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欣 《经济纵横》2011,(Z1):66-68
本期案例案例1:A工厂存在很多加班,事后,工厂也支付加班费,但在计算时,工厂先按照每月30天折算出每日的工资,然后除以8得出小时工资,进而按照相关比例计算出加班费。后来,有员工提出,好像记得以前有规定,法定工作时间是20.92天,因此,工厂应该按20.92天折算工资。  相似文献   

2.
案例1:A工厂存在很多加班,事后,工厂也支付加班费,但在计算时,工厂先按照每月30天折算出每日的工资,然后除以8得出小时工资,进而按照相关比例计算出加班费。后来,有员工提出,好像记得以前有规定,法定工作时间是20.92天,因此,工厂应该按20.92天折算工资。  相似文献   

3.
刘玉伟 《时代经贸》2010,(18):199-199
一、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 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对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包括: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在计征时,将雇员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相似文献   

4.
林宏 《经贸实践》2006,(1):30-31
案例1:绍袋推广变频调速技术 浙江东盛印染有限公司投资278万元,给所有动力设备都安装上了变频率器(约369只,以国产变频器为主,平均每台7500元左右),使每米成品布的电费开支由原来的0.1323元下降到0.1119元,节电率达到18.2%;与此同时,企业设备的运转率也有较大提高,在同样限电负荷的情况下,运转率从53%上升到66.9%:以平均每月生产成品布600万米计,每月可节约成本18万元,按现行电价计算1年不到就可收回全部成本。目前,浙江省绍兴县印染行业共安装变频器约12000台,如果按照每台变频器每天节电29%计算,全年就可节电11300万KWH,节约电费6394万元。在纺织行业的示范带动下,金属加工、水泥等行业也开始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改造现有用电设备,并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5.
赵振华 《经济》2013,(6):17
一个时期以来,打车问题不断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主要表现为:从司机的角度来看,认为收入太低,每辆出租车每月要交4500元左右的份钱,平均每天份钱150元;每天按照300公里里程计算,每100公里耗油10升,每天就需要30升油,  相似文献   

6.
<正>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国家、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切实得到保护。当前最重要的权益是用立法形式保障退休金与物价挂钩,并在此基础上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也就是说,挂钩与分享应成为离退休职了合法的经济权益。 近年来,全国各地退休职工的实际生活水平普遍下降。这一方面是由于物价上涨,国家和企业虽然对退休职工也给了一些补贴,但其增加幅度赴不上物价上涨幅度;另方面也是由于在职职工资中奖金和各种津贴所占比重日益增大,而标准工资所占比重日益缩小。据统计,1987年全国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标准丁资只占工资总额的61%,奖金、津贴等要占到36%,超过1/3。在某些行业和单位中,奖金和津贴的比重还高得多,职工退休时是以标准了资作为计算退休金的基数,在此基础上再加一个折扣,这样就造成职工退休后收入骤减,而退休越早,退休金越少,退休职工同在职职工的收入差距越大。如上海市, 1978年退休职工的退休金相当于在职职工收入的80%左右;到1989年已下降到相当于在职职工收入的 50%左右。1990年,上海退休职工年人均收入1843代元,低于居民家庭年人均生活费1936元;再加上其中还有20%的人要养老养小(退休职工平均赡养系数为0.2人),人均生活费每月不足百元,已经到了度日艰难的地步。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上讲,免费义务教育并非“免费午餐”。教育无论采取什么办学方式,都是需要成本的。选择全免费义务教育方式,只是使义务教育这个“公共产品”从目前的混合购买方式向纯公共购买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全免费上学,政府方面就必须承担这笔开支费用,这是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是政府为公民无偿提供基本受教育机会的具体体现。那么,在现阶段我国政府有没有能力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一)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到底需要增加多少财政资金?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要想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的全免费制度,每个县须增加投入的教育经费底限每年为4300万元,如果全国有2/3的县需要中央和省级财政来支付.大致推算政府从一开始就要增加财政投入688亿元。这里还不包括城市地区推行免费义务教育所需的费用。这是比较粗略的估算。因为每个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是大不相同的,其所需义务教育的费用也肯定差距很大,不可能用一个平均数据作为其“底限”;而全国需要2/3的县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来承担支付,就更值得推敲了。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在其提交的一份提案中认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约1.3亿,按小学生为初中生人数的2倍计算,农村小学生约8500万,初中生约4500万。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生均财政经费比例的国际平均数算,小学生每年每生需500元,初中生每年每生需1000元,两者合计需要675亿元。这里也没有包括城市地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所需的费用,且其参照标准是国际平均数据中的生均财政经费比例。实际上,我国2002年义务教育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已经达到1700亿元,义务敦育阶段在校生生均财政教育经费为880元,已经接近和超过国际平均水平。因此,这个数据的匡算也是有问题的。笔者认为,准确测算我国免费义务教育所需经费,主要需考虑两个因素(1)义务教育在校生人数。因为每年的在校生人数都有变动.只能用一个略大于平均数据作为参考。根据这个原则估算,我国农村地区小学在校生约1.05亿(含县镇),初中在校生约0.55亿,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在校生合计约1.6亿(为最大数)。(2)义务教育免费标准问题。按照我国2004年秋季起在全国推行的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的收费标准,农村小学每生每年160元,农村初中每生每年260元。根据规定,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一费制”的浮动范丽,但浮动范围不得超过20%。按此计算,农村小学每生每年最高收费标准为192元,初中每生每年最高收费标准为312元。将上述在校生人数乘以最高收费标准,就可以得出农村地区实施免费教育大致所需的费用。测算结果是,仅在农村地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只需要国家财政增加财政支出约370亿元。如果实行巾小学教科书的集中采购,减少中间环节,那么“一费制”中的教科书费用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大幅下降,“一费制”实际收费标准也会下降。因此,如果仅在农村地区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国家财政只需要增加投入370亿元左右。由于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费制”收费标准较高,加之城市地区免费义务教育不可能与农村地区同步实施,考虑到物价因素,城市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每生每年免费标准可能达到460元。这样,全国普遍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大约需要国家财政增加支出600亿元左右,这个数据是比较积极稳妥的。(二)国家财政能否保障全国普遍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所需的经费?从总体上看,我国财政收入己达到2.63万亿元规模,且每年以20%的幅度增长.税收增收额超过5000亿元。全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总共只需要600亿元,而且全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是分阶段进行的,每年大约只需要增加财政投入100亿元左右,应当说,财政资金上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具体来说,国家财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支出,增加免费义务教育的投入1.从财政超收安排上看。我国财政总收入规模尽管很大,但由于长期以来财政支出实行基数加增长的模式,实际不可能将全部增收资金用于专项解决义务教育免费问题,只能在财政超收上做些文章。以2005年为例,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进出口增长15%,财政收入增长11%,财政总收入规模达到近3万亿元。应当说,这个计划和预算是非常稳健的。从2005年一季度的执行情况来看,全国GDP增长9.5%,税收增长20.4%,经济和税收的增长比是12.15。按此测算,全年预算总收入可能达到3.2万亿元,财政超收可能达到2700亿元(2004年中央财政实际超收2637亿元)。如果将财政超收的5%用于支付免费义务教育所需费用,一年就可以增加免费义务教育经费130多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