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技进步是企业生产不断发展的源泉。对企业科技进步进行分析和评价,特别是深入细致地计算出企业科技进步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和完全效益,需要采用投入产出技术,其基础工作则是编制企业科技投入产出模型。科技投入产出模型是在产品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编制的。以产品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运用生产函数为法分解各部门的总产品,可以反映科技进步对各部门产品生产的直接贡献;基于科技投入产出表,建立科技投入产出模型,可以对企业科技进步进行分析和评价。一、企业科技投入产出表的基本表式所谓科技投入产出表,是指在传统的产品投入产出表…  相似文献   

2.
四、按“纯”部门计算的投入量与产出量的资料来源和数据处理 (一) 资料来源。 编制投入产出表,必须首先取得按“纯”部门计算的总投入与总产出量。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投入产出表的各部门总投入与总产出量的资料来源是不一致的。 实物表各部门(产品)总投入与总产出量主要取自综合统计部门的产量统计年报。  相似文献   

3.
投入产出法这门科学,尽管国内外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曾有过各种名称,如: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统计、投入产出技术、产业关连分析、部门联系平衡法等。但就应用于研究国民经济体系而言,这种数量经济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并运用高等数学,组成经济数学模型,再通过电子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来综合地分析研  相似文献   

4.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本文以1987年、1992年、1997年和2002年我国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以灰色GM(1,1)模型和RAN法为工具,对2007年和2012年我国部门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可以预测且理论预测误差较小,解决了投入产出表编制成本高及其滞后性问题,可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提供一个超前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5.
<正> 自1936年瓦西里·列昂惕夫提出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以来,投入产出表已经在各国广泛地编制和应用。①在通常的投入产出分析中,投入产出表中的各种变量(中间消耗、最终需求、总产出或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都被考虑为非随机的,即为常变量。但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实际编制的投入产出表上,列出的各种数据都是实际观察的结果;不同年份的直接消  相似文献   

6.
关于SDA与投入产出技术的结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保珺 《现代财经》2003,23(7):48-51
消费、投资与出口被人们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应用SDA方法对不同时期的投入产出表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对“三驾马车”是以何种形式拉动经济反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做出较好的说明。本文通过对前人在SDA与投入产出技术结合研究方面的部分成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并进一步论述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日益复杂,为了反映社会生产过程各领域之间、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对之进行定量分析,为了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预测发展趋势,并提高其准确程度,应用投入产出法就目前来看,既是一种较科学的经济统计分析方法,又是一种科学的经济决策工具。编制高质量的投入产出表是正确进行经济分析、科学决策和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的前提。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一定要科学、正确,表中各象限应包括的内容一定不能漏掉,须填报的项目在表中各象限间处理要正确,否则,编出的投入产出表就不会完善,据以计算出的系数就不会正确。本文针对过去在编制投入产出表中遇到的若干具体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胡秋海 《时代经贸》2014,(4):355-355,357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对我国对于海洋经济研究已经较为全面,而在海洋经济投入产出表研究上却是一大空缺。文本根据我国的经济统计情况以及投入产出表的结构等众多学科背景,设计和研究适合我国的海洋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并且阐述了其实现的方法。本文编制的投入产出表是可实现的,因此较完全理想的投入产出表还具有可改进的地方。因此,虽然我国统计数据的完善,相信该表能继续往更细致方面拓展,为我国海洋经济提供精确度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筑施工企业编制方案的主要作用就是要引起领导及技术人员对防水工作的重视,克服随意操作和无人过问的现象。编制方案可以使施工技术人员必须结合防水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审阅资料、分析问题、提出对策,有利于掌握该项技术,便于指导防水施工和对防水工程质量进行预防控制。另外,可以使操作人员有章可循,在施工中可按方案规定进行操作,把措施真正落实到工程上,从而确保防水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劳动消耗是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对国民经济进行规划和综合平衡研究时必须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编制投入产出劳动表,对于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对劳动资源的需要,研究社会劳动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揭示各生产部门的劳动消耗量及其经济效果等,都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可以为上述分析研究工作提供全面、系统的资料,还可以通过对投入产出劳动表提  相似文献   

11.
A project leader sources an input from a supporter and combines it with an input produced in-house. The leader has priv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ject's cost environment. We show that if the leader can commit to the in-house input level, the input ratio is distorted upward when the in-house input is not too costly – the in-house input is produced in excess and thus partly wasted. By contrast, without the leader's commitment to the in-house input level, the input ratio is distorted downward when the in-house input is sufficiently costly – the outsourced input is produced in excess and thus partly wasted.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科技活动的直接人力资本投入、R&D投入与创新绩效间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类科技活动的直接人力资本投入、R&D投入和创新绩效的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运用Pearson、Kendall和Spearman三种相关分析测算了直接人力资本投入、R&D投入与创新绩效的相关系数,运用Enter回归分析方法测度了直接人力资本投入、R&D投入对创新绩效的贡献度。得出结论:直接人力资本投入、R&D投入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二者对创新绩效的贡献都为正;直接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绩效的相关系数略低于R&D投入与创新绩效的相关系数,R&D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直接人力资本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对于不同主体的科技活动,直接人力资本投入、R&D投入与创新绩效的相关系数以及前两者对后者的贡献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将投入产出技术用于能源问题的分析时,当前文献中有两类模型:混合型能源投入产出模型和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模型,其中价值型模型应用更为广泛。本文从能源平衡方程入手,对这两类模型的本质特点和差异进行了辨析,通过严格证明,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在技术系数矩阵稳定的条件下,出现新的最终需求时,混合型能源投入产出模型仍然保证能源平衡方程的成立,具备一致性。第二,在技术系数矩阵和能源价格矩阵稳定的条件下,出现新的最终需求时,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模型无法保证能源平衡方程的成立。虽然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模型在初始构建过程中使用了能源平衡方程,但本质上是以价值单位的投入产出方程为根本出发点的,并没有考虑能源平衡方程在新的最终需求发生时是否仍然成立的问题,没有考虑能源使用的一致性。因此,一般情况下混合型能源投入产出模 型更为合理。第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两类模型等价:(1)当最终需求结构保持不变,而只有最终需求总量发生变化时;(2)当能源在各使用部门之间的价格完全相同时。这些结论为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恰当的能源投入产出模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校R&D投入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90-2009年连续20年京、津、沪三个超大城市的高校R&D投入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城市高校R&D经费投入对城市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而高校R&D人员投入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不明显.北京、上海高校技术创新投入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较大,而天津高校创新投入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较小,京、沪两地高校技术创新投入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主要受资金投入的拉动,人力资本投入对两地城市经济的影响较小.而天津高校技术创新投入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主要受高校R&D人力资本的影响,R&D经费影响较小.为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必须注重提高大学R&D经费投入,并提高R&D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文对研究高校R&D投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an incumbent monopolist can weaken potential rivals or deter entry in the output market by manipulating the access of these rivals in the input market. We analyse two polar cases. In the first one, the input market is assumed to be competitive with the input being supplied inelastically. We show that this situation opens the door to entry deterrence. Then, we assume that the input is supplied by a single seller who chooses the input price. In this case, we show that entry deterrence can be reached only through merger with the seller of the input.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7年数据,实证检验了信息技术投入、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投入与企业绩效呈显著U型关系,企业信息技术投入需要经历组织变革转型期,才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促进作用;信息技术投入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呈显著倒U型关系,信息技术投入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提升,但考虑到企业资源的有限性,信息技术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之间存在最佳平衡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信息技术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显著非线性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We examine settings where input prices are negotiated by industry suppliers, rather than dictated by regulators. We find that the input buyer may agree to pay a high price for an input because the high price serves to reduce the intensity of retail price competition with the input seller. Full exploitation of retail customers can result. However, retail price regulation, competition among buyers, and product heterogeneity all can limit the extraction of consumer surplus. We also identify conditions under which input price negotiations will fail to produce a mutually agreeable input price.We thank Dennis Weisman and two anonymous referees for very helpful commentsJEL classification: L43, L51, L22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R&D投入及其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1994—2008年安徽省R&D经费投入与GDP总量的数据,运用ADL模型并结合滞后效应的概念,对安徽省R&D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AIC信息准则、SC信息准则作为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的判断标准,对R&D经费投入及经济增长两个变量的滞后期进行估计并测算。结果表明:安徽省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但R&D投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投入最少,而其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却最大,实验发展投入最多,而其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却最小,从而导致R&D投入分配效率低下,长期甚至可能无效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的具体分析,以及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水平的显示,说明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程度对产出的重要影响。投入产出表是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工具,它是建立在对部门产品流向分析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物质消耗—收入关系的理论与实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先提出了一个物质消耗与收入关系的理论模型。然后,对我国及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和上海市的物质消耗与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结论是,目前即使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物资消耗与GDP的关系没有表现出强去物质化,而是呈正相关,但相关曲线的斜率逐渐递减。所以,我国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物质投入,但对物质投入的依赖性将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