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郭胜 《改革与战略》2005,(3):106-107
实践决定认识。旅游学科的概念应随着旅游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但在现行的《旅游经济学》中对一些概念的理解明显滞后于旅游实践的发展,如关于旅游形成的前提、旅游活动的涵义、旅游供给和供给弹性等。应该结合旅游实践新的发展,给滞后于旅游实践发展的概念以新的解释或理解,以便使旅游的概念正确反映旅游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张宇 《湖北经济管理》2013,(23):106-108
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健全的旅游公共服务是重要的基础条件,而旅游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则是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旅游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数量。本文通过对现有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比较,并结合张家界旅游公共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措施建议,以期为张家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旅游供给侧改革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015年贵州省旅游业创收3512.82亿元,GDP贡献率达到49.29%,支柱产业作用突出。但贵州旅游供给侧在理念、制度、产品、公共服务、人才等方面与旅游需求不匹配,应从"全域旅游"助推旅游发展理念转变、制度创新促进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旅游+"优化旅游产品供给结构、"智慧旅游"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软实力、培养创新人才等实施旅游供给侧改革,实现贵州旅游业井喷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旅游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旅游的需求越发趋于个性化.露营旅游因具备自由性、随意性、休闲性、特色性逐渐成为旅游者"新宠".本文从旅游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出发,对露营旅游的发展作进一步的分析探讨,梳理与阐述了旅游供给侧与露营旅游概念,概述了国内外露营旅游发展现状,剖析了我国露营旅游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露营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提升策略,以期为露营旅游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河南旅游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重大成绩,但同时在供给侧也存在供给不足、供需错位、供给抑制、供给滞后等诸多问题.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未来河南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主旋律.河南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应重点关注顶层设计、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以改革来推动河南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使河南完成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6.
为测量各省文化旅游供给能力,构建了以资源、市场、设施、服务、社会发展水平五个维度40个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北京、江苏、贵州、陕西等十省的文化旅游供给能力,得出陕西省的文化旅游供给能力排在第八,在资源、市场、设施配置和服务水平方面的供给能力都较弱,社会发展水平也一般,没有竞争优势。针对研究结果,从这五个方面提出提升陕西省文化旅游供给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重庆市长寿区旅游业发展为例,分析了其区位优势和发展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做好寿文化这篇大文章;增加旅游产品供给,补齐旅游产业发展短板;整合旅游功能平台,提升旅游开发管理水平;发展"互联网+旅游",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相似文献   

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用改革的办法对错配的供需结构和扭曲的要素配置进行矫正,根据需求结构变化及时优化供给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长期均衡发展。阳江作为滨海旅游城市,应抓住机遇,深化养老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养老旅游产业的供给结构,合理配置养老旅游资源,扩大养老旅游服务的有效供给,推进养老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化旅游消费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消费形式更趋差异化.但是,当前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方面依然存在产品形式雷同、产品内容单一、产品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将对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和国民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实现文化旅游供给侧改革的路径可以有:创意农业、工业旅游、节庆旅游、影视旅游、特色演艺、特色产业、博物馆旅游、阅读之旅等.文化旅游供给侧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尊重文化的价值和规律.二是注意活态保护和现代文明的冲突.三是要深度开发避免过度开发.四是正确处理规划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大众旅游进入常态化的阶段,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着诸多的发展瓶颈,原有的红色旅游资源供给同质化现象严重,红色旅游对游客的综合吸引力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滞后于旅游发展的需要,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归根究底是红色旅游业供需矛盾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积极推进红色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文章在大多旅游发展背景下,结合河南省红色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改革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目前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但人才供给不足却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旅游人才短缺已成为了全球课题。文章以此为出发点,从政府层面、行业与企业、学校与培训机构、从业人员与毕业生及社会与大众层面分析旅游人才供给不足中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解决此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共享经济模式的日益渗透,旅游共享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新时代共享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但是供需不匹配一直是困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难题,旅游业也不例外。针对此,文章通过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和银川市滨河新区两个基于共享经济背景下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案例分析,指出未来发展旅游产业仍需以共享经济和旅游业供给侧改革为基础,深入打造旅游共享平台、积极倡导共享消费理念、推进共享旅游试点建设,以期实现共享经济下旅游产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旅游业态创新是实现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辽宁省应认识到旅游业态创新的必要性,正视发展中的制约要素,努力优化业态结构、强化基础设施、深化制度创新和人才培养、扶持旅游企业的发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以此来推进辽宁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湘西傩文化旅游产品具有巨大的潜在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吸引能力。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傩文化旅游产品潜在的供给能力,已逐步转化为现实的供给能力。主要经验在于:政府高度重视,上下形成共识、开发形式多样化、经济运作体制民营化、依托景区景点进行市场开发。  相似文献   

15.
张文敏 《特区经济》2005,(8):197-198
奖励旅游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法宝,目的在于协助企业达到特定的企业目标,并对于达到该目标的参与人员给予一个非比寻常的旅游假期以作为奖励。同时,它也包括各大公司安排以旅游为手段,以开发市场作为最终目的的客户邀请团。在国外,奖励旅游发展已比较成熟,目前,美国已有50%的公司采用该方法来奖励员工,在英国,商业组织的奖励资金中,有2/5是以奖励旅游的方式支付给职工的。在法国和德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新疆全域旅游、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和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的全面推进,旅游业的从业者数量规模、质量和层次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而新疆高职旅游教育对人才培养存在产教融合体制机制不完善、培养的旅游人才与地方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本文从地方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等三个方面提出完善政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强化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和意识等建议,探讨了新疆旅游人才培育供给与地方经济需求之间相适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供给主导型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增大有效供给理应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点选择。中国目前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现象只是问题的表象,而问题的实质却是无效供给过剩,有效供给不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重视突破供给瓶颈,采取相应的突破方略。  相似文献   

18.
钱虹  高尧  杨阳  辛一 《科技和产业》2022,22(5):262-265
政府在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承担搭建创新环境的角色,财政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对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重要影响。通过对比陕西省创新发展指标在全国排名的差异性指出陕西省创新发展中瓶颈所在。基于陕西省面板数据分析财政科技资源供给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明晰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针对陕西省科技发展阶段需求,从建立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的供给保障机制、采用多元化的精准供给模式、搭建财政科技资源供给监督评价体系3个方面提出完善陕西省财政科技资源供给路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旅游公共服务国内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公共服务发展问题是当今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文献,对旅游公共服务内涵、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等问题的研究历程、研究内容和研究不足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进一步指出,未来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应体现三个方面的特征,包括将对旅游公共服务基本内涵的研究与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结合起来;将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对旅游公共服务保障的研究结合起来;将对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研究与对旅游公共服务评价的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和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内蒙古文化旅游消费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文化旅游业总体上还处于有效供给相对不足的状态.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顺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文化旅游的向往这个新期待,持续推进文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推动内蒙古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