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成加兵 《经济论坛》2005,(13):76-78
企业理论的演进过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即新古典企业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新古典企业理论主要是将企业作为生产实体来研究,即重点探讨企业如何能做出正确的市场决策和生产决策并有效实施。在这里,企业被简化为一个“使利润最大化”的“黑箱”。新古典企业理论的重点就在于探讨在价格的引导下的“黑箱”里面的操作。现代经济学研究却对企业提出了另外一些问题,如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企业的大小和边界是怎样界定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理论与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王晓芳现代企业理论属现代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对于这一理论的认识,我们还停留在“最大利润的黑箱”认识阶段。不了解企业的本质,就不可能创造企业生存的条件,不了解现代企业制度创立的理论基础,制度创新只能是盲目、简单的移植,难免成...  相似文献   

3.
惯例:一把打开企业“黑箱”的钥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黑箱"问题的实质是企业理论对企业内部组织方式、生产性行为的解释力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都没有打开企业的"黑箱".本文以演化的观点,通过对组织惯例的分析,回答了"黑葙"中关于企业成长和企业异质性的两个基本问题.进而通过对惯例与组织知识、能力、关系和契约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深层剖析,揭示了惯例的双重性,即认为惯例既具有契约性又具有生产性,是沟通企业契约理论和知识能力理论的桥梁.从而指出了惯例在整合现有企业理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惯例研究对发展企业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创新对于以“基业长青”为目标的家族企业意义重大。以2011-2015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作为样本,运用社会情感财富理论和企业行为理论,分析了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期望差距与制度效率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期望落差对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而期望顺差会削弱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制度效率会削弱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涉入水平不会对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以团队作为切入点研究家族企业创新问题,不仅丰富了现有研究视角,还为家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就制度与企业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出:一方面,没有适当的制度,企业不可能产生任何价值最大化意义上的“企业效率”,制度是企业效率的基础;另一方面,制度又是在企业追求效率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效率对企业制度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对企业应如何提高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秋兰 《生产力研究》2004,(11):153-154,181
东亚家族企业制度包括两个层面。从企业内部体制看,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特点是全部或部分所有权和企业主要经营管理权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并且能够世袭;权威型决策机制与A型信息体制;基于家族主义的经营者激励制度降低了代理成本;实行以关系为基础的二元雇佣和激励制度。从环绕企业的制度互补结构看,金融机构对家族企业的外部监督作用较弱;企业之间形成了基于中华文化认同以及关系和利益考虑基础上灵活的合作关系网络;企业与政府勾结形成利益共享关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企业理论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臣 《经济学家》2005,(3):9-13
新古典企业理论把企业视为投入和产出之间转换的“黑箱”,分析了在给定制度条件下技术因素对企业最优生产的影响。西方非主流企业理论和主流企业理论都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完善,本文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西方企业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判,并指出马克思早在科新等人之前就历史和逻辑统一地分析了企业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曹阳  杨明  李建军 《技术经济》2003,22(3):22-23
<正> 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1.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支撑和保障。技术创新所要实现的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它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必然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说技术创新所要发展的是“生产力”,那么,它就必然会受到旧的“生产关系”的制约,当然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匹配。这种“生产关系”对企业来说就表现为“制度”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制度创新的支撑和保障,企业的技术创新是难以持续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在转轨经济国家中,制度环境究竟会对高管持股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产生何种影响一直存在争议。从环境支持和企业迎合两个视角出发,分析企业所处的外在环境及其开展研发活动的动机等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在环境的创新氛围对高管持股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企业为满足政府政策导向而采取的迎合行为也强化了上述关系,这两者同时作用于高管持股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但两者相比,创新氛围的影响更为重要。进一步揭示了高管持股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逻辑黑箱,为今后的理论研究与政策设计提供了必要支持。  相似文献   

10.
经理股票期权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企业需要经理股票期权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股东与经理之间就存在着“委托-代理”的合同关系,这种“合同”不仅是指聘书所代表的“显性”的合同关系,而且也是指股东与经理之间在一些无法观察到的问题上的“隐性”的合同关系。这些难以观察的变量包括经理人员的努力程度、对公司资产的关联程度以及对股东利益(短期的和长期的)的某种关心和追求方式以及信息的利用等。这些“隐性变量”构成了代理成本的主要部分。委托-代理理论告诉我们,降低代理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把经理的个  相似文献   

11.
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企业理论方法论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企业理论方法论方面有本质的区别。集中体现在 :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以整体主义方法论为基础 ,而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方法 ;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以“制度人”为研究的出发点 ,而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为研究的出发点 ;制度经济学采用进化论方法 ,把企业问题置于文化领域中研究 ,而马克思主义者则运用系统的发展的观点 ,在生产与交换的有机结合中研究企业问题。两种企业理论方法论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理论的逻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冰 《经济问题探索》2001,70(12):44-47
一、企业性质的合约界定 一般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看成是一个黑箱,也就是说,在传统主流经济学家眼里,企业是一种联接投入产生的装置.至于企业"黑箱"的内部运作和结构并不是传统主流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在现实中,他们在分析组织问题时,通常也忽略组织的运行问题.科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开创了企业契约理论的先河,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学技术的观点,重新认识了什么是企业这一基本问题,对什么是企业这一基本命题做出了不同解释.在科斯眼里,企业被看成一种制度安排.企业被看成一组具有某种共同目标的成员之间的合约关系集合,企业仅是一种法律虚构,其实质体现为成员的合约关系上.  相似文献   

13.
论企业与市场间的不同形态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论企业与市场间的不同形态王询(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系116025)一、企业与市场的理论在传统经济学有关企业的理论中,每一个企业自身构成一个内部统一的整体,其内部是“黑箱”,各个企业之间则是相互独立的;在有关市场的传统理论中,则是将市场视为“看不见的手”,...  相似文献   

14.
制度在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探析人力资源开发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与制度发展之间的关系后,通过制度经济学的视角集中分析和论证人力资源开发与制度发展之间存在的自觉诉求关系,并从制度理论和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路径:微观个体层面的自我约束、中观组织层面的制度输出、宏观社会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5.
制度决定抑或技术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是制度决定技术,还是技术决定制度?“制度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分歧的根源是什么?本文在剖析制度变迁过程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开展分析,并将一般意义上的技术与制度间的关系推及企业层面,界定了公司治理制度在企业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论制度变迁理论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变迁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以凡勃伦为创始人的开创性历史时期 ,制度的概念得以创立并用“累积因果论”来解释制度的变迁。第二个时期是以约·莫·克拉克为代表对制度变迁理论继承和发展的时期 ,涉及到对资本主义企业的分析 ,制度与技术相互作用等问题。第三个历史时期是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和以科斯、诺思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蓬勃发展时期 ,研究成果卓著。当然还应包括马克思、博弈论者、混沌经济学对制度变迁理论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下传统能源企业期望通过绿色创新获得持续竞争力,因此,探究能源型企业转型驱动“黑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应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构建企业绿色创新意愿驱动模型,提炼出驱动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形成的5个主范畴,对核心范畴与主范畴、主范畴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阐述,从而探究新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意愿驱动机理。  相似文献   

18.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基于“经济人理性”假定,设计出了精密、精巧、精致的委托代理制度,有效化解了现代企业中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利益冲突并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然而,现代企业实践已经证明,即使委托代理制度十分精密、精巧、精致,仍然没有彻底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企业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问题。因此,必须拓展既有理论视野,从“经济人理性”假定拓展到“经济人+社会人+家庭人复合理性”假定,这样就能够实现委托代理理论视野的拓展。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双边对称信任数理模型表明:基于委托代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双边对称信任度,可以进一步化解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并且改善企业运营效率。基于这一结论,强化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双边对称信任度的具体路径是优化社会信任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要求确立与其相适应的会计思想和方法体系,另一方面,会计理论自身的发展也会促进新型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监督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强化会计监督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0.
政治科学与三个新制度主义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新制度主义”这个词在政治科学中的出现频率已经越来越高。然而,对于什么是“新制度主义”,它与其他分析途径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对于它做出了哪种承诺或者说要揭示什么的问题等,却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混淆。本文拟通过检视新近文献,对上述问题做出初步回答。事实上,在过去的十五年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新制度主义”分析途径。即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本文简要描述了每一个流派的起源,指出它们在分析社会和政治问题时的独到视角。从而寻求每一个流派是否有向其他两个流派学习的可能,并在结论部分讨论这三种视角的整合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