经济开放度,为我国经济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方法对中国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为基础,分别从实体经济层面的贸易开放度和金融层面的投资开放度来界定我国的经济开放度指标,运用两变量VAR系统方法实证分析1982-2004年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开放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总体经济开放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协整关系;相对而言,经济开放度指标中的商品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影响,而直接投资开放度对经济增长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8.
经济开放度是衡量开放型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包括四个一级指标的开放度度量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指标体系对十四个内陆省份的开放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内陆各省份的开放水平是有差异的,开放型经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基本研究单元,以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为主要的经济开放度衡量指标,分析了我国近20年来经济开放度的空间结构演变,并借助Theil熵来衡量各地区经济开放的不均衡性,较为准确地分析了经济开放和外贸活动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开放水平的不平衡性逐渐加剧,并呈现出在三大区域集聚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人均出口总额、人均实际利用外资、出口依存度、资本依存度等6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35个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将城市划分为4种类型:外向型经济发达城市、外向型经济较发达城市、外向型经济不发达城市、外向型经济最不发达城市。从地域差异来看,中国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很不均衡,东部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大高于中部和西部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