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市场普遍存在着流通渠道长、渠道成员利益不均等、信息不流畅、渠道不稳定、宏观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这些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发展的不利因素。解决农村流通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与日用消费品供应等流通渠道问题,并且要在现有流通渠道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很多厂商企业在开拓农村市场时,建立了独特的流通渠道模式,这些企业及模式为进一步繁荣农村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另外,21世纪的网络时代,网购将成为农村市场一种新型的流通渠道方式。  相似文献   

2.
张红军 《魅力中国》2014,(26):52-52
加强农村市场商品流通渠道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商品流通渠道的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商品流通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减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惠农政策”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农产品流通始终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要内容,将会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农产品流通总量与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农产品流通的流量与流向的变化,而农产品流通能否高效实现产品价值则直接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变化,从而影响农村日用工业品市场的繁荣程度,因此,农产品流通是农村商品流通的核心;另一方面,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如何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促进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农村消费需要,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开拓农村市场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点。开拓农村市场,战略定位准确才能赢。在战略定位上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重点,把加强市场网络建设作为重要手段,把开发农村适销对路的工业品作为主要切入点,把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作为重要条件。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发展,作为市场运行机制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的农产品流通在搞活农村经济、推动“三农”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现有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并不完善,依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和根本性的矛盾;解决当前形势下农产品流通渠道领域“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其根本措施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创新农产品流通渠道,实现农产品流通的有序、规范、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商品流通体制是在50年代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在“自然经济”思想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一种形式单一,条块分割、多环节、少渠道的封闭式的流通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贯彻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流通体制也在加快改革,但在改革进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当前最主要的是:全民经商,流通渠道混乱,国营商业无力起主导作用。起初我们计划流通体制的改革目标,是要多渠道少环节,物畅其流,但近来出现全民经商,流通渠道  相似文献   

4.
“三多一少”,即多种经济形式、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和少环节。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体制。目前,老区国营商业、供销社、乡镇集体商业、个体贩运、企业自销、农民自销、集市贸易等等多渠道流通,已有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围绕建立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少环节的“三多一少”流通格局,一时曾对国营批发商业及其主渠道作用颇多非议,国营批发商业的经营业务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然而,经济运动有它自身的规律,过去哪种国营批发商业一统天下、排斥其他渠道的做法固然有不少弊病,但一味强调多渠道而否定主渠道作用也会造成经济秩序混乱,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经过这几年来的实践,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对于为何认识国营批发商业(还应包括供销合作社商业)的地位作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复关”和企业组织方式、经营形式及融资渠道等方面变化的要求,配合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财政部于1992年11月发布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两则”),并根据“两则”的要求,制定了《商品流通企业财务制度》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要求所有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独立核算企业贯彻执行。因此,物资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建设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基本上形成了市场种类较为齐全,分布较为合理,交易形式多样的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雏形。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的商品流通格局,代替了传统的独家经营、单一渠道,封闭分割的商品分配格局。目前,我国的市场体系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和培育。  相似文献   

8.
商业批发企业经济效益问题与对策探讨连廷广,韩庆华,韩小清商品流通是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客观经济过程。一般地说,这个转移过程是由批发和零售两个商品流通环节构成的,批发是商品流通过程的重要环节,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批发就没有完整的商业,就没有成...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终端变革是大势所趋。然而,变革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该文认为,要实现我国农产品渠道终端的合理性变革,不能仅着眼于渠道终端单一层面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从整个农业供应链的角度出发,进行生产、配送、销售等多个层面的变革,从而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终端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副产品进城、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工业品下乡,是目前农村商品流通的三大主体。计划经济时期,除粮食收购由粮食局负责以外,主要是由供销社来承担这些职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传统的流通渠道已经打破,传统的经营模式也早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但是,目前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只是处于市场经济的初型期,单体自由贸易、分散小规模多元化经营遍布城乡,农村商品流通的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交易手续、管理模式落后,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严重,假冒伪劣商品横行。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11日之后,国内各个层面共同的担心和疑问也在加重,这就是商品流通业对外资的全面开放是否会导致外资零售企业占据我国商品流通业的主导地位。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绝大部商品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谁掌握了流通渠道,谁就能掌握工业命脉”,“谁控制了一个国家的商业流通业,谁就控制了它的经济”。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当前钢铁企业在产品流通渠道建设上所存在的基本问题,提出了钢铁企业进行渠道创新、加强渠道管理、提升渠道效率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所应实现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当前钢铁企业在产品流通渠道建设上所存在的基本问题.提出了钢铁企业进行渠道创新、加强渠道管理、提升渠道效率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所应实现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4.
统计是经济社会管理和宏观调控的基础性工作。供销合作社系统及其企业是我国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是我国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供销合作社企业统计工作,对各级主管部门正确判断形势、实行科学决策。对供销合作社企业分析市场、改进管理、正确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宁波市贸易局按照宁波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牵住拓市场这个"保增促调"的"牛鼻子",以建设对接开放的营销体系为龙头,拓宽流通渠道,推进产销联动,为宁波市企业拓市场、经济保增长作出了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6.
吕齐鸣 《中国经贸》2009,(21):78-80
今年以来,宁波市贸易局按照宁波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牵住拓市场这个“保增促调”的“牛鼻子”,以建设对接开放的营销体系为龙头,拓宽流通渠道.推进产销联动.为宁波市企业拓市场、经济保增长作出了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7.
渠道关系视角下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海红 《改革与战略》2011,27(4):88-90,106
长期以来,导致农产品销售难、农民收入增长慢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产品流通模式落后。与国外农产品流通渠道相比,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还存在诸多的弊端。要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运行的绩效,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优化研究,而在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上,渠道关系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零售渠道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流通渠道中已成为主渠道,尤其是大卖场、专业店及百货商场等渠道已成为商品销售的主流渠道选择.尽管零售渠道的价值和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是关于零售渠道价值的理论界定却并不明确,大都是通过分销渠道的界定和评价来判断零售渠道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加入"WTO",分销业的对外进一步放开,使得外商进入我国商品流通市场的渠道更加畅通,从而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境内商品流通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则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来看,企业要做强做大取得同行业中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必须要规模经营及支持规模经营所必需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技术管理设施,同时为保持这一优势,必须拥有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对商品零售企业来说,取得规模的方式就是连锁经营,核心竞争能力就是由企业综合因素凝聚、化合、提炼而成的"企业魅力".  相似文献   

20.
对废金属流通秩序混乱现象的剖析及几点建议王钢[编者按]近年来,流通体制的改革和市场格局的变化给我国商品流通市场带来了新的生机和繁荣。流通渠道的多元化无疑给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然而对于废旧金属这一特殊商品来说,在、日的管理体制已经不复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