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将马来酸酐与聚乙烯进行反应,红外光谱显示马来酸酐接枝到聚乙烯分子链上,然后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处理氢氧化铝表面,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处理的氢氧化铝与聚乙烯熔融混合后,考察流变、力学、阻燃性能及微观形态变化。结果显示,采用适量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对氢氧化铝进行表面处理,可以改善体系混炼过程的熔体流动性,增强力学性能,但氧指数无显著变化;SEM测试显示氢氧化铝在聚乙烯基相中达到了更好的分散。  相似文献   

2.
N-取代马来酰亚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耐热有机单体,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耐热改性。但由于马来酸酐具有易于水反应,不能采用悬浮法和乳液法共聚,因而限制了马来酸酐的应用。人们转而寻求一种既能克服马来酸酐缺点,又能继承它优点的物质-其衍生物N-取代马来酰亚胺,并使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型单体。  相似文献   

3.
顺丁烯二酸酐(MA)简称顺酐,又名马来酸酐、失水苹果酸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苯酐和醋酐的第三大酸酐,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用于农药、医药、涂料、油墨、润滑油添加剂、造纸化学品、纺织品整  相似文献   

4.
选择和使用火花塞有一定的讲究。火花塞安装在气缸上,工作时火花塞温度很高,正常的工作温度应在5 0 0~75 0℃,俗称“自净温度”,这个温度可把落在其上的油滴燃烧干净,避免积炭的产生。火花塞分热型、中热型、冷型三种,不同车辆应选用不同型号的火花塞。在火花塞绝缘体上印有阿拉伯数字(通常在第二位上) ,这些数字表示火花塞的“热值”,数值越小,火花塞耐热温度越高。数值越大,火花塞的耐热温度越低。1、2、3表示热型火花塞,4、5、6表示中热型,7以上表示冷型火花塞。热型火花塞,其裙部(火花塞绝缘体以下金属部分)长,受热面积大,温度高,适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寻找纺织业无甲醛抗皱整理剂已成为织物整理的热点,而以1,2,3,4-丁烷四羧酸(BTCA)为代表的多元羧酸类整理剂是国内研究较多的项目。但BTCA价格昂贵,阻碍了工业化进程。近来,长春工业大学采用了与BTCA结构相似的马来酸酐作为抗皱整理剂,同时加入纳米氧化硅作为催化剂取得了良好的抗皱效果。马来酸酐本身不能和纤维交联,但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自身聚合,且与其它单体共聚,或与纤维上的-OH和-NH交联,可作为有效的防皱整理剂。具体方法是将已经氯化防缩处理的薄型毛织物剪成所需的形状,然后浸轧,使工作液均匀分布在布面上,用小烘箱…  相似文献   

6.
环氧琥珀酸是良好的交联剂,并可作为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和水处理剂的原料等。环氧琥珀酸的合成通常采用马来酸酐直接催化环氧化法。该合成工艺的反应体系中,产物环氧琥珀酸不是很稳定的,在催化剂存在下可进一步发生水解,生成副产物酒石酸。现介绍以马来酸酐为原料,钨酸钠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合成环氧琥珀酸的合成工艺,该工艺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活化温度为31℃的3种含隐色染料基的热致变色油墨的色度学特性。这3种油墨具有相似的颜料粒径分布和同等厚度且对氧等离子体腐蚀相对稳定的微胶囊壳。油墨颜色与温度、引起颜色滞后的样品热史两个因素有关。比较脱色和着色过程,在CIELAB色空间中所观测的滞后环面积决定了样品上色差的大小。同一样品所能达到的最大色差是由样品不同的热史和温度决定。4个特征温度描述了引起颜色滞后的2个化学反应。当冷却到低于活化温度时,脱色状态的稳定性超过10h。热致变色效应的可逆性随着最高加热温度约呈线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聚酸酐材料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材料,它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将药物带入人体,并且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可自身在人体内降解为对人体无害的二元酸。对医用聚酸酐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其合成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马来酸酐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引发剂、分散剂、溶剂配比、单体配比、温度等对微球的影响,并且简单介绍了微球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INEOS技术公司已经开发出一种可用于流动床和固定床的改进型马来酸酐(MA)催化剂。该公司称,采用丁烷生产MA的工业化试生产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另外,与以前相比,改进型催化剂可使反应器操作温度大大降低。所有这些改进都将大人降低马来酸酐的生产成本,并延长固定床催化剂的寿命。该公司认为,产量的增加将取决于客户所采用反应器的操作条件。但公司在试生产中采用该催化剂,使产量提高达10%。使用该催化剂,可显著降低操作温度,从300V降至IOOV。而且,新型催化剂还适用于那些希望采用丁烷为原料生产MA的厂家。  相似文献   

11.
稠油热采(蒸汽吞吐)井工程分析设计软件是面向采用热力开采的稠油井,进行各工艺过程参数优化设计的软件,包括蒸汽吞吐井产能预测、注蒸汽工艺参数确定,井筒降粘方式的优选、稠油井生产方式(自喷、机采)的优化设计、井眼轨迹和生产管柱绘制等功能.该软件即可用来进行热采井生产工程分析设计,也可满足热采工程方案编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富马酸二甲酯目前合成工艺存在着生产成本高,设备腐蚀严重,三废处理困难,酯化率低的缺点。现介绍精馏分水一锅法合成工艺,该工艺采用马来酸酐和甲醇为原料,盐酸/磷酸作复合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国内外纯苯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的主要用途是生产乙苯/苯乙烯,其次是制异丙苯/苯酚,再其次是制环己烷、氯苯/硝基苯和烷基苯。苯还用来制马来酸酐,并作为化学中间体制蒽醌、对苯二酚、六氯苯、苯磺酸和应用于制药、染料、杀虫剂和塑料的其他产品。  相似文献   

14.
基于换热器性能的现场检测,对换热器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换热器的能量利用、换热系数和换热能力利用情况,指出了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利用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对换热器的热经济性评价,计算了换热器的主要经济指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热炉耗用的原油燃料价格越高,联合站用热技术改造项目获得的经济效益越大,结论指出本次热经济性评价表明该项目的技术改造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5.
铀、钚同位素的丰度测量结果可以为核科学发展和稀缺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电离发射规律对丰度测量准确度具有决定性影响。采用热电离质谱法(TIMS),通过控制样品带、电离带电流和涂样量,对铀、钚的各同位素的电离发射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当电离带电流及涂样量一致时,随着样品带电流的增加,铀同位素(234U、235U、236U和238U)和钚同位素(238Pu、239Pu、240Pu、241Pu、242Pu)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质量分馏效应,当样品从样品带蒸发电离时,质量数小的同位素的比重比质量数大的同位素大。当涂样量较少时,235U/238U在TIMS同位素分析中表现出更高的精密度。在涂样量为3~5μg、稳定时间为25~30 min、电信号为(1.2~2)×10-11 A的条件下进行测量,239Pu、<...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以上海市某地块石油烃(TPH)和多环芳烃(PAHs)有机污染土壤为例,采用目前修复工程中常用的碱活化过硫酸钠和热脱附技术,分别对TPH和PAHs污染土壤开展修复模拟试验,根据污染去除效果确定了该氧化剂对不同浓度污染土壤的投加量和热脱附温度。在碱活化过硫酸钠体系中,针对低浓度的TPH和PAHs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时,投加1.0%的氧化药剂即可达到修复目标;对于高浓度的TPH和PAHs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时,投加3.0%的氧化药剂无法达到修复目标。随着药剂投加量的增加,目标污染物的去除率增幅减弱,大量地使用化学药剂修复经济性差且效果有限。采用热脱附技术,在脱附温度为300℃且持续加热1 h的条件下,即可将低浓度TPH和PAHs修复至达到目标值;而对于高浓度污染土,需将温度提升至500℃才可达到修复目标。脱附温度越高,目标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越好,且其去除效果不受污染物浓度高低的限制。对于受污染土壤的治理应综合考虑经济、时间以及二次污染等因素来确定其适用的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含有热稳定剂的热稳定绝缘纸进行加速老化制备出不同氮含量的热稳定绝缘纸,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热稳定绝缘纸中氮含量的预测模型,并用验证集样品对该预测模型进行验证,验证集相关系数RP大于0.9,RMSEP为2.135 6。研究表明,该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较好地检测热稳定绝缘纸中氮的含量,对于稳定绝缘纸老化寿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传统热煨弯管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改变工艺流程和革新配套装备,有效提高了热煨弯管的生产效率,该工艺对于小口径(DN400)以下、不需要热处理的热煨弯管特别有效,对于有效缩短长输管道建设周期、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款全新的激光差示扫描量热仪装置。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所测得的最高温度为1500℃,不能满足现在的科研需求。本仪器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法,结合激光加使样品达到3000℃,取消了实物参比,转而用激光光源的理论升温温度作为参比物的温度,采用同轴测温测得的样品实际温度,两个温度值做差值,得到差热曲线,设计出新型的激光差示扫描量热仪。  相似文献   

20.
热分析(TA)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工具,在具体的应用中是针对热力学参数或物理参数随着温度的变化关系而执行的策略,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热分析功能,现有的应用中将其视为工具的性质更加普遍。本文以下采取这一理念展开对ANSYS有限元软件的研究,阐述其基本原理、方法在热分析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