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异文化泛指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所有现象。异文化包含广泛,研究范围也是广泛的。比如,我国主体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就可以称之为异文化。又比如,中国文化和国外文化也可认为是异文化。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异文化之间的排斥、并存和融合也成为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学科。在当今,我国外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所选用教材多是以美英等母语说英语国家为背景的。对于中国文化来说,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无疑也是一种异文化习得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世界的发展变化让人瞩目,各个国家都随着世界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对于地球这个大世界来说,各个地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不同语言,想要有更好的交流就必须有专门的语言作为媒介,因此,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就愈加广泛.在这个大世界的金融领域中,英语在其中的地位是无可厚非的,因此金融英语的内容也愈加广泛,对其的要求也更加严格.金融英语本就是比较专业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比较困难,因此掌握良好的词语与句子翻译技巧极为重要,本文将对金融英语词语与句子翻译技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英语被置于非理性的高地位,刺激了学习者和英语教育界变态心理的产生。对英语教与学的急功近利直接导致英语文化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影响到了学生民族情结、乡土情结和国家意识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国家文化的安全隐患。不能过分依赖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自然习得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必须要从乡土文化向国家文化衍射,将国家意识教育纳入英语教育的宏观规划和微观教育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4.
母语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在教学中该不该使用母语也是许多英语教育工作者争论的话题。事实上,在英语学习中母语对学生的语言输入过程和语言的输出结果的作用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全面而客观地看待母语的作用,不能简单地视其为积极或消极的。只有以多种视角、全面地看待母语对外语的影响,才能明确母语思维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积极作用,什么条件下产生阻碍作用。才能更好的发挥母语在英语教学的中的促进作用,以达到学好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该不该使用母语,母语对外语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还是"干扰"作用,是外语学习者和教学者很关心的问题。笔者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和语言的共同特点进行研究,证明母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并结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状况探讨了如何利用母语在外语学习中促进作用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6.
母语负迁移是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尤其表现在英语句子写作中。汉语重意合、话题突出、多主动语态等特征对高职学生英语的句子写作都会产生负迁移,导致写出众多流水句、无主句或主动句。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对待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比较教学,并引入文化因素,使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新近公布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英语题型进行了重大改革,对高中生英语词汇的掌握作出明确要求;与之相应,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也对学习者词汇的深度、广度和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如何提高词汇学习效果成为应对这一新形势、新改革的当务之急。词汇作为英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者在二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母语发音方式、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高中学生词汇听写试卷,探讨了母语迁移对词汇习得的影响,并提出克服英语词汇学习负面因素的措施,以达到提高学生词汇学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姜忠全  栾述文 《经济师》2005,(9):114-115
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常常把母语的语言知识运用在大学英语写作过程中,这对英语写作产生了负迁移现象。文章从构思模式、篇章衔接、句子结构和词汇构成等分析并阐述了母语负迁移现象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继而提出了消除负迁移现象的可行性措施和手段,设计出了中心突出、行文贯通、句法错落有致、用词准确的英语写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大部分参加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还没有达到对整篇章用英语谋篇布局的水平,如果按母语写作方式,即用母语写作方式,即用母语审题、谋篇、造句,然后再按照英语写作风格,扣住谓语动词将之译成英语章,这不愧是中国学生写英语作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 进入二十世纪,尤其是在“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在外交、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和交往更加密切,更加国际化,英语作为媒介语言,越来越广泛运用于国际交往。在国际商业活动中,英语更是大显身手。出尽了风头。 英语,这个最初只是在小小英伦三岛使用的小语言,在不到二千年的岁月中,得到了不断的扩充和发展。它先是东进美洲,随后又南下澳洲,继而又步入欧、亚、非三大洲。在发展过程中,英语又先后和法语、德语、“世界语”、日语几经交手,终于成为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为人类相互交往,带来了极大的便利。1977年9月5日,科学家们已经以外太空存在有人类的假设,而使用“游行者—1号”将录有地球人对太空其他人类的问候装置带入了外太空。这个简短的问候是由当时联合国秘书长的瓦尔德海姆用英语表达的。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国内重视外语(尤其是英语)学习,而忽视汉语学习的现象愈演愈烈。笔者走访过十几个国家,发现许多民族都认为自己的母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反观一些中国人,却总觉得汉字丑陋、汉语不科学。难道汉语真的是二等语言吗?  相似文献   

12.
杨倩 《大陆桥视野》2016,(22):286-287
东西方文化差异中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我们用于交流的语言.中国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在语言上的表达差异会在很多方面凸显出来.我们在日常的交流过程当中,会感受到来自于常用称呼、日常交际、委婉表达语、词语涵义差异等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融入范围不断扩大,国家之间的相互往来更为密切和频繁.财经类英语在英语语言中占据较大部分,是国际商务交往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语言.因此,财经英语在促进国家之间经贸往来和人员相互沟通上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笔者阐述财经英语的语言特点以及相关的经济价值,旨在为促进财经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刍议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要学好英语就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英语教学中,要将语言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统一起来,帮助学生克服母语干扰,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微电子技术的诞生预示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40年来在微电子技术的支撑下信息技术不断广泛而深入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个趋势现在仍然方兴未艾,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在这个过程中微电子技术本身也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世界上发达的主要国家没有一个不是微电子技术发达的国家,而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不是微电子技术落后的国家。这一明确而又严酷的事实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微电子技术与国家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讨论英语词汇学习,主要是了解学习者对英语词汇学习的认知特点和习得过程。对英语词汇习得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学习者母语概念知识对英语词汇认知会产生一定影响,认为学习者头脑中的已有母语翻译的对等词此时被激活,原有的认知图式对英语词汇学习产生了一种限制,而形成了母语的迁移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在提出学习者应建立英语词汇的认知图式上,通过大量的英语输入和对语境知识的掌握,形成英语词汇语义网络,克服母语负迁移,达到词汇习得。  相似文献   

17.
心理动词(psych verbs)是人的心理活动在语言中的“反映”,英汉心理动词既有相似点,但也存在明显差异。由于英语心理动词存在一个论元和句法功能的颠倒匹配,这一现象给英语作为二语的学习者带来很大困难。从词汇语义和句法连接角度考察母语在中国学生英语心理动词习得中的影响,分析其可能原因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韦合 《经济研究导刊》2009,(24):242-243
以壮语为母语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面临着一些特有的困难和障碍,壮母语学生在英语听、说、读训练中的某些困难和障碍也是他们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些困难和障碍的解决和克服,也是英语写作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张小钢 《江南论坛》2004,(11):43-44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的全球化,国门大开,年进出的人员以千万次,亿次计算。世界上各种肤色的人群在中国的大地上随处可见。华夏商人的足迹也几乎踏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个国际经济、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背景里,人们对外语的要求是可想而知的。尤其是英语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全球交流工具,已成为中国人迈出国门的阶梯。于是学英语的浪潮一浪高过一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教学中"必须用英语教授英语"的方法被许多教师认可并采用.笔者认为,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不能全盘否定,应适当地用母语做进一步的讲解,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通过母语的讲解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尤其是初学者学习英语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使教师顺利地完成预定的英语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