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统计方法,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分析研究2011年中国土地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和国家土地政策与土地科学领域热点问题,展望2012年国内土地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土地"为关键词的文献共计17551篇,其中核心期刊4453篇,EI来源期刊118篇,SCI来源期刊2篇,主要分布在《中国土地科学》、《自然资源学报》、《资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方法,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梳理、分析2010年中国土地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国家土地政策与土地科学领域热点问题,展望2011年国内土地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土地”为关键词的文献共计16817篇,其中核心期刊4185篇,EI来源期刊101篇,SCI来源期刊3篇,主要分布在《中国土地科学》、《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地理研究》、《中国土地》、《农业工程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期刊,内容涵盖土地管理、土地制度创新、土地集约利用、土地生态、土地市场、土地评价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201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5年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总结201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15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201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共同关注征地制度和土地产权问题、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驱动机制、多规合一及规划方法创新、土地利用管理措施、土地市场价格机制及政府行为、农用地生态保护、农用地整治和矿区土地复垦方面;(2)201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主要差异集中在:国内研究还关注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利用评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及保护途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等问题;国外研究则侧重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影响、土地利用冲突问题、土地供应策略、土地市场与产权制度的关系、农地抛荒及保护对象划定、土地开发与保护机制、土地整治景观格局研究。研究结论:在全面推介土地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14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4个方面:(1)加强国土资源法制建设,推动深化依宪立法、修法,依宪执政研究;(2)开展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建设与制度建设研究;(3)加快土地工程技术和新技术应用的创新研究;(4)深化土地学科建设研究,支撑"新常态"下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研究不仅对土地规划、工程建设等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存在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法,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文献数据获取源,将1995~2019年间所发表的相关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从发文数量、关键词两个角度来探讨我国土地利用研究现状及热点。研究表明:①近25年来,土地利用相关论文年发文数量逐步增长,目前已进入高产状态。但整体发文趋势在2015年出现拐点,由上升转为下降。②关键词可直观反映研究领域的热点及变化趋势,整体分析,除核心关键词"土地利用"外,"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一词出现频次最高,同时"模型"、"遥感"、"中国"三个词与多个高频关键词出现共现现象。  相似文献   

5.
2008:寒冷的一年 <中国土地>:在您看来,2008年土地市场的真实状态是怎样的? 姜炜:经历了2007年的喧嚣之后,2008年中国房地产在内外交困之中,度过了寒冷的一年.作为房地产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市场也不可幸免地步入了冬天.土地市场在2008年归于寂静, "观望"与"流标"成为2008年度土地市场的关键词,直接反映出了土地市场在2008年的真实状态.这既体现出多年来房地产调控的成效,更与世界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局面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土地规划立法的导向选择与法律框架构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目的:提出土地规划立法的导向,构建土地规划法律框架.研究方法:应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土地规划立法应该体现市场经济下的立法理念,注重土地利用伦理的立法准则,强调土地用途管制的立法核心,倡导"阳光规划"和"公众参与"的立法思想;土地规划立法体系的框架应该包括<土地规划法>和其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法令化的土地规划方案.<土地规划法>与<土地管理法>是同属于<土地法>之下的姊妹法;<土地规划法>与<城乡规划法>应该互相协调,在土地利用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该是其他规划的"母"规划.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对"中国知网"刊载的土地科学期刊文章进行计量分析,探讨土地科学发展特征。研究方法:科学计量学、网络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对198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土地科学文献题录数据的处理分析,可以刻画土地科学研究现状,梳理土地科学发展脉络和演进逻辑。研究结论:(1)土地科学影响力逐步攀升,并已形成了稳定的学者群体,新一代学者逐渐开始引领土地科学发展方向。(2)土地科学主要研究机构多为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研究活动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土地科学研究基金资助力度持续增加,文章来源期刊多元化。(3)土地科学发展经历了土地制度探索阶段、耕地保护阶段、城镇化阶段、城乡统筹发展阶段。"人地关系权籍时空系统"理论和时空锥理论构成了土地科学演进的内在逻辑。(4)"人地权三位一体"理论和三维空间研究域模型及其理论构成了土地科学研究域的基础,即土地科学主要研究内容是解决在特定发展阶段,土地生产关系与土地生产力不匹配所衍生的土地利用问题,而土地政策研究、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研究、工程技术研究则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土地科学理论实践,土地科学是一门典型的"问题导向型"和"实践推动型"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分析“年度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与展望”系列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和意义,评述2007—2017年中国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概况,为土地科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在文献统计和整理的基础上,分阶段提出2007—2017年中国土地科学重点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并提出研究展望。研究结果:近年来中国土地科学研究经历了非常明显的跃迁和提升,对特定研究内容的认识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拓展。研究结论:中国土地科学研究将围绕土地权籍、土地租价和土地可持续利用三个核心理论,在人—地—权三位一体理论、人地关系权籍时空系统理论和土地科学三维空间研究域模型理论的指导下,坚持土地科学学科范式,继续秉承系统论、多元化视角,在实现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现阶段重大历史任务的战略指引下,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时期下的土地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土地科学基础理论,革新技术方法,创新体制机制,保障土地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和基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框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定义科学范式的内涵,构建中国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框架,显化中国土地科学学科范式,以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是土地科学学术群体所认可和接受的关于土地科学的基本认知、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的体系,是土地科学学者开展土地科学研究时的共同"学术语言";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框架是土地科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成,以土地资源、土地管理、土地工程为本体论,以着眼于土地利用系统功能辩识的发展观、系统观和时空观为认识论,以质性与量化研究法、时空分析法、模型分析法、工程技术法等为方法论。研究结论:当前土地科学学科范式以一种隐性的潜意识方式存在并指引着大多数人的研究和实践,亟需应用科技哲学层面的范式理论,搭建中国土地科学学科范式框架,推进其范式显化、竞争、转换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中国土地科学》2005,19(2):62-64
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于11月20日~23日在海南省琼海市召开,大会主题是"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在此期间,中国土地学会主办了第3分会场,主题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耕地保护".分会场共收到社会各界投稿90多篇,选入论文集的有60多篇.与会代表80余人,中国土地学会理事长邹玉川出席了分会场开幕式,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小虎主持了分会场开幕式.中国土地学会土地资源分会主任委员、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司长潘明才作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决定>精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主题报告.来自河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土地学会、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审计学院、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辽宁省土地学会、天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郑州市国土资源局的12名专家学者,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就耕地保护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和问题、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质量、走集中化城市化道路等问题做了大会发言,并对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出了具体建议.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土地科学》期刊影响力分析及提升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科学》期刊近年来的影响力现状,提出未来提升期刊影响力的路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近年来,《中国土地科学》期刊影响力逐年提升,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国际影响力指数、即年指标等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土地科学领域内保持了较高的办刊水准;《中国土地科学》高影响力论文在选题上普遍聚焦国家战略和土地科学学科发展需求,高影响力作者在本刊发布的成果比重较小,高影响力研究机构发表的成果要数量与质量协同,国家级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影响力较大。研究结论:跟踪高影响力研究团队及重大项目,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加速期刊与新媒体融合,探索期刊英文出版模式,适时扩大载文量,是进一步提升《中国土地科学》影响力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发展已取得很大成就,表现为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成绩突出、初步形成学科体系、取得大批研究成果.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础理论研究欠缺、独特的土地科学研究方法体系尚未形成、研究角度单一、学术交流质量不高和学科带头人的影响力不足.土地科学学科发展目前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应明确土地科学学科发展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及2010-2020年的主要建设任务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研究土地科学学科体系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在现行的学科体系中土地科学问题研究分散于相关学科中,缺乏学科地位和完整学科体系支撑;土地科学与部分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基础理论交叉,与部分学科在研究对象上存在局部交叉。研究结论:土地问题的重要性、要素的多样性与完整性,决定了土地科学问题研究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他任何学科只可以局部研究而无法完整替代。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旅游用地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两者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协调发展度计算模型,得出两者的协调发展度。对桂林市的研究表明:2001-2010年,该市建成区旅游用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旅游用地利用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国内外都比较少,研究力图为旅游用地的合理利用提供一个在理论上有指导意义,在方法上可参照实施的模板,并为旅游学术界提出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什邡市耕地质量现状,充分把握影响耕地质量的主导因素并进行质量提升分区,测算不同质量提升区的提升潜力,以期为全市耕地质量的建设与发展指明方向。[方法]依据农用地分等理论,构建2014年什邡市耕地质量限制性指数评价体系,采用限制性指数模型测算耕地质量限制性指数,结合因素组合法、耕地质量潜力测算法,分别进行耕地质量提升分区及其提升潜力评价。[结果]什邡市耕地质量现状差异显著,地域分布特征明显;因素限制程度以中限制为主,多因素共同主导限制耕地比重大;各质量分区限制特征明显,各区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在时序上和空间上也存在差异。高等别耕地集中分布于南部平原,受土壤酸碱度中等限制和剖面构型高程度限制为主;北部丘陵区以及南部河谷低洼地带主要为低等别耕地,表现为坡度与灌溉因素较高程度限制为主;综合提升潜力较大的耕地集中于北部丘陵区与南部河谷低洼地带。[结论]什邡市范围内耕地质量差异明显,存在普遍限制且分区限制特征明显,各区提升潜力空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从农地集约利用中的人地关系入手,将“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引入农地集约利用评价,构建基于PSR模型的农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四川省农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78-2008年四川省农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小;状态指数对集约水平贡献较大,压力指数贡献较小;PSR系统的协调度与农地集...  相似文献   

17.
基于熵权和变异系数组合赋权法的耕地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湖北省崇阳县为研究区,结合耕地自然质量和立地条件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与变异系数法组合赋权,经兼容度检验,两种赋权方法兼容度为0.8325,表示两种方法组合赋权充分反映了指标的隐含信息,较为合理。利用TOPSIS评价模型计算该地区耕地质量分值后进行评价,将该地区耕地质量由高到低分为高、较高、中等偏高、中等、中等偏低、较低和低七种类型。研究结果对确保粮食安全、保障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划定基本农田范围以及国土行业相关业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协调度是衡量系统协调程度的重要参数,将其应用到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当中,可以较好地反映土地利用系统的发展状况及可持续利用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线性加权函数法和协调度指数对呼兰区(县)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及协调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94~2003年呼兰区(县)土地可持续性和协调度总体上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大连市土地利用空间数据,选用斑块数、斑块分离度、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环境指数等景观特征指数,从斑块和景观两个尺度对大连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定量评价,揭示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旱地景观是大连地区面积最大、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强的基质景观;其次,林地景观的面积比例也较大;水田、草地和水域的面积比例较小。(2)城乡用地景观的斑块数最多,其次为林地;旱地景观斑块分离度最小,为0.03其次为林地景观,为0.08;沼泽景观的斑块分离度最大,为2.06。(3)大连市的生态环境指数为0.43,与辽宁沿海其他城市相比较,其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较好,但仍有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文献计量法对CSSCI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集体建设用地问题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通过研究得出3个方面的结论:集体建设用地问题研究文献在2014年达到最高值,《中国土地科学》收录的文章最多,陈利根的发文量最大,作者合作强度弱,且多以师生或同事关系为纽带。热点词聚类有"宅基地管理";"自由流转"等10大类,不同聚类内容的研究差异较大。"宅基地退出"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作为最新突现词,代表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