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改造小农经济是转轨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最艰巨的任务之一。本从家庭经营、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农地制度创新等5个方面总结了理论界对小农经济改造的争议与研究,并认为改造小农经济应以邓小平“两个飞跃”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娄信强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2):27-28
农业经济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这一规律既反映了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又揭示了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过剩这一必然趋势,是我们理解农村经济问题的一条中心线索。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明农业经济发展的三大规律,其次详细分析了农业经济发展规律是如何作用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指出理解农业经济规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吴晓燕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44-47
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一书从农民家庭生存需要的满足决定农民农场的全部经济活动内容和过程出发,论证了小农经济的合理性与稳定性。这一理论有利于认识我国当下的小农经济:社会化条件下的小农经济将长期存在,研究农民经济行为的基本单元是农户,劳动-消费均衡理论能部分解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行为,农业改造和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5.
元焕芳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1):45-46
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本文分析了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制约农民增收的内在成因,提出了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农民的组织化和农业的信息化等打破小农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章卓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3):29-30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大量的生产资源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聚集,直接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其构建的基本设施及各种服务保障又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策略,有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支军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21(5):43-46,54
科学城市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城市建设、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人本意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城市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表征了城市科学发展的完满追求。践行科学城市发展观主要有五项战略任务,体现出对城市建设、发展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郑柱泉 《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0(1):34-36
和谐社会是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更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和谐社会既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又是关于社会发展的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相对性;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层次性: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整体性;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9.
吴旺延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21(6)
小农和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传统农业的个体小生产。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小农、小农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与客观依据,更是我国当代"三农"政策的客观依据。小农意识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阻力,应从制定正确的政策入手,把家庭承包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立俊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20-21
当前干部政绩观中存在着诸多偏差;树立准确的政绩观。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引导,形成准确的政绩导向;在实践中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 相似文献
11.
陈承明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8(1):11-16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首先,要深化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互关系的研究,认识它们内在的必然联系。其次,要认识市场经济的共性规律,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再次,要认识我国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实践的推动作用。最后,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黄家茂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33(2):116-121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丰富浑厚的哲学底蕴,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高超的实践辩证法艺术。 相似文献
13.
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健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24(1):1-5,8
科学发展观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解决好几方面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只有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着力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保平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2):3-4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第一要义。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实现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校园和谐。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善侃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2):3-9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意义在于实现了以下三方面的转化。一是从“物本”向“人本”的转化,这是对经济发展目标的新思考;二是从抽象“民本”向现实“民生”的转化,这是对发展基点的新思考;三是从“以财富为本”向“以权益为本”的转化,这是对人的发展目标的新思考。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发展观念的重大更新、重大转折和重大进步,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以及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总结的新拓展。 相似文献
16.
出燕鹏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52-56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党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党的“三农”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也是“十二五”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通过梳理概述城乡一体化思想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阐述我党城乡一体化思想的提出背景,总结了我党城乡一体化思想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论科学发展观与地方政府决策理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的最新成果,其实质是以人为本,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地方政府决策主体着眼全局推进梯度发展战略,重塑公共权威和政府诚信,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创新决策制度,树立服务与指导结合、法治与责任并重、民主与开放并行、追求高效与协调发展的决策理念,推进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科学发展观似应理解为对发展问题的科学的态度,也就是理性的态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形式主义,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新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总结和审视我国改革和开放以来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9.
应金萍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46-47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本文通过对青年工作的理性思考,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青年工作应该要做到创新青年工作的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创新青年工作体系,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创新青年工作的内容,体现全面的发展观。创新青年工作的领域,体现协调的发展观。创新青年工作的方式,统筹兼顾,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