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行农村政策金融制度安排存在较大缺陷,已不仅是依靠通过业务范围的扩大、现有体制下机制的转型就能解决的,不能只就农发行谈我国农业政策金融改革,必须以创新的观念和方法重新构建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2.
国外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对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弥补财政支农不足,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农民收益,都具有关键性作用。针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及金融支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借鉴国外一些比较成功的政策性金融制度和活动经验,提出了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始终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农村政策性金融专门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我国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骨干和支柱性作用。本文在研究和分析制约与阻碍农发行发挥支农作用诸多重要因素的基础上,从农发行性质与职能定位、法人治理结构、业务运作体系与机制、国家扶持性政策、政策性金融机构法律法规五个重要方面,就如何加强农发行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的发挥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政策性金融是市场机制“缺陷”或不足的产物,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世界各国也都有所发展,已经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本文首先分析政策性金融的特点,接着简要介绍了我国政策性金融产生的背景及目前三家政策性银行的运行状况,最后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与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5.
农村金融体制已进行多轮改革,但农村经济发展仍然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城乡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农村贫困形势依然严峻。在商业性金融机构全面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合作金融机构“离农”趋势加大的情况下,强化农村政策性金融可以为农村反贫困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6.
畜牧业在内蒙古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本深化,内蒙古畜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其原因是:畜牧业生产具有连续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的融资特点;商业银行正处在改革阶段,支农信贷萎缩凸显;社会信用环境差,畜牧业保险及担保组织体系建设滞后,实践运行中障碍较多。应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的功能,促进我区畜牧业发展,具体做到:优化好外部环境、选择好承贷主体、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健全涉农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7.
金融全球化对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影响 金融全球化,顾名思义,就是金融活动跨越国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金融运行日益相互渗透和浑然一体的过程;其实质即"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日益紧密的一个过程."(李扬、黄金老,1999)"金融全球化"一词,是从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金融国际化"(financial internationlization)和"金融一体化"(financial integration)演变而来,在90年代以后,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全球化"逐渐成了普遍的用语.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弱质性产业,需要政策性金融的补充。农业发展银行职能调整以来,在支农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存在职能转型与支农机制不相适应的问题。本文以赤峰市为例,在对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效应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政策性金融职能转型与支农机制相适应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需求角度重造农村政策性金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边界界定以及功能定位,认’为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缺口,要改变这一供需失衡的状况,必须对现行的供给主导型的以水平竞争模式为主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改造。文章提出,建立一个需求追随型的垂直合作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是发展和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现实和必要的选择,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策性金融立法及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依据政策性金融的基本理论内涵,明确提出,只有按照政策性银行的自身特点合理立法,才是解决当前问题和实现政策性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同时,结合国外有关政策性银行立法的特点,就我国政策性金融立法的原则、框架结构及相关内容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我国政策性金融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1994~2011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Eviews 6.0在对相关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模型,对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对于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今后还需进一步拓展支农领域,完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14.
政策性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政策性银行在运行中也存在贷款风险较大等问题,应当通过深化改革,加强与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尤其是与商业银行的联系与沟通,才能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王伟  魏含 《济南金融》2014,(1):71-77
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不仅需要从经济有效性视角进行一般分析,还需要从社会合理性视角和经济社会学视角进行探索研究。本文采取跨学科交叉性研究方法,运用新经济社会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将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运行和发展置于其所在的社会网络背景之中,从而在社会网络的制约与影响中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农村社会金融网络场域为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载体,农村政策性金融应该以农村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嵌于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需求对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具有间接的拉动作用,并提出了构建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生产函数模型测定了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出的最优规模,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一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出规模严重偏高,超出了最优水平,并且这种情况还在恶化;二是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出的最优规模是存在的;三是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大。"十一五"期间,政府应转变农村金融政策,减少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政策性贷款的力度,避免造成产出低效率和资源浪费,应将更多的政策性金融资金投入到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事业中去,提高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出效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政府对于农村扶持性金融政策的出台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大,满足于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倾向性也在不断地加快调整。不同地农村有着不同地经济发展基础,具体的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异,为了最大程度上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规模,地域性的农村金融扶持政策也需要根据农村具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地方政府不仅要对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际调查,还需要对金融扶持政策进行实际化的引领;充分带动广大的人民群众认识政策、理解政策、深入地执行政策;做好地域农村的实际状况调查,理清自身的发展思路,树立可持续发展地金融战略,有效的依托资金优势、政策优势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最大化地消除农村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应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保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主导性和主体性作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要在专门立法、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尽快地实现业务职能上的全方位“归位”。建立主要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原保险、农业发展银行经营农业再保险的多元化农业保险分工与合作经营机制,同时还要逐步完善政府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利益补偿和支持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未来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前景取决于三大难题的解决,即政策性金融的生存空间、业务领域、保障机制。本文认为,政策性金融是市场机制有益的和必要的补充,政策性金融的存在使一国的金融体系得以完善。市场的不足内生了政策性金融的生存空间和具体的业务领域,政策性金融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制度安排,具有战略意义,但政策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专门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