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当前,部门利益、区域利益、行业利益已呈现逐步强化的趋势,并且部门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门的行政行为,这已经成为我国在改善公共治理结构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益关系调整,已成为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际进程的关键性因素。为此,在形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同时,应建立高层次的改革设计和协调机构,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2.
国有资产可分为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成效明显。相比之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根据财政部的部署,今年对全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了一次彻底清查,摸清了“家底”,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结合这次资产清查,笔者就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一些建议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已经不能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要适应新的财政体制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体系必须由财务会计转向管理会计,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成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实粮食经济管理层次分为中央、省(市、区)、地(市、州)、县(市、区)四个层次。在这四个层次中,本人认为:中央、省级管理应属于高层宏观管理,地市级管理属于中层中观管理,县市级属于基层微观管理。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中观管理层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5.
高校行政管理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校有三要素———行政管理、教育和研究。高校的行政管理是大学实现其教学、科研两大社会功能的基础。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是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国有粮食部门一直处于政企合一的体系中,这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的明显弊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对这一体制不断进行改革,目的是使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真正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同时使粮食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经济实体,不再承担粮食行政管理职能。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企逐步分开,作为代表政府对全社会粮食流通进行管理的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如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搞好粮食行政管理,笔者认为: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粮改的政策法规,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一是解放思想,转…  相似文献   

7.
2004年7月1日,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3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这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公共行为的重要法律,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这个目标的实现。90年代深化农村改革的范围将进一步拓展到对现行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的改革,以解放和促进农村生产力。一、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重点之一.突破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旧体制约束.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有效地转变职能。我国于50年代参照和借用苏联模式而建立起来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明显具有双重职能,一是行政管理,二是经济服务(即技术推广服务)。这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中国渔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的渔业行政管理体制现状与弊端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渔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从而促进中国渔业的可持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体制改革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实施“两条线运行”新机制的形势下,粮食企业的体制以及在粮食流通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一、对“两条线运行”下粮食企业体制的基本认识企业应是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但是,我国粮食企业在粮食紧张平衡条件下,长期“政企合一”,过多地体现行政行为,履行行政义务,成为既有行政管理职能,又有企业经营职能的“综合体”。这种特殊性和复杂性导致企业归属不清,责…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级基层政权,小城真处在国家政权体系的末梢,权力小、责任大、能力弱。从1998年起,以“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为主要标志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始起步,但究竟应该如何继续推进,还存在许多争议。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障碍性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政府职能错位。  相似文献   

12.
在整个国有资产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不断扩大,结构和使用方向呈现多样化趋势.但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却长期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障碍.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客观上要求加快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以适应深化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建立适应社会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为目标,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服务政府建设为切入点。“十一五”规划从“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未来五年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其中,完善体制机制是谋求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完善体制机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管理机构已从学校行政管理职能中分离出来,成立后勤产业集团,由行政管理转变为企业化管理,学校后勤机构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型服务实体。后勤集团及其实体都要自食其力,其经济来源不再是行政拨款,而主要依靠有偿服务。因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实现由事业型到企业化的管理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一、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层次与系统分析  1-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有企业和行政两个系统。宏观层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实现行政管理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的分离。微观层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方面要建立双层经营体制,确立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主体地位;在非农产业方面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集团化、公司化和民营化。就目前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来看,改革的顺序是先微观后宏观、以微观促宏观,先企业后行政、以企业促行政,改革的难点在于宏观层次和行政系统。…  相似文献   

16.
行政为何难“问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行行政问责制,应将党的机关及其领导人纳入行政问责的范围,实行党委问责制或书记问责制。按照权责统一、依法有序、民主公开、客观公正、有错必究的原则,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全面推行行政问责,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现  相似文献   

17.
黄学超 《水利经济》2004,22(1):34-35
从分析水行政管理部门实行部门预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结合水行政管理部门实施部门预算的成果与经验,分析了改革中存在未建立科学、合理的支出定额体系,预算基础工作较薄弱,以及缺乏预算编制及运作程序等。提出适应水行政管理部门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的林业经济管理体制,无论是从事林业经济管理的行政组织体系,还是管理的方式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研究这一特点,对于我国林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是很有意义的。一、林业经济管理的行政组织及其特点行政组织作为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要素,是按照经济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并且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报告指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兵团作为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职能的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加快行政职能转变,积极推进行政体制创新,既是兵团适应当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合作与竞争的需要,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兵团经济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一、兵团行政体制创新是适应屯垦戍边事业新发展的重要抉择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粮食流通的管理,目前基本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在企业面前,它是代表政府行使国有资产管理权和企业管理权的“婆婆”;在政府面前,它又是维护国有粮食企业权益的全权代表。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粮食企业实现政企分开,但现实情况却始终是分而不开。这除了粮食流通体制的制约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的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换滞缓,这直接影响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现实条件下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管理程度和深度。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