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利用2010~2017年通讯类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股权集中度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在控制了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经营现金流之后,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公司绩效正相关,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之比、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至第五大股东持股之和的比值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并且以每股收益(EPS)作为被解释变量的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与前面一致,因此本文结论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中国沪深两市实施股票期权的37家制造类上市公司业绩数据,对实施股票期权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水平与公司业绩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公司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增长率与公司业绩也呈正相关关系,而公司资产负债率与公司业绩负相关.股票期权激励水平越高,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增长率越大,资产负债率越低,则公司业绩就越好.  相似文献   

3.
可转债融资对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长期影响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可转债融资对公司买进持有超额收益率和对经营指标的影响两方面分析了可转债融资对公司价值的长期影响,并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产生影响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发行可转债后公司股价和经营业绩出现显著的下滑,其原因在于上市公司在可转债发行当年普遍利用盈余管理来提高公司利润。尽管存在这样的负面影响,可转债融资仍然具有很大优势,我国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可转债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与主板上市公司相比,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较为独特,它通过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公司发展战略、经营行为,最终对公司的业绩水平产生影响。鉴于此,对资本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可以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最终提高公司业绩。本文以创业板358家上市公司2013年的年报数据为研究对象,在对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模型,以资产负债率来衡量公司资本结构,以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公司业绩,借以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与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周转率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本文的实证研究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合理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O-F股票计价模型为基础,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针对影响股票价格的财务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财务报表报出短期内每股息税前利润、每股净资产与股票价格显著正相关;每股留存收益、公司规模与股票价格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发行可转换债券和可转债发行数量均会对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并且呈负相关。此外,资产负债率与经营绩效也呈负向关系,而企业规模、成长性、收入增长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则对经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新型再融资工具,其特性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自出现以来就受到了不少关注。早期的可转债市场发展进程较缓,发行门槛要求高,  相似文献   

7.
以2007—2015年A股发布融资租赁业务公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融资租赁公告效应。结果表明:A股上市公司融资租赁公告能够带来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截面回归数据表明融资租赁公告的超额收益与税率弱相关、与破产成本显著负相关、与关联交易行为显著正相关;债务互补型的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会降低公司的价值,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不会对融资租赁超额收益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国内学者较少的分行业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且鲜有将创新投资作为影响两者关系的中介变量.本文选取238家A股上市生物医药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样本公司2015年财务数据进行研究,实证的分析了我国生物医药公司资本结构、创新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对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在资本结构和融资顺序的决策上给予指导。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对其创新投资活动有着显著的制约作用,且对在主板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的制约作用更大;创新投资活动显著地提高了主板生物医药公司的经营绩效,但会降低创业板生物医药公司的盈利能力;生物医药公司资本结构显著地负向影响其经营绩效,创新在两者之间起着中介变量的作用,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有利于公司提高其盈利能力,不同市场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之间没有显著地差异。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公司经营的外部环境,进而会影响到公司的资本结构.选取沪深两市A股2345家正常交易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16183个观测值作为样本,实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区域经济发展与资产负债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公司治理水平较高,内源融资丰富,且东部地区金融市场相对发达,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和难度都较低,因此,公司会选择低杠杆率进行经营.  相似文献   

10.
王晓慧 《财会学习》2018,(13):33-34
现金持有量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战略和经营战略,保持合理的现金持有量关系到公司的生存、竞争和长远发展,持有过多或过少的现金对公司都是不利的.本文以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现金持有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现金替代物、银行债务、资产周转能力、资产负债率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盈利能力与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经典公司理论表明,作为硬约束,债务融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内在的代理成本,从而提高公司经营效率。文章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的522家上市公司2003-2008年的财务报表相关数据对此做一个实证研究。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的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融资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国内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并不能有效控制经营者为最大化自身收益而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代理成本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以投资绩效为被解释变量,审计质量为解释变量,盈余管理为中介变量,选取201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审计质量、盈余管理与投资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审计质量与投资绩效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在10%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盈余管理在审计质量与投资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本文的研究为提高上市公司投资绩效,完善资本市场投资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12家上市银行2007-2011年的现金股利支付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现金股利支付的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对现金股利支付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股东权益对现金股利支付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普通股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和营业收入增长率对股利支付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12家上市银行2007-2011年的现金股利支付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现金股利支付的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对现金股利支付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股东权益对现金股利支付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普通股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和营业收入增长率对股利支付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沪深两市2012年上市公司年报收官,整体利润较上年无大起色,但业绩两极化、上市即变脸、报告频频出错等顽疾依旧存在。截至2013年4月27日,2012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收官。统计显示,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2年平均实现营业收入98.41亿元,同比增长8.09%;平均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0.59%;平均每股收益0.5187元。A股上市公司2012年的整体营业收入增速以及净利润增速双双创出2008年以来的最低值。盘点2012年报,上市公司的整体利润规模与2011年相比几乎维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定义了基于公司资本结构和资金使用率的融资效率变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融资效率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融资效率与现金持有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中,国有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较低,现金持有水平较高,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对现金持有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自去年11月份以来一直困扰国内股市的中行A股再融资方案终于在今年1月23日浮出水面,该行将在A股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400亿元A股可转债以补充资本金。这是一个对A股市场构成冲击相对较小的方案。不仅400亿的融资规模大大小于预计中的千亿元水平,有利于减轻对A股的冲击;而且中行选择可转债融资,而不是直接的股权融资,这也不会立即对中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各项财务指标造成压力,而是伴随转股进程逐步摊薄,股本扩大的摊薄效应将在一定程度上被延缓。因此,中行可转债再融资方案完全可以作为其他几大行再融资的示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7~2009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选取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等22项业绩指标,对新准则实施后高管薪酬与经营绩效相关性的行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均值及指标相关性存在行业差异;不同行业的高管薪酬绩效回归模型在指标影响、拟合优度及显著性上存在差异,同一业绩指标对不同行业高管薪酬的影响存在差异。据此提出:上市公司激励体系构建应考虑行业特点,因行业类别制宜,合理安排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19.
肖琳 《上海会计》2006,(3):50-52
每股收益(EPS)是帮助投资者评价上市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可分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指标体现了公司的基本经营业绩,而稀释每股收益基于或有事项对股份的稀释,对其可能影响的经营收益和股数作相应的调整,体现了公司可能存在的最小每股收益。随着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完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其变动日趋复杂,权证、可转换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发行,送股、缩股以及回购股份的实施,日益频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常用的几种股权结构调整方式,介绍资本结构的变化对每股收益(EPS)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6-2010年的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每股收益为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替代变量,以深交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具体表现为正u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变动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是非对称的。最后,本文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