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使城市和农村土地存在巨大的价格级差。近几午,土地转让收入成为许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办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从以宅基地为主的村庄占地中腾出土地复垦,指标可以用于城市建设用地。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掀起了一场“农民上楼”运动。农民出于自身利益,不愿上楼。  相似文献   

2.
创新土地流转方式 实行城乡用地增减挂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元土地所有制下,中国城市市区的建设用地、农村和城市郊区依法征收后新增的建设用地,属于国家所有;城市市区以外以及法律规定由国家所有土地以外的农民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这种以二元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与城乡企业和居民的身份相挂钩的城乡建设用地双轨制以及由此形成的建设用地市场分割状况,使农民不动产权益的充分实现受到了不应有的限制。为此,进行创新土地流转制度、推行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土地所有权作为国有产权体系的一部分,政府藉此多次、循环地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得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天然地具有了国家公共收入的性质,同其它国有资产一样,属于国家各级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随着土地使用权出让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级地方政府供给土地的潜力不断缩小.在可预期的将来所获得的卖地收入不能得到持续保障,地方政府又不能摆脱对土地出让金依赖的情况下,把临近城市的农业用地,通过各种办法预征后纳入到城市发展土地储备,然后进行出让势必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因此,加快土地审批制度改革,将土地审批权集中到中央政府,对新增建设用地进行全方位卡位;以政府收支科目改革为基础,依托将于2007年开始施行的政府收支科目新体系,将土地出让金的收支活动纳入到统一的政府预算中来,实现土地出让金收支公开化、透明化;改革土地出让金的预算收入分成;改革农业征地补偿机制,将拥有所征用土地承包权和耕作权的农民纳入到土地出让金的分配主体中,建立农业用地征用为建设用地的"事后分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简述"农民上楼"发展现状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入手,分析了"农民上楼"运动可能给农民带来的伤害,并从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推进"挂钩"政策健康运行的要件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结论认为"挂钩"政策本身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的利益协调问题,尤其是农民利益的保护问题值得关注。在中央政府日益重视农民利益保护的背景下,"挂钩"政策试点要减少数量,放缓批准节奏,尽快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对于保障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借助"低丘缓坡"试点这一增加用地指标的外生冲击,利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土地供给对于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并从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角度进行了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土地供给会缓解城市产业结构向服务业的转变,这一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保持稳健。进一步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建设用地出让结构的转变是产业结构转变的作用途径,而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和其面临的土地利用集约化压力是上述途径发挥作用的内在原因。本文的研究不仅为中国产业结构转变提供了新的解释,也丰富了对当前建设用地管理模式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土地非农化调控机制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 ,土地非农化不可避免。中国人多地少 ,农用地资源相对比较稀缺 ,生态、吃饭、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必须对土地非农化进行调控。由于农用地存在外部性 ,单纯市场调控失效 ,政府调控成为必然。政府调控有三种方法 :减少建设用地收益、提高农用地收益、既减少建设用地收益又提高农用地收益。政府调控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通过市场发挥作用 ,中央政府应该收取地方政府的土地非农化收益 ,以此对农民的农用地经营进行补贴 ,以达到有效调控土地非农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一项旨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却演变成了一场“农民被上楼”运动,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该政策实施的背景、动因入手,对政策实施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阐述在当前加速城镇化背景下农民被上楼的根本原因及严重后果,并在此基础上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法律规定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土地所有权,但国务院并不能实际履行代表行为,又没有转委托于其他主体而使所有权行使主体缺位.土地行政监管部门自封为土地所有权的出让人,其结果不但是主体错位,而且为地方政府通过公权力主体"挟持"民事主体而形成政府间的竞争提供了法律依据.追求政绩工程的区域竞争是政府垄断建设用地供应市场的动力,由地方政府形成的进入障碍是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二元结构的制度性原因.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关键是国家民事主体的地位独立和平等.  相似文献   

9.
张凯  沈吉  许鸿明  张庆华 《经济研究》2021,56(10):72-87
随着中国城市服务业比重的提高,商业用地作为服务业的载体在城市土地开发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因为商业用地能对周边住宅用地持续产生正向溢出效应,地方政府会更多地将商业用地通过挂牌出让,以降低其出让价格,实现更高的长期价值.基于土地交易微观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商业用地的挂牌比例比住宅用地高7.9%.机制分析表明,商业用地对住宅用地出让价格有正向的溢出作用,并且该溢出效应会持续五年以上.商业地块的溢出效应越大,城市政府越倾向于将其挂牌出让.这一系列结果体现了城市政府在市场化开发商业地产时的策略选择,是"有为政府"对"有效市场"的反馈和能动.  相似文献   

10.
沈坤荣  赵倩 《经济学家》2020,(11):19-28
当前建设用地市场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集中表现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结构失衡以及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错配,不仅对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构成重大制约,而且导致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缺乏发展空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建设用地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是城镇建设用地供应主体单一,用地审批管理事权错位以及地方政府土地配置行为的激励机制扭曲,而这些体制机制障碍也是"十四五"时期完善建设用地市场的重点和难点。"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以化解建设用地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为突破口和主抓手,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快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激励约束机制、逐步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融资的依赖,才能提升建设用地供给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回旋余地。  相似文献   

11.
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效益最大化,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为此,采取严格土地规划计划管理,强化建设用地审批和监管,积极整合闲置资源,推进闲置土地利用,开展用地挂钩置换,强力推进"四个集中"六大措施,确保社会经济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民经济的繁荣,工业化、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国民经济由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方式转变,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建设用地也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土地问题十分突出,城市存量土地和新增用地的利用率失衡,这就需要政府出台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土地机制,实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本文阐述了我国当前城市住宅小区土地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办法,以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区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农民集体势必成为与地方政府相互争利的土地供给者。从国家致力于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盘活巨大农村建设用地资源、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土地财政模式构成等方面系统分析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机理。选取农村建设用地与土地财政数据,采用关联系数方法,结合区域临近原则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将二者在31省(市)的关联度分为高度、中高度、中度、中低度、低度5个区域。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国有用地供应面积、平均土地出让价格评判出农村集体与地方政府建设用地供给竞争程度区域差异;测算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面积及可入市系数、面积使不同区域地方政府减少的土地出让规模及收益程度;考查土地出让金弥补地方财政赤字情况、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减少地方财政来源对公共设施建设支出影响区域差异;评判地方债务规模、财政收入与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减少地方政府出让金对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的区域差异,进一步演绎出各区域破坏式的政府财政增收与融资行为。从国家制度层面改革与规划引控、征收物业税、允许与规范地方政府发行债券、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与指标异地流转等方面,构建不同区域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兴利除弊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4.
该文在对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农村工业化的调查基础上提出,让农民以土地权利参与工业化,可以屏蔽国家征地制度对农民权益的侵害,有利于地方工业化,让农民分享工业化进程中的土地级差增值收益.为了更好地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应尽快修改现行《土地管理法》中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内容,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实行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同地、同价、同权.  相似文献   

15.
赵哲远  吴次芳  盛乐山 《经济地理》2003,23(4):508-512,546
通过分析温州市城市土地经营中存在的非市场行为,认为城市土地经营需要适度的政府干预,指出城市土地经营可供选择的交易方式和客体类型,并商讨发展城市土地经营的主要对策: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以多种形式经营划拨用地等。  相似文献   

16.
何勇 《经济改革》2010,(11):4-5
据报道.一场“农民上楼”运动正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进行。各地将农民的宅基地复垦。用增加的耕地换取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他们共同的政策依据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指出.和平时期大规模的村庄撤并运动“古今中外,史无前例”。  相似文献   

17.
周建生 《经济师》2011,(6):38-39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具体地讲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关于做好土地储备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文 《经济论坛》2004,(23):149-151
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中指出,为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对建设用地试行收购储备制度。所谓土地储备制度,就是土地管理部门依照法定程序,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运用市场机制,通过收回、收购、置换和征用等方式,收购各处的闲置土地和垄断土地的一级市场,将城市存量土地纳入土地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19.
集体土地"以租代征"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小花 《经济论坛》2007,(1):112-114
通过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和国家宏观调控,滥占耕地的“圈地风”得到了扼制,但以租赁为名,行征占之实的集体土地租赁在一些地方出现,并有蔓延之势。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1999年至2005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七年期间,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多亩,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100多万件,涉及土地面积近500多万亩,比2004年全国新增的建设用地总量(402万亩)多出近100万亩。违法用地平均占新增建设用地总宗数的34%,有的地方高达80%以上,已撤销的部分开发区,有将近一半的用地是租用集体土地,连农用地转用手续都没有办理。集体土地“以租代征”不仅违反了现行土地管理法规,破坏了我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国策,而且侵害了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增长将导致城市土地过度供给,城市土地产出弹性越大且政府在城市土地出让金中的收益比例越高,城市土地过度供给的程度就越深,并且随着城市土地供给的增加,地方经济中内生含有降低居民收益分享比例、提高政府和企业分享比例的趋势,这构成地方政府不断增加城市土地供给的重要诱因。解决我国城市土地过度供给的根源在于改变地方政府以增长为导向的适应性调整策略,优化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微观主体之间的城市土地权属关系,调整我国现有城市土地收益的分配格局,将城市土地供给置于长期化的视野以及制度化的平台上进行,使地方政府的城市土地供给行为与资源的高效化、集约化利用目标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