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首先,乡镇企业的发展要有制度的创新,即理顺乡镇企业的产权关系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大中型的乡镇企业要改造成现代公司制企业,实行股份制。一般小型乡镇企业可实行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制是乡镇企业制度创新的一...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股份合作制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中国股份合作制的几个理论问题杨欢亮九十年代以来,股份合作制这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或企业制度创新,在农村乡镇企业和城市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中受到青睐,这表明股份合作制正在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的重要模式。为了推进中国股份合作制的发展,有必要就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  相似文献   

3.
股份合作制与乡镇企业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苑鹏 《中国农村经济》1995,(12):48-52,44
股份合作制与乡镇企业制度创新苑鹏一、“股份合作制”提法的由来及其社会经济背景80年代初期,农村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成为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在发展商品经济中,农村出现了农户之间在保持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的前提下,自愿集资,合股经营,按劳分配与...  相似文献   

4.
浅谈股份合作制企业土地资产管理姚成意,茆根明,陆忠义(江苏省海安县土地管理局)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对乡镇企业这块集体土地怎么办?固然对其收取一定量的土地使用费是改革迈出的第一步,但如何使乡镇企业这块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呢?笔者认为土地管理部...  相似文献   

5.
股份合作制──乡镇企业制度创新陈凤荣股份合作制,是伴随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发育起来的,集股份制与合作制特征及内涵为一体的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是中国广大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的又一伟大创造。它对于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6.
论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度创新●孙文锴我国农村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的兴起和发展,实际上创造了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是一个制度变迁或创新的过程。对这一制度创新过程的理解,自然不能离开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以及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我国社会产权发育的特殊制度环境与条件要素...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所有企业都要向这个方向努力。乡镇企业通过实行股份合作制,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方式的创新,是否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目前看法不一。本文想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以产权明晰为基础,以法人财产为核  相似文献   

8.
加快股份合作制改革促进乡镇企业稳步发展潘奋强(福建省人民政府农办)如何深化乡企改革,抓住推进乡企稳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我认为当前及今后5—10年,应紧紧抓住乡企股份合作制改革这个关键,不断完善与深化改革内容,才能确保我省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乡镇企业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完善的成熟的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合作制作为乡镇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过渡形式,从设想、组织、试点、总结到全面的推广运行已经历了近20年,但是其发展状况仍不尽人意。对此,我们应从新的角度来认识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一、股份合作制的发展探源1、股份合作制的历史轨迹。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和发展手段,早就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这种经济形式的萌芽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以及我国的春秋时期。当时是一种原始的状态,到近代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股份合作经济也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0.
规范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运作的思考陈德政,胡康林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是股份制在乡镇企业合作经济中具体运用的制度。它是在各种不同所有制内部或相互之间,借鉴股份制的组织运作方法,实行资金、设备、技术、场地、劳动力等中产要素的参股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林地使用权流转中出现的利益分配过低的案例分析,提出了目前集体林区林地使用权流转中出现的一个现有法律框架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在阐述林地的功能特性和概述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指出遵循法律社会学的整体原则,充分发挥林地的政治功能,保证社会公平公正,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法律决策准则是流转林地利益调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杨群 《水利经济》2007,25(1):57-59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不仅承担水利事业职能,开展水利事业性业务;同时还拥有较大规模的经营性资产,开展经营性投资活动。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和研究,探讨水利事业单位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相应的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3.
王志坚 《水利经济》2012,30(2):22-24
国际河流水权研究长期被忽略,成果较少.构建完善的国际河流水权理论是解决水冲突的关键.国际河流水权应界定为扣除生态需水量的水体所有权.以水权为基础建立流域国权利义务对等的法律关系不仅具有学术创新意义,对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制定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结合江苏省具体情况,构建了"资源社会经济生态"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十五期间江苏省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农地整理可持续评价多目标物元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农地整理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土地资源持续性和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建立农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对于保证耕地动态平衡以及农地整理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农地整理可持续评价体系和目标的特点,建设性地改进可拓学物元评价方法为多目标物元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动力机制分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可以将政策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减少矛盾冲突,最大限度地激发各方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宅基地的有效流转,实现农村宅基地的有效利用.研究的结果表明:利益障碍是影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深层动因;农村宅基地的有效流转取决于中央政府的导向机制、对地方政府的约束机制和对农民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孙语圣 《中国农史》2007,26(3):123-131
民国时期,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兴盛、民间社会力量的强大,在灾害救治领域体现出较为浓烈的救灾资源捐助多元化的表征:一是捐助主体的多样化,如同乡会、同业公会、政界、实业界、宗教界、文化界、军界及大量个体等;二是捐助方式的多样化,如营业助赈、捐薪、娱乐助赈、书画助赈、礼仪助赈、广告捐助等。这些救灾主体和如此的捐助方式,从救灾层面凸现了民国这一多元化社会的奇特景观,对今天更好地做好灾害救治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我国森林公园组织结构设置的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森林公园作为企业应根据市场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适于森林公园经营管理特点的组织结构模式。并以陕西省平利县千家坪森林公园为例,对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适合森林旅游特点的组织结构提出了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9.
依据2009年新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GB 1353-2009《玉米》,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玉米不完善粒检测方法做了深入的分析,明确了检测过程中需引起注意的事项,统一了检验尺度,有利于缩小个体间检验结果的差异和提高玉米不完善粒的检测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论文利用FAO渔业统计数据及COMTRADE数据并经整理,分析了1996~2010年世界水产品贸易,结果表明:世界水产品的进口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而出口市场则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生鲜水产品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水产深加工品的贸易地位不断上升,而初加工品的地位不断下滑;世界水产品进口市场集中度在不断下降;日本在世界水产品进口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欧盟则不断上升,中国在世界水产品出口市场中的地位在不断上升,但出口的增速则在下降。最后.提出促进中国水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