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作为重要的主流意识形态主体,连接着党领导中国人民的奋斗历史与当代实践。当前,算法推荐已主宰互联网信息传播,红色文化与算法推荐融合过程中面临着部分用户易误解被碎片化的红色文化内容、部分平台削减红色文化内容传播占比、部分群体难以跳出网络舒适圈而忽视红色文化内容等现实困境。为实现红色文化全媒体、全范围的传播,亟需借力新的传播生态,发挥算法推荐的赋能作用,通过有效整合优质内容、高质量传播红色文化以及重构红色文化话语权,为红色文化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
张珊 《老区建设》2023,(5):23-29
红色文化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运用视觉化方式传播红色文化是顺应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模式变革的必然选择。从理论逻辑看,契合政治传播具象化转向、满足受众视觉表达需求及先进的视觉技术使红色文化视觉传播成为可能;从过程逻辑看,红色文化视觉传播主要通过编码、媒体传输、解码与反馈四个环节实现无意识的嵌入;从实践逻辑看,推进数字化时代红色文化视觉传播需从建构平等对话、优化内容供给、完善把关机制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3.
红色旅游景点是红色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质量直接影响红色文化传播效果。当前,我国红色旅游资源还存在内容碎片化和同质化、传播主体良莠不齐、传播方式亟待优化升级等困境。摆脱发展困境需要在传播路径加大投入与创新,推动红色旅游走上精品化、创新化、多样化的良性发展轨道。筛选内容,整合资源,明晰红色精神内涵,讲好奋进故事;引进人才,加大培训,强化管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利用多样化传播方式,增加体验式内容,使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融入青年道德教育能够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成效。红色文化融入青年道德教育情境开发具有鲜明意识属性、强烈目标指向、浓郁时代气息等特点,需要坚持实践性、融合性、舒悦性原则。通过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化、红色文化实践大众化、红色文化环境规范化、红色文化传播机制化以及红色家风传承普及化等路径构建,进一步促进红色文化融入青年道德教育情境开发,有效推动当代青年道德教育实施开展。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是我党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长期革命中形成的宝贵文化精神结晶.以烟台为主体的胶东,是山东红色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进行红色革命最早的地区之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胶东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胶东人民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带领先进分子及胶东人民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在新时代,通过讲好胶东红色文化、发展融合展厅、创新故事内容来对胶东红色文化进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6.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外宣工作总要求.本文从译者的主体性意识出发,运用相关译例,详细阐述了译者需要充分发挥主体性意识,即政治意识、文化意识和受众意识,才能传递出准确的中国特色文化,同时又能译出让国外受众易懂的译文.  相似文献   

7.
陶婷婷 《改革与开放》2016,(12):116-117
遵义红色文化具有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和批判创新等基本内涵。在初中生爱国意识培养过程中,要发挥遵义红色文化在确保初中生爱国意识培养方向、丰富初中生爱国意识培养的内容、创新初中生爱国意识培养的方式、增强初中生爱国意识培养效果方面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的途径来实现及增强遵义红色文化对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贵州红色文化为例,论述任何思想、理论的传播,都要依靠一定的传播栽体。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时代化内容,就要充分发挥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作用,充分挖掘和整合贵州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各种红色文化产品并将马克思主义“三化”内容寓于红色文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9.
何江 《魅力中国》2012,(35):12-12
微时代,即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在信息碎片化的“快餐时代”,浮躁的受众群体在单位时间内消化信息的量非常有限,而如何在庞大的信息海洋中,抓住受众群体,这就需要信息生产者提供冲击力大、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阅读兴趣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学术界”、“市场”以及“受众”三方面的反馈情况分析了贾樟柯电影的国际化传播效果.认为,从国际化传播视野分析,贾樟柯的电影作品取得了比较好的国际化传播效果.贾樟柯电影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成功的国际文化品牌,贾樟柯本人也被纽约的主流媒体称为当今活跃中国影坛的最具才华的电影导演艺术家.  相似文献   

11.
康昕 《魅力中国》2013,(20):14-15
摘要:红色文化主要以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传播,其具有强大又真实的历史说服力,成为了培育青少年的宝贵教材,随着新世纪网络的普及,网络传播手段已成为一种主流文化的传播渠道,红色文化利用网络的快捷、开放、互动等优势.传播给大众革命文化和精神,加强了红色文化网络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红色文化内涵、德育功能以及与网络传播手段相结合的分析,试讨论红色文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文化按照传播范围的不同,企业文化的传播可分为企业内部传播和企业对外传播。传播学认为,传播活动实质上是一个由传播主体运用共同享有的符号、系统、媒体,将信息传递给传播受众,并接受其反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红色文化需要传承和传播,三维动画技术的运用,对红色展馆和红色动画作品等红色文化传播形式中起到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国亮 《理论观察》2009,(3):133-135
香港“艳照”事件一方面显示出网络媒体传播在主体、内容和时空等各方面全方位的拓展,另一方面也对网络环境下新闻自由的限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香港“艳照”事件囊括了不良信息传播、个人隐私侵犯、网上诽谤、剽窃侵权等各种不良行为,对当事人和整个社会的影响和危害也是空前的,这就要求网络新闻工作者要以正确舆论导向为己任,向受众提供真实、快速、全面、准确的信息,在传播严肃文化和社会遗产的同时,也为广大受众提供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空间。  相似文献   

15.
黄莎 《科技和产业》2011,11(3):13-16
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对城市拥有更清晰的认识,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城市形象传播过程的成功完成。有效的形象传播一方面可以强化人们对城市已有的积极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弱化原有消极观念,对城市旅游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厦门市为例,结合传播学和旅游学相关学科理论,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传播过程中常用的三种基本模式,并从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媒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技巧5个方面对其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抽象,教育教学效果不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鲜活的内容来充实和丰富教材,地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是首选,高校应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红色资源网络平台传播地区红色文化;将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地区红色文化在政治教育、 精神传承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现实价值和强大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药产品难以走出国门的原因众多,中西药文化差异是主要原因之一。文章从研究中西药文化差异入手,阐明中药文化传播对解决中西药文化差异和中药产品国际化的决定性作用,并分析我国中药文化对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具体对策。中药文化传播对中药产品国际化的重要影响目前尚未引起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关注,因此本研究内容具有理论创新性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传承红色文化高度重视,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更新的不断加速,保护和传承发展红色文化资源已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城市更新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甘肃作为中国红色革命传统的发祥地之一,更应当将红色文化保护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抓住新一轮城市更新创新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健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体系,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相似文献   

19.
当今移动互联平台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受众在传播中既是生产者又是传播者,通过使用内容生成CGM(媒介平台)创造UGC(原创内容),让在线互动社区已经演变成基于移动互联的智能化管理。也使得4R理论这一基于新媒体环境的数字营销概念有了无限生机。本文使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小红书在线社区营销为例,分析其营销模式,结合4R营销理论与消费者购买意愿和分享意愿等角度综合研究,提出相关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天石 《理论观察》2022,(4):144-146
中国声乐作品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扬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叙述红色文化融入中国声乐作品中的发展过程,分析红色文化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重要价值和传播现状,探寻促进红色文化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融入与传播途径,旨在推动红色文化通过中国声乐作品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滋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