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核0地位已为现代经济发展史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所证明,而区域金融作为纵观金融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由于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日益扩大而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就目前而言,对区域金融问题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相当滞后。从这样的背景出发,本文尝试进行区域金融分析的深层研究,从理论上界定影响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沈丽 《生产力研究》2007,(8):33-35,115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运用金融相关比率衡量的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强相关。因此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必须采取区域金融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金融生态是金融体系功能充分发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一个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地区货币政策传导、资源配置效率、金融稳定发展,而且决定着该地区对经济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并最终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丽 《经济师》2006,(4):16-17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区域金融理论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在空间上的内生作用机制。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进行分析,发现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也是一种密切联系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经济与金融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是区域金融存在的基本理论前提,而且是地域广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的我国,认识区域金融存在的客观性、合理性,进而构建差异性区域金融结构的基本依据。本文从历史发展和逻辑分析的角度,以广义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辩证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具体阐述了区域金融存在的三大客观基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人们金融意识的区域差异和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区域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一一中观金融学的相关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进展与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背后,研究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快速持续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已成为焦点问题。因而,要研究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然涉及区域经济增长的条件和相应的动力机制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研究影响资本形成、配置、产出效率的金融体系与金融机制。因此,在中国经济区域化特征日益加深的形势下,运用金融发展理论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层面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本形成模式与金融特点,更准确地把握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的基本现实,理清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脉络关系与政策含义,无疑对寻找缩小区域差距的金融对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支持对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中国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举措,直接影响金融支持的方式和效率。本文回顾了中国金融支持区域发展政策的演变,指出中国金融支持的趋势和特点、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观念转变、科学规划、系统推进、差异服务四个方面提高主体功能区规划下金融支持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关注金融空间分布和区域要素差异条件下,如何保证地区最优增长等一系列新的现实问题凸显。因而,研究金融市场的地区空间分布、金融资源的区域差异、宏观政策的非对称性和要素空间流动的微观作用机制,成为金融学研究的重点并逐渐形成新的热点研究领域——区域金融。该理论可为深化我国金融改革,健全金融市场结构提供理论基石,因此本文试图将区域金融概念和理论框架进行梳理,通过总结区域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和形成的脉络,进而为我国金融改革提供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9.
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以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发展尤为迅速.但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以资源和环境的牺牲为代价,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发展动力.本文首先掌握了金融资源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接着调查并了解了江浙沪二省一市金融资源集聚与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随后研究了金融资源集聚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并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江浙沪地区金融资源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江浙沪地区金融资源集聚促进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何运信 《经济地理》2008,28(6):968-972
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考察: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及其差异的测度方法;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动态特征与构成;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政策。在此基础上,从金融地理学和新金融发展理论视角,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理论上全面透彻分析了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运用组织智力资本理论将区域智力资本划分为三个要素(区域人力资本、区域关系资本和区域结构资本),并分别从三个方面逯一分析研究了它们各自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从而诠释了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依赖关系。通过研究认为,区域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区域关系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双向作用关系,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结构资本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互为因果、共同进化的“互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区域协调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这两个维度,把区域协调机制分为四种典型类型,即中央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京津冀为例、省内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广东省为例、省际市场主导-地方参与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长三角为例、省际地级市间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协调机制—以黄河金三角为例。四种区域不同的经济、地理位置、文化等情况,决定了其内部不同行政区间以及与中央政府间具有不同的府际关系,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协调机制。同时文章试图通过从府际关系的视角对区域协调机制的四种典型类型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为我国其他区域的协调发展在理论上与实践上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Studies of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as driving force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fer a myriad of approaches. Here, questions asked, methods used and answers given are manifold. In our overview, we cover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is research area. Moreover, we explore the question as to the extent to which approaches in this research area compete with or complement one another. It turns out that the various studies are much more complementary than competitive. However, there is still much ground to be covered before we fully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underlying the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leading to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growth.JEL Classification: R11, O32, O33, O18 Correspondence to: Claudia WerkerThis Special Issue is the outcome of the workshop on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in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Regional Growth in a Global Environment held at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 Netherlands, July 10 th until 12 th , 2003. Financial support by the Dutch research council (NWO), the Centre for Economic Research (CfER) of the Open University Milton Keynes (UK) as well as by Eindhoven Center for Innovation Studies (ECIS, The Netherlands) is gratefully acknowledged; as is the organizational support by ECIS. We are grateful for helpful comments by Ron Boschma and Joachim Schwerin. Moreover, we would like to thank Uwe Cantner for his kind support in making this Special Issue happen. Naturally, the usual disclaimer applies.  相似文献   

14.
冷志明 《现代财经》2005,25(9):72-76
我国当前地区贸易的发展格局可划分为四类地区,即高度开放地区、中度开放地区、自我循环比率高地区和其他地区。各省区间经济联系比较弱、自成体系,还远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地区本位是我国当前地区贸易发展的根本障碍。发展我国地区贸易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政府行为,加强国内统一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开放产权市场,鼓励跨区兼并等。  相似文献   

15.
以河南省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总产值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力最大,应进一步提升并整合物流功能,建设并完善区域物流网络,以经济发展拉动区域物流需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创新引导,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区域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存在。针对这一问题,建立面板聚类模型,以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标准,将我国内地31个省区划分为3类,并深入分析了3类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我国创新能力领先区域与追随区域创新能力较高,并呈现出不同的创新发展路径;创新能力后进区域在促进创新能力提升时不能盲目模仿,应根据区域创新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创新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泰尔指数将地区经济差距和投资差距量化,并对两者之间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投资分布的不均衡程度大于地区经济的不均衡,而且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具有极为相似的变动趋势,到90年代后期则出现背离.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人力资本等带来的投资效率提高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区经济差距是投资数量与效率的地区差距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国防支出对区域经济影响的主要分析工具之一是投入产出分析技术。本文在RIMS Ⅱ(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ing System,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化系统)基础上,讨论了区域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乘数模型:产出乘数、就业乘数和收入乘数。将乘数模型应用于国防支出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我们发现,国防支出通过驻地军事基地和装备采购支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由于国防支出由中央政府支付,经济区域内国防支出的流入意味着为区域经济注入了必要的生产发展资金,推动经济区域内循环往复的生产、消费、税收和就业。同时,不同类型的国防支出流入在区域经济内发挥的经济效应是不同的。以生产武器装备,承接国防合同为主而流入大量国防采购资金、国防R&D资金的地区,显然要比经济区内单纯驻有军事基地的地区有更高的乘数效应,国防支出对区域经济的产出、收入和就业的经济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根据社会燃烧理论,区域创新系统助燃剂是区域创新系统衰退的催化剂,其直观反映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心理水平。基于社会燃烧理论设计了区域创新系统心理水平测度指标,依据基尼系数构建了系统心理水平测度模型。运用该模型测度了2014年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系统心理水平,并将其划分为心理水平良好区、稳定区和劣化区。研究结果表明:RIS心理水平值存在且不同区域心理水平值不尽相同;RIS心理水平值越低,对RIS衰退的催化作用越强;不同的RIS发展阶段引起心理水平变化的原因不同。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提升区域心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地区投资分布的不均衡程度大于地区经济的不均衡,而且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具有极为相似的变动趋势,到90年代后期则出现背离。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人力资本等带来的投资效率提高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区经济差距成为地区投资数量与效率差距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