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零售商市场势力纵向关系研究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零售商的市场势力和制造商产品的多样化呈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了纵向市场结构由上游垄断一下游竞争向上游竞争一下游垄断的方向演变。零售商的抗衡力量和对上游的纵向约束是其在纵向结构中权力变动的重要表现。这种纵向关系分为非线性定价下的纵向约束和排他性合约下的纵向约束两个部分,从零售商市场势力的视角对制造商一零售商纵向关系进行系统综述,可为我国零售业的反垄断政策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构建外商企业在华投资分布的微观决策模型,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新型指标——市场获得,并实证测算了我国省份层面的多层次市场空间;我国阶梯型市场获得的区域分布在近20年内并没有收敛趋势;利用1990~2007期间样本实证考察了新形势下外资企业在华布局的动因,发现中间品和最终品市场获得分别促动了"要素需求型"和"产品销售型"两类外商企业的进入;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因素也不容忽视,尤其"国民待遇"的公平性部分抑制了外资进入的积极性。生产率高的区域也为外资所亲睐,外资投资升级是面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技术溢出是FDI影响东道国企业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而技术溢出效应的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利用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对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制约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引入与内资企业技术差距较大的外资,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加大R&D的投入额有利于技术溢出;独资化企业不利于当地企业获得在华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开放度与溢出效果不成正相关关系,外资政策的制定不应一味强调引入外资的数量。  相似文献   

4.
外资并购产生垄断的问题为学界所关注,许多文献认为外资并购会导致垄断,并造成消费者福利损失。本文在不同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建立外资并购模型,得出在一定条件下,外资并购并不会导致市场垄断,而且消费者福利也不会降低甚至会改善。模型结论对我国政府制定外资并购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纵向市场结构与买方抗衡势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重新界定双重垄断、双边垄断、双侧垄断等不同类型的纵向市场结构,考察当存在双边垄断的时候,在双侧垄断与单侧垄断竞争格局下零售商买方垄断势力日益增长的福利后果有何不同。研究发现,在双侧垄断情形下,从消费者福利角度考虑,纵向一体化结果优于纵向分离结果,而在单侧垄断的情形下,纵向分离结果则反过来优于纵向一体化结果,因此单侧垄断(或者说单侧竞争)的纵向市场结构有效地克服了双重加价问题,此时买方抗衡势力假说有一定的说服力。考虑到跨期因素,这一结论尤为可信。  相似文献   

6.
地区行政垄断与我国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1998~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悖论"。我们发现:我国的外资企业的出口存在明显的"生产率悖论",即外资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这与新新贸易理论的结论恰好相反。而内资企业的出口行为则符合新新贸易理论的理论预测。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地方行政垄断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角度,对这一悖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性行政垄断对我国外资企业的诸多限制及政策引导,扭曲了企业的出口行为,是形成"生产率悖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在Copeland and Taylor一般均衡理论框架引入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考察了外资进入对东道国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资进入的环境影响取决于东道国的环境管理政策类型、外资企业的部门流向与产业分布,以及东道国本土企业的治污技术学习能力。具体而言,外资进入东道国污染密集型部门时必然会带来污染排放的增加;当外资进入清洁型部门时,在环境政策外生时东道国污染变化是不确定的,在环境政策内生时污染排放则保持不变。本文研究也表明外资企业的治污技术外溢效应的重要性,发现外资进入带来了更为先进的治污技术、内资企业的治污技术学习效应都有利于抑制东道国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8.
对垄断问题的分析以及对垄断势力的测度是产业组织理论一个非常关心的问题,以经济分析为基础,测度垄断造成的福利损失对反垄断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很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方法主要关注确定条件下垄断势力的测度问题,然而事实上,现实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决策者的选择行为存在风险,因此,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垄断势力进行测度成为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工业部门上游产能过剩和下游的经济不振是现阶段中国经济不景气的重要表征。基于中国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探究了上游产能过剩与下游企业绩效的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上游因产能过剩可能带来的纵向钳制效应和横向竞争效应。研究发现上游产能过剩抑制了下游企业绩效,此抑制影响可能是上游行业集中度提升或垄断而产生的纵向钳制效应和诱发下游竞争加剧而产生的横向竞争效应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下游具有买方势力的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大型企业基本不受上游产能过剩的影响,反而能从中受益;但上游产能过剩对买方势力较弱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影响显著。同时,下游出口企业所受影响低于内销企业,其选择出口的行为有利于缓解上游产能过剩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零售商买方势力定义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斯塔克伯格的市场结构为背景对零售商买方势力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并依据买方势力的行使方式进一步区分出买方垄断势力和买方谈判势力,由此导出研究零售商买方势力的两条路径,最后提出这种界定的反垄断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规制机构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经济规制是否有效”这一问题,深入地分析了政府经济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俘虏理论、经济理论、完全可竞争性理论、有效竞争理论、新规制经济学在这一问题上的主要观点,考察了发达国家经济规制的历史与发展趋势,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对自然垄断性行业进行经济规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虽然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仍不容乐观。从产业组织政策方面来看,影响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产业组织政策目标和手段单一、解决垄断与有效竞争的政策措施不当、未能为产业组织运作提供有效的制度政策指导等。要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提升产业组织政策的地位,完善产业组织政策目标体系,规制垄断行为以维护有效竞争,实施有效的中小企业政策以及深化企业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面临两种方式跨国并购或新建投资。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将对东道国竞争政策的制定以及国际间政策的协调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对这一近乎空白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个东道国政府和跨国公司在投资方式选择中的利益和矛盾的分析模型,模型分析的政策含义是东道国政府在针对跨国公司进入制定政策时,要综合考虑跨国公司进入方式对市场竞争影响和对重要资源转移的影响,以获得外资进入所带来的最大化净收益。发展中国家政府制定的很多限制外资股权收购比例以及鼓励外国公司新建投资的政策有很大的风险。最后,本文回顾和分析了我国政府对外资进入的规制政策,提出了下一步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垄断的社会属性,揭示了垄断产生的客观过程.而西方产业组织理论是从企业客观现实情况出发,分析的是垄断的自然属性,侧重强调垄断的生产力或者说是技术经济方面的因素.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不存在必然的单向因果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竞争与垄断的关系也从零和博弈向基于合作基础之上的正和博弈转变.动态竞争取代静态竞争.竞争的最高阶段表现为对技术标准和技术范式的争夺.经济全球化时代技术创新是呈发散状的,企业很难长期维持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信息对称下,垄断厂商的最优销售合同为基准,进而推导在价格自由和信息不对称下,垄断厂商的最优销售合同,最后研究存在价格管制和信息不对称下,垄断厂商的最优销售合同.通过三种情况下,垄断厂商最优销售合同及不同类型消费者剩余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的管制价格不影响垄断厂商的最优销售量,但影响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剩余,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最后提出政府应根据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进行相机价格管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普遍服务与电力零售竞争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电力事业由于自然垄断特性而受到政府的管制 ,一个以垄断者身份经营的电力企业必须同时承担电力普遍服务义务。放松管制后 ,零售竞争一方面打破垄断、提高效率 ,但另一方面却可能对电力普遍服务义务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 ,并导致管制成本的增加。本文在分析了二者之间潜在矛盾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的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期为正在酝酿中的中国电力零售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受资源禀赋和制度等因素影响,中国油气产量增长低于消费增长,油气对外依存度还将持续攀升。油气行业表现出强垄断性,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下游。价格改革、放开进口、引入竞争、加强环保、利用国外资源将成为未来油气产业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区分外资企业生产成本和集聚净成本概念的基础上,利用Hotelling选址模型和Stackelberg领导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产业集聚规模的扩大,外资企业会在集聚正外部性高于负外部性时选择在集聚中心投资,而在集群达到临界规模后,集聚负外部性超过正外部性时选择在外围地区投资,从而形成范围更广阔的产业聚集区。利用中国省域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在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FDI具有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地区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形成跨省区产业集群的趋势增强。因此,各地区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符合本地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外资促进政策。  相似文献   

19.
利润率与市场结构:基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汽车产业中,市场份额,特别是产业集中度等对企业利润率有显著的正面作用,而企业规模等则对利润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表明,汽车产业存在明显的垄断利润,而且主要是产业所共有的垄断利润;由于垄断,大企业也产生X—低效率,进而对利润率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为提高汽车企业的效率和产业竞争力,我们必须首先促进和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邮政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国内外邮政产业垄断与竞争的现状、以及中国邮政改革各种方案的研究,探讨实现中国邮政产业有效竞争模式的主要改革思路。认为中国邮政改革应是一个系统配套过程,按“条”拆分、开放市场、改制等手段都是不可缺少的配套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