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危机是旅游组织在发展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导致局势逆转、具有不确定性因素的突发事件,这些事件对旅游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巨大威胁,作为旅游组织之一的旅游航空企业更是如此。危机后旅游航空企业形象的修复与重构,是旅游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亦是现代旅游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更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促进旅游业的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9年欧债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旅游业作为一个对环境高度敏感的产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本文通过分析欧债危机的起因及其演变过程,揭示了欧债危机影响的长期性、全面性、深刻性.接着从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三大旅游市场入手,分析欧债危机给中国旅游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发展前景,进而提出了欧债危机影响下中国旅游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海洋是三亚的特色旅游资源,滨海旅游近年来在当地发展迅速。但是滨海旅游容易引发旅游危机事件,影响当地旅游业的顺利发展。文章在对三亚市滨海旅游区常见旅游危机事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三亚市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建议,为滨海旅游地的危机事件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汶川大地震后关于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汶川地震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多方面的,震后旅游的发展必须做出科学的规划,不要把重建当作是简单的原状恢复,而是抓住机遇对旅游发展重新定位和调整。旅游业的振兴要靠大家共同合作,同舟共济,靠产品启动市场,政府和企业都要考虑危机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提出我国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的现状及应对次贷危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铁生  孙根年  马丽君 《经济地理》2012,32(10):145-151
根据张家界2001—2011年旅游统计数据,建立入境旅游客流量及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客流量及旅游收入四条本底趋势线,引入月指数的概念,基于本底线模型的高分辨率分析危机事件对张家界旅游的影响。研究表明,旅游业既是一个敏感性产业,又是一个自我恢复力强的产业,在危机之后往往能强力反弹,旅游本底趋势线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始终能够把危机形成的凹型谷吸引回来。研究认为,张家界作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景区,具有抗周期性和后危机反弹的特征,尤其是国内旅游具有更强的抗周期性和后危机反弹能力,而入境旅游相对更脆弱。此外,作为国际性危机事件,"SARS"和"国际金融危机"对张家界旅游影响较大,周期较长;而"自然灾害"对张家界旅游影响相对较小。研究成果为张家界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和管理体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旅游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是旅游活动正常进行的的保障,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关注旅游安全问题、研究旅游安全问题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等已成为一种必然。通过对旅游企业安全认知和安全管理的实证研究,分析其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培育的方法,为提高企业安全意识、保障旅游者安全、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促进旅游业的健康顺利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洛阳旅游业发展策略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由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给旅游业带来的影响广泛、深刻、持久。但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也给经济要素调整创造了时机,旅游业也可从相关宏观政策中受益,重新进行行业调整与升级。洛阳旅游业应该准确分析和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针对地方旅游业的发展问题,抓住地方经济的发展契机,调整旅游业发展策略,积极推动产业升级,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9.
有效掌控与策划偶然事件是保持旅游业平稳发展,维持产业集聚趋势的核心工作。主动承担危机管理责任是旅游产业特性的本质规定。旅游企业应当树立起旅游危机管理的责任意识,建立起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并形成一套危机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运用旅游本底线法对2009年的"7.5"事件给新疆入境旅游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此影响,新疆入境旅游收入总损失是16 077万美元,入境旅游人次损失量是48.73万人次,入境旅游整体受此影响的周期是一年。正确地认识危机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有助于总结旅游危机的影响规律和科学地制定旅游产业恢复政策。  相似文献   

11.
旅游安全事件对旅游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不同的安全事件对旅游者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取决于旅游者对安全事件的认知。与此同时,不同的细分市场对同一事件的反应差异也非常大。旅游者对安全事件的认知和反应,决定了目的地安全管理的内容以及在营销管理中的对策,通过对旅游安全事件的营销影响分析,可以进一步地有针对性地对受影响的旅游目的地(企业)进行精确的危机效应分析,以利于采取合适的安全管理和营销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华瑛  肖妍  苏伟豪 《经济师》2010,(4):204-205
旅游业作为一种"次生产业",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极易受外部危机事件的影响而出现波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旅游业造成了重创,但重庆旅游业却仍持续平稳发展。文章以重庆直辖以来入境游为切入点,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总结和提炼出重庆旅游危机管理模式,旨在为重庆乃至全国旅游业提供建议与帮助,切实把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3.
世界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中国国际旅游贸易,表现为主要客源国旅华人数的全面负增长.此次金融危机的全面性、长期性及人民币汇率随美元被动升值,对于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中国旅游业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应对危机,中国旅游业应采取一系列有力的举措,包括深度开发国民旅游、大幅减免企业税费、调整旅游营销次序、建立宏观经济预警机制,以启动内需,提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新出台的休假调整方案,对国内旅游业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休假调整方案对旅游产品、旅游消费需求、游客出游模式、旅游经营管理、旅游服务质量等都产生了影响。对此旅游企业应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以此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入境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下滑,旅游消费能力萎缩,我国入境旅游业受到一定影响。来华旅游的游客总量和我国入境旅游业收入出现一定波动。从近年来我国入境旅游的发展情况看,我国入境旅游的市场潜力和开发前景还十分广阔。政府应加快推动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鼓励旅游企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6.
基于12项反映四川省在2006年1月-2011年12月旅游业发展指标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期间每月的旅游业发展状况得分,并结合K-均值聚类、图表法研究旅游业发展的宏观变化规律;同时运用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期间旅游指标的微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四川省旅游业受2008年“5.12”大地震的影响较大,直到2011年才恢复到震前水平;②四川省的国际旅游业绩受2008年“5.12”突发危机事件消极影响较大;③四川省的国内旅游业绩受2008年“5.12”突发危机事件消极影响较小,恢复较快;④国际旅游对突发危机事件反映比较敏感,而国内旅游受影响较小,其发展带有刚性特点,其原因是国内、国外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魏芳 《当代经济》2018,(6):54-55
与企业的商誉类似,地区旅游业也具有综合性无形资产,它是地区旅游业在获取游客好感的基础上对未来价值的一种期望,我们称之为地区旅游业的市场效应.本文对旅游资源、旅游经营管理、旅游服务、旅游文化和旅游政策等市场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概括了市场效应的特征,并借鉴企业商誉的评估方法从超额收益的角度提出了市场效应的反映指标,最后依据地区旅游业市场效应的重要性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业产生不利影响:入境旅游下降;旅游投资减少;旅游收益下降;中外旅游入境接待合作减少、出境旅游接待合作增加。应对这些不利影响,中国旅游业应当采取以国内旅游为主,强化国际知名景区景点的中国特色建设,增强中国旅游的国际竞争力,强化国内著名景区景点的细致化管理和服务建设,增强国内游客旅游满意度,强化大城市周边景区景点建设,满足城市居民的周末休闲游、休假度假游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方面,吐鲁番的旅游产业在新疆旅游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必须要更新旅游的观念,解放思想,切实的让企业认识到市场的强化意识,竞争意识以及机遇意识,从而培养吐鲁番旅游产业的支柱性,大力发展旅游业,发挥旅游的相关经济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吐鲁番市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本文就对吐鲁番旅游业的发展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对策制定.  相似文献   

20.
30年来危机事件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本底趋势线理论,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从事件的来源、性质、大小及对旅游业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分析了30年来7次突发性危机事件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所搜集的7次突发性危机事件中,以1989年北京的6.4风波和2003年SARS危机对中国旅游业影响最大;[2]国际客源市场整体性人为事件,影响范围较大,对旅游业的冲击较强;国际客源市场局部性人为事件,影响范围较小,冲击力较弱;[3]目的地整体性人为事件,影响范围大,对旅游业的冲击强,且影响时间较长;目的地整体性自然灾害事件,影响范围大,对旅游业的冲击强,但影响时间较短;目的地局部性自然灾害事件,影响范围小,仅对受灾地区的旅游业有重大影响;④国际客源市场事件,一般只对入境旅游业有影响,对国内旅游的发展没有影响,而目的地整体性事件则对该目的地国内和入境旅游都有着莺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