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全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主阵地,在集聚全球优质创新资源、促进产业研发合作、推动国际创新成果产业化、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效推动了江苏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创新省份建设,显著提升了江苏产业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水平。近年来,随着开放创新的不断深化,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缺乏有效海外创新资源渠道和缺乏专业化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中介机构等难题,苏南、苏中和苏北园区国际化水平差距显著。文章基于省内25家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国际合作情况调研,阐述园区国际合作发展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剖析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根源,并从制度保障、产业导向、企业主体和项目人才支撑4个层面提出园区未来深化国际合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体现为投入要素的转变,与改革开放以"招商引资"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不同,创新型经济发展更多地依赖创新资源要素的投入,在本地创新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只能更多地引进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文章从创新战略定位、创新资本、先进技术、高端人才等方面对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三省两市的全球创新资源要素的引进和利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江苏在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优化投资结构、转变技术引进方式、提升人才引进层次及培育有影响力的主体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科技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江苏第三届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在南京等地成功举行。大会以"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推进跨国技术转移"为主题,重点围绕引进境外创新机构与推进企业技术对接,吸引了境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机构和有关政府部门的中外代表1000多人参加。本届大会以服务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目标,各项活动内容务实、组织高效,取得了突出成效。推动引进了一批国际合作载  相似文献   

4.
<正> 2008年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设立的重要意义在于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提升江苏产学研合作及科技创新水平。计划将围绕推进江苏产业创新国际化,加大在全球范围内开放性配置科技资源的力度,重点推进技术引进、合作研发以及海外科学家的引进利用,以促进更多的海外优秀创新成果和杰出科技人才集聚江苏。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并开展创新能力评价有助于增进对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全面认识,增强对现状、趋势以及对存在问题和差距等的分析,为引导高新区的良性发展和为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提供依据。随着全球对创新的关注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创新发展战略的提出,国内外有关研究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相应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创新评价和排名。国外如欧盟创新记分牌(IUS)、全球创新指数(GII)、OECD的科技产业记分牌(STIS)、硅谷指数(ISV)、英国  相似文献   

6.
邵翔  田甜 《中国经贸》2011,(13):48-50
近些年,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化水平不断加深,参与国际创新合作,跨国界、跨区域的交流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创新资源和全球链接能力持续增强,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邵翔  田甜 《中国经贸》2011,(7):48-50
近些年,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化水平不断加深,参与国际创新合作,跨国界、跨区域的交流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创新资源和全球链接能力持续增强,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以创新引领区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文章根据知识生产函数理论,利用2002-2011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基于面板时间序列的处理方法,构建江苏省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计量模型,分析了RD投入、科技人才投入、FDI等因素对江苏创新产出的影响,并提出进一步提升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红坤 《山东经济》2010,26(3):105-110
新产品竞争已经成为保险企业竞争的核心领域之一,保险企业意图寻求更高的地位,更多的市场份额以及新的市场领地,其战略就是进行产品创新,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来确保其持续不断的竞争力。通过对保险企业的问卷调查,利用统计分析工具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进行保险产品创新对其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能够更好地认识影响保险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因素,使之更好地加强产品创新管理,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跨国公司所需的知识不再局限于本国,跨国公司必须学会发现并利用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有用知识,加以整合创新,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适合不同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走入全球创新的阶段。中国企业也应顺应这一趋势,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提高全球创新能力,布局全球创新网络,以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苏响应"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范围、务实深化合作领域。为高质量推进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在更高层次上融入国家战略,需要充分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状况,结合江苏的产业优势与合作基础,进行国际合作战略规划层面的研究。文章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热度分析,从科研学术热度、全球竞争力评级、国别合作度、海外园区热点4个维度,对相关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及与我国的合作现状进行剖析,并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江苏存在不同层面的产业互补和"非均衡性"特点明显的研究结论,提出江苏未来深化"一带一路"创新合作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创新资源正在成为国际争夺的制高点。苏南科技创新在江江边经济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决定着江苏经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江苏在创新驱动战略引导下的近年发展现状,对江苏的创新能力、创新集群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对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开放创新已经成为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大趋势,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和模式更好地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开展互利双赢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融入到全球创新网络之中是中国必须回答的重大战略议题。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中国以入世为契机全面开放市场,大大提高了中国经济的效率,吸引外资不仅带来了技术、资本和管理经验,也让中国的产业体系逐步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之中。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创新能力依然不足,核心技术的对外依存度仍然偏高,中国面临着极大的创新瓶颈,如何实现突围变得愈发的重要。中国创新绩效的技术效率要小于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立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的"机会窗口"已经打开,继北京、上海之后,江苏提出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该研究在对江苏与北京、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进行优劣势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江苏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高校学生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探讨加强学生工作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主要应对措施,从而指出加强学习是有效提高学生工作创新能力的途径的意见和建议。教育创新是永葆教育生机、活力的重要因素和源泉之一,它与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是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途径。为此,贯彻落实国家既定的教育方针,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必须不断地坚持对教育进行创新,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注入创新思想和灌输创新意识,力求学生工作在新时代取得突破与发展,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为和谐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江苏产学研合作现状,文章以提升高校创新力为视角,提出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强化产学研合作的协作创新机制,着力打造高水平产学研合作创新科技园区平台,形成在规模特色的品牌溢出效应、改革高校创新力的评价指标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增强江苏区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注塑机产业从生产规模全球第一进入到了以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后追赶时代,但仍面临高端设备自主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缺乏等创新问题。通过对全球注塑机技术演变及市场格局的分析,中国注塑机产业在后追赶时代可通过工艺深化创新、架构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三种战略提升整体产业创新能力,而打造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建全球化的营销体系是实施产业创新战略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是江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战略。江苏目前已同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官方或民间的科技合作关系。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推动本土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的要求,集成各种条件资源,以更加开放的思路,支持江苏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转移机构等单位与国外各类合作伙伴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国际科技合作新局面。本刊在此选编了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王秦及国际合作处赵扬威处长、李春雨副处长等就如何更好地整合国际科技资源,服务于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在线访谈,供读者参考。访谈内容由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科技网络与宣传中心林巧宁同志整理,本刊对访谈文字实录作了节选。  相似文献   

20.
南佐民 《开发研究》2007,61(1):35-37
社会网络结构已经成为研究区域社会状态的新视角。硅谷之所以能够持续地成为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其重要原因是它具有特别的社会网络结构,包括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网络,由溢流技术开发而产生的以大公司为核心的衍生公司网络以及由风险投资者为核心的创业融资网络。这些跨机构跨领域的社会网络联系充分发挥了弱连带优势,在社会领域之间和社会机构之间产生了实质性互动,促生了以高科技产品开发为核心的开放的、在竞争中合作的区域创新文化。硅谷创新文化所具有的辐射效应正在影响向信息经济时代过渡的全球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