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税收作为企业的一项固定、必须的支出,其数额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税后利润。对此,纳税人通过筹划,减少税收支出,这是无可厚非的,但目前一些企业分辨不清节税、避税和偷税的区别,采取一些有悖于税收政策的手段进行所谓的“税收筹划”,有时甚至采取不正当或不合法的手段偷逃国家税收,受到税务部门的处罚。因此有必要对三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3.
4.
偷税与不孝     
忠良  天呈 《上海财税》2000,(12):48-48
偷税与不孝没有必然的联系,然而在特殊的情况下,两者却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唐某,从某大学装潢设计专业毕业后,很快被一家装潢公司录用,邻居们羡慕地对唐家父母说:“你们要享福啦,儿子读的专业好,又能干,肯定要赚大钞票的。”唐某的母亲倒是淡淡地说:“赚大钞票我们没有想过,只要儿子孝顺,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就蛮好了。”  相似文献   

5.
德羽  钟铃 《税收征纳》2007,(9):30-30
湖北省襄樊市某公司因经营不善行将破产,公司经理余某和财务人员吴某却借机浑水摸鱼、大肆偷税。近日,余某和昊某被人民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6年和4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税收筹划、避税、偷税之科学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近几年房地产业已经成为高利润、高收入的暴利行业,在“胡润制造”的“2004中国大陆百富榜”中,房地产企业老板占到45%。可令人不解的是,现实中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的是“微利”或“亏损”。种种迹象表明,大多数房地产企业亏损是假,暴利是真,通过“亏损”偷逃了大量国家税款。全国各地房地产业近几年来在涉税案件数量、案件发生率、查补税款上都有明显增加。国家税务总局也已连续五年将房地产企业列为税收专项检查的重点检查行业。应该说,这在其他行业中是绝无仅有的,在此背后有很多值得人们去思考和探究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2006年4月,某市国税局稽查局对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5年度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经检查发现,该公司账面没有任何返利的纪录.因当前该行业普遍存在平销返利现象.检查人员对此感到十分蹊跷。经询问.公司财务负责人告诉检查人员.返还的利润由厂家直接支付给了某汽车维修公司。经查,该汽车维修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系汽车销售公司的子公司.主要从事销售公司的售后服务工作.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实行查账征收.2005年共取得厂家支付返还利润228万元.  相似文献   

9.
李小林  白权 《税收征纳》2008,(11):24-24,27
俗话说:“玩火者自焚”。有些人却偏偏喜欢玩“火”,某矿产有限公司经理王某就是这样的人,他自认为聪明,玩起了偷税之“火”,而没想到这“火”却烧了自己。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从世界主要国家实行的转移支付制度看,我国当前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主要存在随意性大的缺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应采用纵向转移支付模式。  相似文献   

16.
17.
观察偷税行政处罚司法实践,不难发现不同法院面对“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核定而致的应纳税额能否作为税务行政处罚依据”问题时存在分歧。这固然同司法尊重原则与路径依赖有关,但更与各自对税收核定行为的理解不一有关。究其根本,是税收核定不拘泥法定形式要件,不以明确的、直接的涉税信息资料为课税依据,而以间接资料直接推定应纳税额。显著的推定本质与较强的惩罚属性,是为税收核定及其结果的“事物本质”。无论是考虑税收构成理论正常运作而致的应纳税额与税收核定而致的应纳税额所具有的不同性质,还是斟酌税收核定与税务行政处罚不同的行为逻辑、税收核定与税务行政处罚不同的证明标准,都有必要明示税收核定结果的应用范围,宜将其限定为课税依据,而不宜将其扩大至税务行政处罚,甚或成为界定偷税与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20.
陈龙 《金卡工程》2010,14(7):17-18
关于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之间的关系,有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激烈的争辩和讨论。本文主要围绕一个问题来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