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新方向,对思政工作“如何培养人”提出了新要求,也必将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大思政课”不仅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平台。文章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挑战为切入点,旨在探讨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具体路径,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3.
孙晓惠  刘泽杉 《理论观察》2022,(12):154-157
高校思政课是引领青年大学生关注了解、学习掌握党的系列创新理论知识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四史”教育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充分的资源。在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也存在着内容缺乏整体统筹和系统规划,方法缺乏吸引力和亲和力,以及价值缺乏感召力和凝聚力等方面的现实困境。为此,力求在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等方面下工夫,不断创新“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理论教育亲和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亲和力的关键构成要素。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教育亲和力不足,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文章提出,从学原理增进理论说服力、笃信仰增进理论感染力、强阐释增进理论信服力、重实践增进理论行动力4条路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教育亲和力,以期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办好高校思政课的关键,是巩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旗手,深刻体现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存在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师资配比与学校发展不相匹配、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注重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与素质发展,与时俱进地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完善评价体制机制,需要高校与教师共同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事物是时刻变化的,高校学生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强学生时代的思想政治的创新培养,思政课考核模式改革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的创新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思政课的开展学习应当是开放而具有活力,思政课的考核模式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政治热点。本文将针对思政课考试模式改革的重要性以及思政课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7.
提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阐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融入高校思政课理论的根基;阐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基本内涵是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容基础;教师"学懂、弄通、做实"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首要前提;创新教学方法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本途径;"知行合一"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旨归。  相似文献   

8.
李丹 《改革与开放》2023,(11):52-57
“大思政课”建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延安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大思政课”建设具有内在契合性。文章从现实逻辑、价值意蕴和目标理路3个维度探究了延安精神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深入挖掘延安精神对大学生铸牢理想信念之基、塑造人生态度、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培养奋斗品质的价值意蕴,并期望从教育场域、教育队伍和教育载体3个方面发力,提出汇聚育人合力、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凯 《理论观察》2022,(12):150-153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问题链”教学模式,是以问题的设置为主要方式、以“链”为主要形式呈现于课堂教学之中,该模式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实现思政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兼顾教学中的重难点与学生的关注点,设计出有效的教学“问题链”,目的是通过教学方法的变革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方法论。哲学在高职院校"思政课"课程改革和建设过程中责无旁贷。改革和建设中要把握好的三对哲学范畴:一,实践和认识;二,系统和要素;三,共性和个性。运用好武器,把握好范畴,处理好问题,从而促进改革和建设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专题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整合教学内容、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开展专题教学的原则是:在教学目标上,以理论为主题,以现实为取向;在教学内容上,科学处理独立性和整体性的关系;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意义,提出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传递和巩固意识形态、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责任,因此,新时代打造思政金课的重中之重是要坚持学理性和政治性的结合,用理论深度、理论高度来讲政治,让政治的深层内涵和底蕴得以凸显;同时,政治问题理论化亦会彰显理论的内在张力和时代力量;这是由高校思政课的内在本质所决定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唯有实现二者的辩证结合方能促进思政课改革的稳步推进,方能做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董伟武 《理论观察》2013,(11):130-131
建设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是适应新方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本质性需要.而建设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团队需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教改项目为突破口,以“互补性学习”为动力,以健全运行机制为关键.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思维方式上,有时候很多人习惯于凭经验去考虑问题,去想事情。思政课教师,走在新时代道路上,更应具有奋斗精神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功效,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环节,对增强高校思政课吸引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具有重要意义。情境学习理论是一种为学习者提供情境化学习样态并将其向真实生活境域转换,以实现教育双方共建共享、教育意义有效生成、教育目标有机实现的学习理论。在当前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参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各类主体对情境学习理论的认识有待提高、其所使用的方法缺乏情境性。文章提出,将情境学习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4个方面,提高整体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可以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实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全媒体时代大连红色旅游资源融入“大思政课”,对于加强历史教育、赓续红色基因,讲好大连故事、弘扬红色精神,创新思政工作、推进铸魂育人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面临全媒体传播过程裂变化、全媒体传播主体多元化、全媒体传播内容娱乐化等现实矛盾。文章提出,通过塑造品牌形象、打造传播矩阵和完善制度机制等实现路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连红色旅游资源融入学校“大思政课”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9.
李蕊 《黑河学刊》2012,(7):156-157
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教学观念等宏观问题固然重要,但教学语言等微观问题也是值得高度关注的。基于学科特点和大学生实际,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的基本定位应是“透、实、活、新”。而要达到“透、实、活、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语言应力求做到“三戒”和“三入”,即:力戒“说教味”、“学究味”、“平淡无味”,适当加入“文学味”、“人情味”、“时尚味”。  相似文献   

20.
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重大任务,为法治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新的契机.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为法治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打下了基础.本文从法治教育的涵义和目标出发,阐述了法治教育的必要性以及融入思政课的可行性,着重论述法治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