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海东 《北方经济》2017,(11):29-3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欠发达地区增长也需要实现从数量追赶向质量追赶转型.内蒙古应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上勇于创新,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产业集群、形成新动能.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坚持创新理念,推进内蒙古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SWOT分析了常德创新与产业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挑战,针对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投入不足、创新产出不多、创新人才少、创新平台少、产业结构不优等问题,探索了通过创新突破实现产业突围的路径和对策。创新突破是手段和动力,通过完善创新体系、引育创新人才、打造高能级平台、攻克核心技术和转化科技成果,强化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产业突围是目标和结果,通过招引培育项目、壮大高新产业、升级传统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和发展生产服务业,建立多元投融资体系,培育企业主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突围,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常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占兵 《北方经济》2017,(11):32-35
发展服务业是内蒙古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必然选择.推动创新发展服务业,对于推动全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外部环境以及我国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目标指向,从先进性看,要着眼于“高”;从完整性看,要着眼于“全”;从安全性看,要着眼于“稳”。与发达国家水平和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相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仍面临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先进性不强、产业体系的动态调整及时性不强等诸多掣肘。要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针对产业增长、要素驱动、产业创新、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政策等产业发展内容,结合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统筹安排各个方面的推进举措,最终形成体现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背景和产业发展阶段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5.
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内涵,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支撑.在新发展阶段,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瞄准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业结构协调优化、产业集群优势突出等目标,发挥我国产业发展的制度优势、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市场优势、先发优势等,着力推进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锻长补短、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集群建设.  相似文献   

6.
新疆作为欠发达地区,正在集中力量打造以“八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粮油产业在新疆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必须实现粮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促进粮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因此,通过构建2013—2021年新疆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衡量粮油产业发展现状,同时对新疆农村人才进行需求预测,以此助力新疆粮油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基建作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2015—2021年中国7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三种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新基建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新基建发展能促进产业高级化水平,改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状态,提升产业合理化水平;新基建通过发展物联网和激励城市研发创新两种间接路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积极影响;新基建对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受到地方政府干预行为的调节作用,在地方政府合理的行政管理下,新基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新基建发展对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和大城市地区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和建议》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由此可见,制度、科技、产业三根"大柱"对未来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在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要想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则必须做到制度"赋能"、科教"赋智"、产业"赋值",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王郁英 《改革与开放》2023,(15):20-24+45
南通滨江片区地处长江入海口北岸,为国家沿海与沿江生产布局结合部。近年来,南通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根据生态保护需求调整产业空间布局方向,在协调产业开发与生态保护空间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文章依托南通滨江片区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优势,遵循滨江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互促共进的原则,重点集中研究了南通滨江片区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区域合作一体化、文旅融合及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做法,探讨了南通滨江片区未来发展相应的思路规划、实施路径,提出具体的建议方案,以期为推动南通滨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创新载体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产业人才队伍、知识产权战略6个维度深入分析江苏南通市"十二五"期间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成效,探究目前南通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不足,产业技术创新资源相对缺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适应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文章研究并提出了"十三五"加快南通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建议,包括加快产业技术突破、发展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能力、优化产业技术创新环境和加大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力度等七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珠海市科技创业孵化载体自20世纪80年代末探索起步,经过三十余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地区创新驱动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在产业创新资源链接深度、专业服务能力、项目端口建设及区域联动和国际化发展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第九届党代会以来,珠海市确立了“产业第一”和“创新主导”的发展战略。科创孵化载体作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顺应地区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在产学研深度联动、主体招引培育、行业人才培养、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做出调整,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重点围绕“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315”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构建“生产服务+先进制造+生活服务”前后向融合产业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简称“两业融合”),是增强产业竞争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基础和产业支撑。中国已经建立全球最齐全、最完备的产业体系,不少产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居于全球前列。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要求相比,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环节、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绿色低碳水平不高、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创新驱动投入产出效率偏低等五个方面。应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以提高生产效率、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和超大规模国内市场需求拉动的合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促进商务服务业发展为核心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助力绿色转型,并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持续提高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水平与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芮明杰 《上海经济》1990,(收录汇总):1-9
未来产业是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和产业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是面向未来中长期发展的新型产业群。今天布局的未来产业应该是未来15~30年之后替代今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成为那个时代的战略新型产业群。由于未来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以及未来产业主体的创新能力等均很难在今天一一预见判断,加之诸如前沿科学技术与未来产业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技术等的创新协同以及未来产业的主体成长等问题尚待研究透彻,因此,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思考并布局未来产业务必审慎严谨,以免资源配置失误。  相似文献   

15.
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要求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铸魂.当前,我国在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需要从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和科技创新、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以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以产业链供应链为载体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几方面着手,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为更好地应对美国“断链脱钩”威胁,回应国内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并将之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化产业体系二者都是重大的时代命题,当前亟需剖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深刻理解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概念内涵,准确把握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要点与方式。本文分析认为,产业体系现代化是推动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近年来,传统产业结构理论愈发暴露出固有的局限性,在其指导下许多国家出现了现代化发展的困境。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赋予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概念更加丰富的内涵,也拓宽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现实路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主阵地,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与目标,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能够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根基。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着力点包括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及完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姜江 《开放导报》2021,(3):48-55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已大踏步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还任重道远.未来中长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持续向纵深推进,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复苏面临重重困境,全球科技经济合作模式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要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按照"改革先行、开放创新、全面发展、创造未来"的方针部署,把握好方向和重点,推动科技成果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惠及经济社会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重构国家创新体系,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现代化,全面强化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规划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速推进中国式区域产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式区域产业现代化的时代特征: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和艰难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工作,中国式区域产业现代化具有数字技术赋能、逆全球化与区域化和制造业竞争三重特征。其次,文章梳理了中国式区域产业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中国式区域产业现代化有别于西方工业化、再工业化和现代化等传统路径,是创新驱动、绿色节约、协调有序、合作共赢、高效安全的产业现代化。最后,针对中国式区域产业现代化面临的时代特征和理论基础,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强化数字技术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空间布局、重视产业安全、用好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的大健康产业呈现出产业基础不断完善、产业需求持续拉动、产业供给深度优化、产业技术深化发展等发展现状及趋势,同时,该产业也存在着产业布局同质化、产品服务低端化、产业融合初级化、产业数据要素配置不足等问题。满足消费者各类健康需求以及由多层次产业组成的大健康产业,要按照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发展规律进行发展,为此通过“动力系统、核心链条、多层次产业、支撑系统”这4个要素,对大健康产业链和产业体系进行构建。在所要构建的大健康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当中,核心动力来自于大健康产业发展创新,核心链条由企业链、价值链、技术链、产品链、空间链构成,多层次产业表现在大健康产业分为基础保障层、中间衔接层、融合拓展层三个层次的产业构成,支撑系统由政策、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构成。针对产业链条长、业态丰富的大健康产业体系,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郭强 《北方经济》2012,(16):75-77
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对促进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中,既面临着由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决定的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在实践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经验。本文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经验的分析总结,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在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