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保私力救济的产生源于环保公力救济制度及其运作存在的缺陷,作为环保公力救济的补充,它是公民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分析了当前我国出现的环保私力救济现象的特点,并提出对环保私力救济予以法律规制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激增,公众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实践中,针对污染企业的私力救济不断涌现,有些颇有成效,而有些衍化为暴力事件,破坏社会和谐。然而,法治国家需要依法行事,因此,必须对环境侵权私力救济进行法律规制。从环境侵权私力救济概念出发,阐述了环境侵权私力救济存在的价值和正当性,分析了环境侵权私力救济弊端,并试图对通过法律途径规制私力救济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私力救济是当事人在公力救济无法达到及时维护利益的目的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在中国,私力救济规制过于简单,仅规定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两种形式。但是,私力救济并未因此减少,各种民间救济泛滥,典型如民间收债。中国在现在的立法改革中,不妨适当借鉴国外私力救济的制度,从而使民间的、尚未纳入法制但已存在的救济形式法制化、正式化。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现状探究、缺陷分析、对策研究三个方面探讨到新疆的外来农民工权利救济机制,指出到新疆的外来农民工获取权利救济的障碍在于缺乏切实有效的救济机制,必须从规范私力救济和健全公力救济两个方面来健全和完善到新疆的外来农民工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5.
顾颖莹 《新经济》2014,(8):57-6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行政行为的方式已逐渐多样化,许多新型的行政私法行为逐渐出现.招商引资作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性质问题关系着对招商引资的规范和纠纷的解决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招商引资合同与民事合同、行政合同的区别,认为招商引资合同是一种行政私法合同.对招商引资合同双方当事人提出了法律意识方面的建议.本文提出了建立行政救济途径和司法救济途径并存的纠纷解决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保护环境公益是环境保护最重要的方面。在目前的中国,环境公益受到损害主要依赖于行政机关的救济。然而,仅仅依赖行政救济不足以保护环境公益,我们还需要司法救济。环境公益的司法救济途径有二种,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二者在诉讼目的、诉讼主体、举证责任、诉讼效果等方面具有诸多的相同点和差异,比较它们的异同对于我国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济社会发展对小额诉讼程序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诉讼程序作为一种以救济微小权益为对象的简易快捷的诉讼程序,已经被法制较为健全的大部分国家广泛采用。我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期,民事、经济纠纷和诉讼的数量与日俱增。小额诉讼程序以微小权利为保障对象,在程序设计上突出简易快捷的特征,既为当事人提供诉讼之便利,实现司法大众化,又达到提高司法效率之目标,使有限的司法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进而维护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8.
政府采购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一直以来强调的是如何在政府部门中推广实行和加强政府部门内部的有效监督,而忽视了采购中的另一重要主体——供应商,这无疑会造成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不完善和加大政府采购行为的不规范,本文从立足保护供应商利益的角度,通过对供应商准入资格和司法救济制度的必要性分析,借鉴国外相关措施,论述如何增强规范政府采购和增强政府采购“反腐”功能。  相似文献   

9.
黄保勇 《经济师》2004,(3):71-72
按照大陆法系的司法体制 ,向法院请求司法救济的前提是当事人必须证明其依法应享有实体法上的权利 ,并且提出诉因。证券投资者对于不法行为导致的投资损失应有权请求民事赔偿 ,但要明确投资者享有的具体权利及请求民事赔偿的法律基础。依据我国的证券法 ,应该明确投资者享有知晓权、公平竞争权和交易自由权及侵犯这三大权利而产生的投资者请求民事赔偿所依据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其蕴涵着人的生存和人的尊严的基本需要.社会保障权易受到私权利和公权力侵害,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机制的选择和构建依赖于社会保障权的法律内涵和特征.作为现代公民的社会权和宪法权利,社会保障权具有法律强制性、主体多元性、关系复合性、公益性和可诉性的特点.我国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主要是通过"双轨制"来实现的,即民事程序和行政程序.但这两种模武与相关保障制度的缺失和不足影响到社会保障权利的救济,有必要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通过改造行政复议程序和仲裁程序、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法庭、确立公益诉讼制度和完善相关的司法救助与法律责任制度来构建我国社会保障权的救济机制,充分保障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张广兴 《经济师》2006,(7):49-50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也叫再审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该程序强调无论在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上,只要确有错误即应通过再审制度加以纠正,贯彻了我们国家有错必纠、有错必改、实事求是的司法理念。该项制度对于保障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维护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深入发展,该项制度本身存有的一些问题也日渐显露。文章从分析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设立,指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与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徐昕 《开放时代》2003,(6):75-86
本文通过调查华南地区的一个民间收债个案,描述了一种没有法院的纠纷解决机制.这种非正式机制内含着一种经济逻辑,且行之有效,即在私力救济框架下,债务人存在合作倾向,最终导向没有法律的秩序.就本文考察的民间收债而言,国家与社会达成默示的共谋,国家对私力救济的适"度"政策正是公权力通过私人实现社会控制的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13.
辛金钦 《当代经济》2008,(11):110-111
必须从法律视角去审视高等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特别是在学校作出关系学生重大利益决定时,应当听取学生的申辩、质疑,规范学生的听证制度,完善学生的申诉制度。保障司法审查和救济制度的落实。本文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强化检察机关对法院民事审判的法律监督,必须赋予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最基本的“知情权”,结合《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以及当前人民检察院在行使民事抗诉权时受到的制约,并就当前民事抗诉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如何进行完善民事诉讼法律监督制度,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强化法律监督权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斐  朱昊 《经济问题》2023,(9):19-26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是由国家政策由上而下强力推动产生,而非司法实践倒逼的结果。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创设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虽然在我国已经实施八年,但其适用范围仍然没有被学界和实务界厘清。实践中,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有名无实”,规范手段和立法目的之间有矛盾。作为主要制度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引发的生态系统功能损失或自然生物因素的不利改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这一民事赔偿诉讼只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有关部门应当实事求是地运用该制度的有限功能,充分发挥该制度保护权利人财产权益、维护司法秩序的设计功能。该类诉讼制度的赔偿范围仅限于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人身损害或与社会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相关的财产利益损害。  相似文献   

16.
李翔 《经济师》2009,(1):94-95
反垄断司法救济是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其自身的特点与运行模式的研究,却长期被学界所忽略。因此,文章以各国反垄断司法救济模式为基础,并结合经济学与法理学的分析手段,对反垄断司法救济的特点与运行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宴 《经济导刊》2007,(9):88-89
竞争法中该不该设置民事赔偿 损害赔偿的根本目的就是以财产的方式补偿损失、救济损害.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在竞争法上不仅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有效的民事损害赔偿制度设计,鼓励广大私主体参与竞争法的实施,可以弥补竞争法公共实施的不足,降低竞争法的实施成本,从而达到更好地维护自由竞争和公平竞争秩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1.让私法成为金融体系中约束市场主体的主导法律制度。私法是调整平等的民事和商事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自治是其根本特征。私法自治的应有之义在于:在民事和商事关系的范围内,只要不违反法律,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就在当事人之间发生法律效力,而法律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得随意干预。私  相似文献   

19.
李良才 《经济师》2004,(11):63-64
在内幕交易中 ,只有对受害人进行民事救济 ,将侵害人的非法所得用于补偿受害人的损失 ,才能真正和彻底地实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为此 ,文章从内幕交易的认定及其民事救济的必要性、归责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操纵市场是典型的证券欺诈行为。我国证券立法关于操纵市场的民事赔偿规则和司法实践近乎空白。从民事赔偿诉讼主体、民事赔偿责任构成要件以及诉讼模式选择等方面对证券市场经济赔偿诉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