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数字经济时代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推动效应明显,农业数字经济产业化相关政策促进成效凸显,电商助力产业释放活力,着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目前,数字经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着乡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匮乏、数字经济发展环境缺位等一系列难题与障碍。因此,亟须通过加强乡村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共建共享;加快培养乡村数字化人才,强化乡村产业人才支撑;优化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产业高效发展等多种策略。稳步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我国农业领域资源要素重组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动能。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从产业成本节约、产业效率提升、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融合促进四个方面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但同时也在数字化支撑环境、人才支撑能力、数据共享流动机制和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振兴衔接的保障体系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现实制约。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要突出问题导向,通过补齐基础短板、完善乡村产业振兴的数字支撑环境,注重人才培养、强化乡村产业振兴的数字化人才支持,打破信息孤岛、建立健全乡村产业数据共享流动机制,以及强化多元保障、提升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衔接水平等来提升数字经济赋能效率,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经济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农村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出现新变化。急需具备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但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难以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每年培养的大量毕业生中,真正符合农村社会现实需求的人才却并不多。结果造成我国农业的应用型人才大量紧缺。因此,现阶段我国高等农业院校要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结合"三农"工作,重新定位人才培养,把培养大量具有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这既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村人才匮乏的现实困境,农业经理人作为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有助于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是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的重要推动力。文章梳理了近年来我国农业经理人的政策演变、研究脉络与实践进展,并总结了农业经理人培育、引入、融合以及创业融资等实践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期推动现代农业经理人队伍成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新文科实指文科教育之创新发展,旨在培养符合国家需要、堪当时代重任的新型文科人才,推动教育强国。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历史学专业新型人才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思想品德、人文情怀、服务意识,重在培养学生坚实的专业基础、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完善的学科知识结构,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现代技术运用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历史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目标明确,充分认识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转变观念,实施科学的路径与举措,尤其需要在打造一流课程体系、建构师生研习共同体、建立全程导师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革新。  相似文献   

6.
数字技术是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先导力量,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是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相互交汇的融合点,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新机遇,成为乡村文化生产、传播以及乡村文化资源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的重要手段。数字技术在赋能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针对乡村的数字设施、村民数字素养能力、数字人才和数字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加强农村数字设施建设、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水平、加大农村数字人才引进、推动农村数字政策完善等方面来解决现实难题,从而更加充分地释放数字技术的赋能空间,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更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进入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新发展阶段.本文在论述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应重点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领域金融服务,并通过金融机构改革创新、服务农村改革、雅进信息化建设、强化风险控制等手段不断探索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和人民一直以来的期望和奋斗目标,而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和应有之义,两者有着共同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过程中,广大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产业发展缓慢、城乡收入差距大、缺少人才活力等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在后续亟需加快产业发展、坚持改善民生、多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乡村内部收入差距,以及建立完善的乡村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机制,以此来助力共同富裕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深度贫困地区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和主阵地,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离不开金融要素的均衡配置和有力支持。目前,深度贫困地区面临地区经济总体发展不平衡、优势主导产业链条不完整、脱贫农户收入增长不稳定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需强化金融资源整合力度,引导各类资源持续向乡村下沉和延伸,助推深度贫困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0.
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金融机构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帮扶干部是助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实施“金融人才驻县帮镇扶村富民行动”为例,通过深入研究新时期金融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举措和成效,探索建立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选派金融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完善相关配套机制,推动金融人才赴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为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的金融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财经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基于新财经视域下财经院校人才培养内涵的分析,以综合性实践项目驱动的OBE教育理念为引导,构建系统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实践平台及师资队伍协同建设,建立教学持续改进的质量监控机制,实施基于实践项目驱动的BOPPPS教学模型,夯实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对财经院校培养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荷 《理财》2024,(3):79-80+83
<正>乡村振兴是中国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的重要战略,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会计教育作为培养乡村发展所需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亦承载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在培养乡村会计人才时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教学内容陈旧、师资短缺、教学手段单一等,严重制约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探讨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会计教改策略,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高职会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旨在提高乡村会计人才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摘要: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源。近年来,数字经济“井喷式”发展为传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转型提出了要求,以重庆为代表的部分地区积极开展了数智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实践。但就现阶段来看,数智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仍然面临农村金融法规制度尚未健全、农村居民存在认知偏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数字技术人才匮乏、数字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探索性提出数智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突破路径,以期为推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强化农村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自媒体迅速崛起,为乡村经济振兴注入了新动力和新力量.通过自媒体有助于改变乡村地区传统营销生态、打造优势特色品牌和为推动创业提供了新途径.但现阶段自媒体在推动乡村经济振兴中存在价值认同度偏低、专业化人才严重缺乏、法制建设滞后明显等问题.在立足现存问题基础上,本文展望未来发展前景,提出通过加强政府宣传引导及...  相似文献   

15.
惠彦超 《财政监督》2022,(22):82-88
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其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而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以增加农民收入。我国现行和农村产业相关的税收激励政策存在着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税收激励力度小、推动乡村产业融合的税收政策缺失、激发乡村创业活力的税收支持不够精准、支持乡村创业人才培育的税收政策范围有限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从现代农业发展、乡村产业融合、乡村创业以及人才支持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税收激励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加快建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验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进入新时代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新中国立国之初优先发展工业化的战略回应;乡村振兴是解决现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更好地传承乡村文化和保护农耕文明,为实现城乡文化融合发展创造条件。乡村振兴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动基础设施的城乡对接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分享,为农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创造条件,进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有效的乡村秩序、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设计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的参与模式以及遵循市场基本规律,农村集体经济能够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实现农村经济超越发展,进而承担新时期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历史使命。重庆市海龙村是集体经济发挥经济主体作用、推动乡村振兴的典范。在加强村庄治理上,海龙村紧抓村级党组织建设,打造年轻专业的领导班子,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发挥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优势;在推动经济发展上,海龙村抓住了两次产业转型机遇,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产业融合发展,率先推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丰富公共物品供给,补齐发展短板,落实绿色发展的新要求,推动实现全村共同富裕。海龙村丰富的实践为我们深入考察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引领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和作用方式提供了典型案例,也为其他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防范公共风险的关键之招,是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抉择,财政应当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认为,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应着眼于城乡融合发展和防范贫富差距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基于从重物到重人的理念转变,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抓好振兴资金绩效管理,夯实配套制度建设基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效,落实好新时代新战略交给财政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20.
徐文平 《征信》2020,38(3):64-67
深入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促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江西省鹰潭市通过强化与乡村自治、金融科技、农村改革相结合,在创新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从鹰潭市的实践出发,总结创建工作的做法和成效,分析存在的不足,对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