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俊涛 《魅力中国》2014,(19):117-117
在戏曲团体多年来从事一种职业——戏曲演奏。大家非常熟悉这个职业,戏曲与时俱进,特别是河南豫剧在传承发展中不断创新。不同风格流派和音乐的变化更让人们体会和感受到戏曲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我作为一名在戏曲乐队磨练出来的乐手,一直在戏曲乐队担任唢呐的演奏,从陌生的旋律到熟悉的韵律,从枯燥的梆子戏曲曲牌,慢慢了解到戏曲音乐的潜质,在每出戏曲音乐中核心重点段落的唢呐演奏在感染我,使我不得不停下来用心去感受优美或悲沧的故事,在演奏中去发挥特有的的能量,从而使唢呐在戏曲演奏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特性。唢呐属于高中低音乐器,它起到用声音抒发情感的作用,同时还要单独演奏戏曲的特色音乐,一部戏曲在舞台呈现出来的是整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唢呐也归位其悲喜,欢乐,都要依靠每个演奏员去仔细推敲。  相似文献   

2.
李让杰 《魅力中国》2014,(15):99-99
打击乐是我国戏曲艺术独有的一种乐器产物,是戏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四种不同的乐器组成:大锣、小锣、手钗、鼓板(板鼓)。它们组合到一起,演奏出多种多样的锣鼓点,在伴随的每一出戏的演出中,其作用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如缺任何一个,就必然影响演奏效果,就失去了我国戏曲的特点与特色了。  相似文献   

3.
管鑫 《魅力中国》2014,(23):88-88
前言:小提琴(Violin)(旧译梵婀玲)属于弓弦乐器,是现代管弦乐团弦乐组中最重要的乐器。作为现代管弦乐器中最具份量的乐器,其辉煌的声音、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和丰富、广泛的表现力使之被赞誉为乐器中的女王。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孩子开始他们的小提琴学习生涯;每年也都不乏十年寒窗,苦练成才的小提琴手加入演奏,教学的队伍。在他们的演艺或教学道路上或多或少总会有机会与更多的乐手一起合作。很多小提琴手自己练琴或演奏时,相对容易的多,与人合作就有些困难了,总觉得格格不入,自己的技术水平发挥不出来。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融入乐团,更好的在乐团中发挥自己的能量呢?作为河南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演奏员,我以我在乐团中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和众多国内外一流的音乐家合作的经历,简单聊一聊,在乐团中,小提琴演奏家的一些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4.
田金鹏 《魅力中国》2013,(19):124-124
戏剧,我国传统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豫剧是这朵奇葩的花蕊。大锣作为豫剧乐队的主要伴奏乐器,其伴奏艺术和演奏技巧非常重要。我是一名大锣演奏员,自戏校开始就学习和从事大锣演奏,近十几年的伴奏经历,打过传统文武戏、新编创作戏,现将我的经验和心得说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景亮 《魅力中国》2013,(29):191-191
在谈及如何训练好长号演奏基本功的时候,必然会涉及到长号的发音、音准、节奏与技术等一些问题。长号的音色比较明亮、有力,能够迭到特强的顶极,也能够控制在倍弱的暗点,这种大幅度的力度变化是任何乐器都无法比拟的。由于长号的性能所决定在演奏时气息消耗量非常大,如果呼吸肌能掌握不好,就会出现呼吸无力、气息松散、声音疲劳、无表现力等现象,这说明呼吸对于长号演奏是何等的重要。因此说,呼吸可谓长号演奏中最重要的基本功。此外,长音、节奏、听觉这几方面也是长号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这几方面基本功训练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其今后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元会 《新西部(上)》2009,(11):142-142,139
萨克斯管属于变调乐器,吹奏主要取决于乐器的质量、状态和演奏者的方法,其学习要狠抓基本功,讲求科学的方法,重视长音练习和音阶练习,稳步提高演奏水平。  相似文献   

7.
唢呐:俗称"喇叭",是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其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今天记者采访的主人公就是国家一级演奏员,享誉海内外的唢呐王——郝玉岐。  相似文献   

8.
郭丽 《魅力中国》2010,(25):120-120
以情感的概念,论述了演奏员情感与乐曲演奏的关系。指出了情感运用对于表现乐曲主题与风格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论述了情感运用对于乐曲演奏技巧中的作用,指出演奏员正确地情感运用可以帮助演奏员准确把握节奏、节拍与演奏速度,有助于把握演奏中的发音与音准,提升乐曲演奏技巧的表现力。提出了如何正确把握和运用乐曲演奏中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也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戏曲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融合唱、念、做、打各种艺术手段,为本眼故事,为塑造人物服务.早在汉代百戏中就有<东海黄公>的节目,通过无数和杂技,表演简单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戏曲表演艺术,的确是一个细致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戏曲是一种以文学、舞蹈、音乐、美术高度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要想把这种艺术通过演员集中地而又生活真实地展现在舞台上,并能深深地吸引观众、打动观众,实属一件不容易的事.作为戏曲演员首先要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练就一身过硬的基本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唱、做、念、打".练好这四项基本功是对戏曲演员最根本的要求,也是当一名戏曲演员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单就其"基本"二字来看,足见它的重要性.只有打牢基础,功夫扎实,才能在舞台上运用自如,洒脱自然.  相似文献   

11.
钟啸隆 《魅力中国》2014,(21):90-9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二胡做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优秀代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日益显现耀眼的光芒,成为中外皆知的民族传统乐器,受到了音乐爱好者和青少年的青睐。但由于二胡音准难把握、演奏技巧高、难度较大等特点,很多二胡学习者望而却步。做为一名专业的二胡演奏员,笔者结合多年的学习、演奏经历,针对二胡演奏的人门与提高,谈一些经验和技巧,以期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张廷营 《魅力中国》2013,(10):81-81
唢呐是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中国民族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刚柔相济,善于演奏高亢明亮,热烈欢快的旋律,亦能抒发悲凄哀怨、悔恨伤感的情怀。据考证,唢呐从金元时期传人中原,后广泛流行于民间,婚丧喜庆,歌舞戏曲无处不有,明代后期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用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音乐,早期的豫剧伴奏乐队曾有“一鼓二锣三弦手,梆子手钹共八口”的说法,唢呐是主弦八角月琴的兼职乐器,直至20世纪30年代豫剧引进了板胡,唢呐则由板胡来兼代,  相似文献   

13.
曲剧传统的乐队伴奏往往和大本嗓相适应、相配合、相一致,以增强乐队在伴奏时的力度.演员们一味放开嗓子喊,曲胡也跟着拼命地拉,管弦乐队和打击乐也毫不示弱地猛劲吹打,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演奏习惯.就乐队而言,只片面地注重了演奏力度和渲染气氛的强度,而忽视了表达戏曲的细腻婉转、意境的描述、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演奏技巧的全面展示.为什么曲剧曲胡的演奏基本都用中弓部位,而且大部分弓法处理是一音一弓呢?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弓最有力,一音一弓发音力度最强.  相似文献   

14.
李自伟 《魅力中国》2009,(20):188-188
大提琴是近代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在管弦乐曲中大提琴声部经常演奏旋律性很强的乐句,也与低音乐器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它还是甚为人们喜爱的独奏乐器。作为独奏乐器来说,它的地位仅次于钢琴与小提琴。然而,大提琴在戏曲音乐中也同样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新艳 《魅力中国》2013,(13):85-85
古筝是我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它即能表现抒情的曲调,又能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它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演奏者通过音乐表演,把音乐作品展示给听众。演奏者既是乐曲的表现者,又是乐曲的二度创作者。演奏水平的高低是乐曲能否得到听众认同的关键。通常来讲,不管何种乐器,衡量其演奏水平往往要看演奏者的技巧、乐感、风格三个基本要点。在古筝演奏中能否把握和运用好技巧、乐感、风格三个要点,对于表现筝曲的内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康传广 《魅力中国》2013,(16):92-92
俗话说:“一台锣鼓半台戏.”可见戏曲的打击乐在整个戏曲表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往往一线贯穿到底,紧扣剧情的发展,左右剧情的节奏.制造出不同的气氛.打击乐是戏曲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司鼓、大锣、手钗、小锣、堂鼓、定音鼓,对于这些主要乐器需要四五位专业人士来互相融合演奏,才能在戏曲伴奏中起到重要作用,它对烘托戏曲气氛,刻画人物性格,丰富剧本内容,以及节奏的变化等都起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钟啸隆 《魅力中国》2014,(21):89-89
人们知道唱歌要讲究发声,自然,演奏乐器、拉二胡也要讲究发音。唱歌的人没有正确的发声方法、拉二胡的人没有正确的演奏(发音)方法,就不可能演唱或演奏出优美动听的、纯净的乐音。  相似文献   

18.
崔巧云 《魅力中国》2014,(17):70-70
中国戏曲是一门综舍性艺术.它历史渊源,内涵博大,它以一种雅俗共赏的形式深植人心。它是集音乐、歌舞、表演等各种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于一身,在舞台上展现的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特殊艺术手段,也是戏曲演员必备的基本功。掌握基本功夫,实际上就是要掌握戏曲表演艺术上的全部表演能力和表现手段。作为一名优秀的戏曲演员.必须要具备扎实和娴熟的的基本功,才能塑造鲜活的舞台人物.来感染听众。  相似文献   

19.
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也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戏曲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融合唱、念、做、打各种艺术手段,为本眼故事,为塑造人物服务.旱在汉代百戏中就有<东海黄公>的节目,通过无数和杂技,表演简单的故事.唐代盛行歌舞,以载歌载舞著称.宋杂剧演出分"艳段"、"正杂剧"、"杂扮"三部分,把歌舞、戏剧、杂耍集于一台,起相互影响和融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钟敏 《魅力中国》2013,(11):74-74
大阮属弹拨弦鸣乐器,是我国最古老的抱弹式弹拨乐器之一。阮乐艺术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源自秦汉,兴于魏晋,盛于唐宋,衰落于明清,再复兴于当代。建国初期,阮只在乐队中作为内声部乐器使用,其作用只是一种伴奏乐器。后经张子锐、宁勇等广大音乐工作者的努力,对其进行了改革,使之除了应用于歌舞、戏曲、曲艺伴奏之外,还能够应用于乐曲的独奏、重奏与协奏,并且在民族管弦乐队中担任重要声部;同时,新研制的系列阮又可以独立组成富有特色的“阮族乐队”,从而使阮乐艺术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和发展空间。音质及音色变化是器乐演奏中表现音乐内容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同样,在阮的演奏中,如何才能取得较理想的音质和丰富的音色,是每一位习阮者必须着重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