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适度规模经营能迅速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是当前困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家庭承包制下,农民家庭的土地过于分散、规模太小,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性障碍。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逐年下降,农业生产兼业化趋势加强、粗放式经营的现象日趋严重,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也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当前适度规模化经营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趋势,可以通过农户承包地互换、转让,村集体反租倒包及土地股份合作制等模式来实现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适度规模经营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具有相互依存、互动发展的内在要求,但现有研究关注不够。通过理论分析厘清三者之间互动发展机制,再使用安徽省的数据实证分析三者之间互动发展关系。为促进三者之间互动发展,应改革现行农业保险运行体制,重点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信贷与农业保险的互动协调发展;稳定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信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阜城县近年来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型、特色产业型、先进技术型3种适度规模经营,在相对集中的土地上,以先进的物质条件、科学技术、经营理念生产优势农产品,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为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因主要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种植结构的调整、城乡消费市场的拉动以及政府的有力扶持政策等。调查报告提出了积极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和规模化生产发展比较快的地方,优先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以收入指标为主、效率指标为辅。还应深化制度改革,规范主体行为,优化内在结构,完善激励机制,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章作者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现状,指出小规模的、细碎化的土地经营仍是河南省农业生产经营和土地利用的主要特征,通过剖析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河南省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农业的基本国情,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在我国三农问题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内涵。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形成共识、实现制度化之后,进一步加强农地经营的规范性建设需要决策者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从多方面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把弱质农业变为强质农业,达到保护土地、农民增收的公共目的。  相似文献   

8.
要素禀赋结构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着直接的影响,构建以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为变量的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模型,可以揭示要素禀赋结构变迁中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动态机理以及政府过度干预要素市场行为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在既有的要素禀赋结构下实现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并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而变迁。政府过度干预要素市场,将会造成农业经营规模偏离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政府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必须建立在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前提上。当前,为促进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政府的着力点应该是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努力打造开放、自由和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培育农业生产单位的自生能力,并建立和完善配套的保险制度和补偿机制以降低农业规模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9.
论乡村适度规模经营的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保留了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形式,以此为基础走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村集体化发展道路,是在现有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自然选择,其文化基础在于中国西北农村自然村形成的历史认同,以及由土地分配而普遍存在的集体依赖感。这是一种以村民意志为主体的农村内生性发展道路,它将国家政策与村落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中国落后地区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外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品牌不仅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和手段,而且还是企业赢得顾客和求得长期发展的关键。作为河南省支柱产业之一的纺织企业,在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绩的同时,还存在品牌意识不强、品牌定位不准、品牌含金量低等问题。在加强河南省纺织企业品牌建设过程中,纺织企业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树立品牌意识,努力营造品牌文化,制定科学的品牌战略,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纺织企业创建品牌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高新区发展存在不同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高新区的内外部环境和高新区建设与发展时间的长短而造成的高新区所处不同发展水平阶段.在对河南省高新区发展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但从总体上说,外贸发展方式粗放问题还很突出,如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进口规模较小且结构不合理、外贸企业竞争力弱等。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是导致外贸发展方式粗放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大、科技投入低和创新能力弱等也是重要制约因素。要转变河南省外贸发展方式,就必须提高对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培育更多的出口品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扩大进口贸易规模。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是全国有名的旅游资源大省,尤其是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但旅游业在全国及国际上的竞争力却不高。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还不太成熟。各区域之间存在无序竞争、合作力度不强、旅游相关产业不能协调发展等问题;资源开发上还存在综合开发力度不够、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河南省要想实现由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深挖资源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结构、打造区域知名品牌、加强旅游企业与相关产业的有效合作,走集群化发展的道路,提升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河南城镇化水平一直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严重影响了河南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要深刻认识河南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并针对性地从制度创新、改革政策、科学规划、投资建设上下工夫,以加快河南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金融产业竞争力的行业评价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金融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的不足,文章以河南省为研究样本,选取其余30个省份作为对照样本,重点进行了河南省金融产业竞争力的行业评价,包括对该省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全面分析和比较,探索了河南省不同金融行业未来的金融发展战略选择,提出了河南省提高金融产业竞争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以来豫旅游者发布在携程网上的游记为研究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从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推荐意向三方面进行质性分析,探讨游客对河南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研究发现,游客对河南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推荐意向均以中立和正面为主,但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城市品牌建设在当代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国内一些城市已成功树立了自己的城市品牌,走在城市发展的前列。打造河南城市品牌,探讨适合河南城市品牌化发展的途径也就成为当前急需思考的问题。河南应根据目前的社会经济以及城市化发展水平,参考和借鉴国内外一些城市品牌建设的实践,走有河南特色的城市品牌化之路。  相似文献   

19.
目前,河南省自主创新能力在全国还处于落后位置,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经济发展的瓶颈。对此,应该从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强度、提高自主创新成果产出效益、加大自主创新人才培养力度、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扩大外商投资力度、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政策等几个方面来提升河南省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经过8年的战略性调整,河南省农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此同时,各种问题也日益凸现:既有需求方面的约束,也有供给方面的约束。主要从农业经济资源、农产品质量、农业配套体系等方面对影响河南农业结构提升的深层供给问题进行了粗浅分析飞并提出了相应的七“提高”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