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著名诗人邵燕祥,1983年3月曾作过一首题为《谜语》的诗歌,诗曰:有人有它,有人没有它;有它的人珍贵它爱护它,真正的人不能离开它;没有它的人说世上没有它,却在市场上零整出卖它;有人因为它而流离颠沛,但得到它的安慰;有人曾因没有它而飞黄腾达,但受到它的责骂;它会化为道义的鞭挞,它会化为历史的惩罚;它又具体,它又抽象,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邵燕祥的这首谜语诗的谜底不是别的,它就是人的:“良心”。诗人邵燕祥的谜语诗@杨柳青  相似文献   

2.
唐诗解读     
刘逸生 《深交所》2007,(10):89-92
在唐代,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别诗。所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迭歌之。”成为唐代流行久远的名曲。唐代诗人经常提到它。如刘禹锡《与歌者》诗云:“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自居易《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当时影响之大,可以想见。后代更把“阳关三迭”作为送别的代用词。  相似文献   

3.
星草诗选     
顺昌县工商行《星草》诗社自1986年夏开办以来,先后编印了18期诗报,在诗界广泛联谊、切磋。著名诗人蔡其娇、舒婷曾给予《星草》热情指教,有的作家、诗人还寄来多首诗歌,截至目前,该社已在我刊、《中国金融》、《城市金融报》、《福建日报》、《绿源》等报刊发表了70余首诗歌。我们热切希望广大读者拿起笔来,为活跃金融系统的文艺创作作出努力。现再选登《星草》诗刊上的诗歌三首。  相似文献   

4.
卞之琳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智性诗歌写作的代表诗人,他吸收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理论,并将之与中国古典诗美相结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诗美风格。《断章》是他的代表诗作,因其丰富的诗美含量而引发了对之众多版  相似文献   

5.
《金融队伍建设》2007,(10):58-58
文选:选录的文章,如《中华活页文选》。 文集:把某人的作品汇集起来编成的书,如《茅盾文集》。 选编:选择部分文稿编辑而成的集子,如《历代白话小说选编》。 选读:从一个人或若干人的著作中选出一部分编成的方便阅读的书,如《古代诗歌选读》。  相似文献   

6.
赋酒诗联     
“四座欣欣观酒德 ,一灯明暗又诗成。”(黄庭坚诗)中国是诗国、酒国 ,古往今来 ,多少文人墨客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写出了许多留传千古的赋酒诗篇。翻开中国文学史 ,人们不难品尝到“书香伴酒香”的味道来。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 ,与酒有关的诗句比比皆是。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诗中写道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朋友转眼分离 ,各自东西 ,临别深情 ,只有酒才能表达对朋友的良好祝愿 ,只有酒才可以排遣这九曲离肠。李白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酒 ,对于这位伟大的浪漫…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诗以明志。诗人写诗是为了抒发自己的胸怀、志向、思想和感情的,从来也没有人听说过以诗歌卖钱的。作书、作画却不然;接受润笔。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晋时虽有顾恺之瓦棺寺画维摩居士神像,敛钱百万。王羲之为山阴一道士抄写《道德经》,收一笼鹅。但不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8.
我爱写诗。从1954年在《解放军战士》杂志发表第一首诗,一直笔耕不辍,写了近一个甲子。虽然我的诗有些浅白,但发表的几百首诗,没有一首是无病呻吟、自作多情、表现自我,而是为祖国放歌,为祖国抒情。全是我的真情实感,激情的表露,所以敝帚无华也自珍。  相似文献   

9.
这里所说的“酒无度”不是指酒精的度数,而是指无节制地饮酒。古往今来,对醉酒都有许多形象的描述。南宋诗人辛弃疾有首咏酒诗:“昨日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知?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尽人皆知的还有侯宝林大师的那个相声段子《醉酒》,说的是两个醉汉比本事,一个说,“你本事大能顺着我的手电筒光柱爬上去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很多关于劳动的诗。其中《十亩之间》是一首关于采桑的歌,体现了青年人劳动的乐趣;《椒聊》是描写一群采花椒的妇女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充满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周南·芣苢》则是女子采摘车前子草的乐歌。还有《伐檀》、《七月》等等都是描写古人劳动的诗作,诗里描绘的劳动大多是轻松愉悦的,极具生活情味。诗经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人们在生活中积累很多的劳动经验,才产生了这些伟大的篇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会财会》2013,(12):59-59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而身后仅留下两首诗传世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竞为大家”。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2.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自嘲》诗中的句子。  相似文献   

13.
相传,古时候有个老秀才,发现他唯一的儿子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后,便写下了一首《戒赌诗》送与儿子:“贝者是人不是人,只为今贝起祸根,有朝一日分贝了,到头成为贝戎人。”秀才的儿子拿到这首七绝诗后,不解其意。老秀才这才语重心长地耐心向儿子讲解:贝、者合起来为“赌”,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家》2005,(1):94-95
“叶似竹子叶。节如竹子节。无心凌云处,常向大地情切切。”这是现任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忠作的一首诗一《咏谷子》。初看此诗不觉奇,然而细读品味。颇让人觉得意境深远。“叶似竹子叶。节如竹子节”。通过叙事手法和排比的气势,独具匠心地烘托出了谷和竹最为雷同的神韵。体现出作者细腻的思维和借物拟人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5.
旧日情怀     
唐小斌 《中国税务》2011,(10):60-60
前些日子到海边,记起林海英《城南旧事》中《我们看海去》这首诗,不由重新拣拾起这本书,细细翻阅起来。  相似文献   

16.
鱼玄机是我国唐朝时期女性诗苑中的杰出代表,自幼“喜书习文,尤致意于一吟一咏”,代表作《游崇真观题名处》一诗,文笔秀美,意蕴深刻,读来脍炙人口,是当时在民间广为流传且为百姓交口称赞的上乘之作:“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鱼玄机诗写得好,人也长得很美,可谓:秀外慧中,风姿卓越。  相似文献   

17.
吴功正 《深交所》2007,(7):92-97
在中唐诗风波谲云诡、瑰丽缤纷的美学变异中,李贺诗以其独特的美学成就构成这一美学世界中的一道风景线。韩、孟、卢、贾,还应加上李贺,遂形成了这一完整的诗歌美学流派。李贺的心态、诗美跟韩、孟、卢、贾有相同或相近之处,然而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是一位完全进入审美的诗人,超越物象进入心象并以之作为对象的诗人,他的心态与诗美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储与蓄字义有别,分用常见。储,积贮备用之义,如书《淮南子·主术》:“27年而有9年之储。”《梁书·夏侯夔传》:“岁收谷百余万石,以充储备”。蓄,积聚储藏之意,如《礼·王制》:“国无9年之蓄曰不足,无6年之蓄曰急,无3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诗·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已御冬。”此类用意、用法与今虽有些不同,但大体上还是一致的。储蓄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代。战国兵书《尉缭子·治本》载:“民无二事,则有储蓄”。《后汉书·章帝纪》也载:“古者急耕稼之业,致来耜之勤,节用储蓄,以备凶灾。”这里的…  相似文献   

19.
诗 的语言,要求精炼、 简洁。在一首短诗里,若某些字词多次出现,就会给人乏味的感觉。但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有其相对性,如果遣词炼句精当,技巧高明,在一首诗里反复出现同一字或同一词,反而会给人以一种新颖感,令人耳目一新。如六朝梁诗人鲍泉所作的《奉和湘东王春日》一诗  相似文献   

20.
筹算除法不是商除法周全中《中国珠算史稿》商除法的历史:“商除法是我国古代传统的除法,商数用心算求得,是其特点。……我国古代筹算除法,一直使用商除法,但没有专门名称。在南宋杨辉的《算法通变本末》上、始见‘商除’的专名。宋代产生了‘九归歌诀’,逐渐形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