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中求异     
“七喜”是格里格1929年发明的产品,三四十年代当时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早已不在广告中宣称具有药效,七喜却仍然把自己说成是解除宿醉的良药或是治疗胃病的良方。以致在很长一个时期,七喜都被当作是单独一类的产品,不被消费大众视作是某种清凉饮料。更糟的是,七喜品牌常被消费者视而不见。因此,要想解决七喜的行销问题,就必须切实地把七喜重新定位在清凉饮料行列之内。于是,一个“非可乐”的重新定位浮出了水面:“清新,干净,爽快,不会太甜腻,不会留下怪味道,可乐有的,它全有,而且还比可乐多一些。七喜--非可乐。独一…  相似文献   

2.
李长久 《企业文化》2012,(10):51-52
曾控制国内饮料市场的“八大品牌”,有七家被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收编”后,无—例外地在市场上消失 在中国饮料市场,60%的汽水饮料的饮用量来自可口可乐品牌,曾控制国内饮料市场的“八大品牌”有七家被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收编”后,无一例外地在市场上消失,品牌危机正在蔓延……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可口可乐在中国基本上没有对手。十几年里,中国各地曾经先后出现过十几家“可乐”型饮料企业,最后几乎都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到1995年,我国饮料行业的老八大名牌汽车水厂,七家已与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合资,这种现象曾被饮料业人士称为“水淹七军”。可口可乐与晚三年到中国的百事可乐被指责为众多国产饮料品牌消失的“罪魅祸首”、美国文化入侵中国的“传播者”。90年代末,可口可乐公司做出一个大胆的举措“加快本地化的进程。这个本地化进程包括几乎所有采购都在中国进行,从玻璃瓶、塑料箱、包装、运输工具及冰…  相似文献   

4.
尽管在碳酸饮料领域,可口可乐依旧稳坐头把交椅.但与之相比,百事可乐显得更胜一筹.2005年财报显示,可口可乐以市值5亿美元的差距,不敌蒸蒸日上的百事可乐,痛失保持了一个多世纪之久的"可乐之王"桂冠.  相似文献   

5.
中国名牌遭遇外国品牌“围剿”饮料业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有八大汽水名牌:四川的天府可乐、北京的北冰洋、上海的正广和、沈阳的八王寺、广东的健力宝和强力、武汉的大桥、天津的山海关,现在只有广东的健力宝在独自支撑着中国饮料业的一片天空,其他都纷纷归附到美国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旗下。固体饮料也是外国品牌占据大部分市场,雀巢、麦氏成了咖啡的代名词。中国作为茶叶生产大国,却成了寸茶不生的英国“立顿”红茶倾销地。日化用品市场 碧浪、汰渍、奥妙等洗衣粉品牌取代了熊猫、菊花、高富力,仅有活力28在艰难挣扎。洗发液市场…  相似文献   

6.
月度之变     
《英才》2006,(1)
可乐之争:百事首胜 2005年12月12日,这一天注定将成为可口可乐公司历史上“最为苦涩”的日子之一。就在这天,可口可乐的股票市值首次被宿敌百事可乐超过,从而痛失保持了一个多世纪之久的“可乐之王”桂冠。  相似文献   

7.
尽管在碳酸饮料领域,可口可乐依旧稳坐头把交椅。但与之相比,百事可乐显得更胜一筹。2005年财报显示,可口可乐以市值5亿美元的差距,不敌蒸蒸日上的百事可乐,痛失保持了一个多世纪之久的“可乐之王”桂冠。《中国新时代》2004年6月号曾表示对这家百年公司的担心:可口可乐的百年神话是否会成为失落在历史尘埃中的一个传说,还是在现实演变成一个笑话?答案还是掌握在62岁的CEO内维尔·艾斯戴尔的手中。这个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爱尔兰人已经在可口可乐工作了整整40年,被誉为具有纯正“红色血统”,在他2001年退休前曾担任了3年的可口可乐董事会主席…  相似文献   

8.
百事可乐作为世界饮料业两大巨头之一,100多年来与可口可乐上演了一场蔚为大观的两乐之战.两乐之战的前期,也即上世纪80年代之前,百事可乐一直惨淡经营,由于其竞争手法不够高明,尤其是广告的竞争不得力,所以被可口可乐远远甩在后头.然而经历了与可口可乐无数交锋之后,百事可乐终于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以"新生代的可乐"形象对可口可乐实施了侧翼攻击,从年轻人身上赢得了广大的市场.本文从百事与可口可乐近百年的广告战出发,应用产业经济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对其做出了一定的理论分析,并对所学的模型作了一些扩展应用.  相似文献   

9.
精神快餐     
1992年,美国的“可口可乐”、“柯达”、“国际商用机器”、“百事可乐”、日本的“丰田”及瑞士的“雀巢”,销售额分别为132.4亿、205.8亿、651.0亿、220.8亿、791.1亿、390.6亿美元。其中“可口可乐”商标价值达244亿美元。 这些公司之所以财源滚滚,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有了自己的招财之宝——“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中国饮料市场就是中国消费市场的一个缩影。20世纪80年代从健力宝之类的中国传统品牌一枝独秀,到大批国货精品被漫天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红蓝海洋所淹没,再从90年代的汇源、露露、娃哈哈等新一代国产品牌的崛起,直至目前形成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一争高低的竞争格局,可以看到,中国的饮料市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可口可乐的股票市值首次被百事可乐超越,面对失利,可口可乐怎肯善罢甘休?于是,“两乐”在中国市场的争霸之战仍在继续——“下乡”VS“进城”近年来,随着茶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的不断推出,可乐这一碳酸饮料市场的总体份额正在受到蚕食,市场占有率一路下滑。同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垄断的城市市场都出现了饱和的趋势,销量在短期内难有大幅度的提升。虽然可口可乐也试图开拓碳酸饮料以外的市场,但除了果汁饮料外,其他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在市场接近饱和的时刻,如何开拓市场?可口可乐同百事可乐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并形成了二者…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中国饮料市场就是中国消费市场的一个缩影.20世纪80年代从健力宝之类的中国传统品牌一枝独秀,到大批国货精品被漫天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红蓝海洋所淹没,再从90年代的汇源、露露、娃哈哈等新一代国产品牌的崛起,直至目前形成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一争高低的竞争格局,可以看到,中国的饮料市场已成商家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通过学习名牌产品的长处来提高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并获得了成功。但企业通过吸取名牌的“短处”求得发展的也不乏其例。 80年代初,当美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大公司的饮料产品潮水般地涌进国内市场,广告铺天盖地时,河北省运动保健饮料新产品开发公司基于自身实力,没有立即采取针尖对麦芒的竞争策略,而是从容不迫地进行市场调查。结果他们发现“百事可乐”太酸,而“可口可乐”太甜。找出它们的“短处”后,  相似文献   

14.
IBM戏剧性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9年代初期,IBM陷入了有史以来最深沉的危机之中。多年的成功带来的过分满足与傲慢、桌面个人电脑的到来几乎打垮了在IT业称霸一时的蓝色巨人。截止到1991年,IBM的市场份额从6年前的30%急剧降到19%;市值下滑到只剩180亿美元。1991年尽管公司有647亿美金的收入,但亏损了5.98亿美  相似文献   

15.
1969年,杰克·特劳特首次提出"定位"理论。经过40年发展,定位被公认为全球领先的商业战略思想。在中国,王老吉是定位成功的典型代表。这个原本在2002年销售额只有1亿多元的广东地方性药饮,通过重新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打开了全国发展之路。9年多来,王老吉几乎每年都用定位理论系统梳理战略,及时化解品牌发展的战略隐患和挑战,把握了发展的最佳战略节奏。2009年,王老吉销售额达到160亿元,并且仍在高速增长……现在,特劳特"定位"课程在中国开课,由特劳特合伙人向企业家系统讲授定位之道。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家》2011,(14):33
1969年,杰克·特劳特首次提出"定位"理论。经过40年发展,定位被公认为全球领先的商业战略思想。在中国,王老吉是定位成功的典型代表。这个原本在2002年销售额只有1亿多元的广东地方性药饮,通过重新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打开了全国发展之路。9年多来,王老吉几乎每年都用定位理论系统梳理战略,及时化解品牌发展的战略隐患和挑战,把握了发展的最佳战略节奏。2009年,王老吉销售额达到160亿元,并且仍在高速增长……现在,特劳特"定位"课程在中国开课,由特劳特合伙人向企业家系统讲授定位之道。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家》2011,(23):6-7
王老吉7年内从1亿到160亿的战略之道1969年,杰克·特劳特首次提出"定位"理论。经过40年发展,定位被公认为全球领先的商业战略思想。在中国,王老吉是定位成功的典型代表。这个原本在2002年销售额只有1亿多元的广东地方性药饮,通过重新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打开了全国发展之路。7年多来,王老吉几乎每年都用定位理论系统梳理战略,及时化解品牌发展的战略隐患和挑战,把握了发展的最佳战略节奏。2009年,王老吉销售额达到160亿元,并且仍在高速增长……现在,特劳特"定位"课程在中国开课,由特劳特合伙人向企业家系统讲授定位之道。  相似文献   

18.
品牌,是个国际性的商业话题。如今,在中国也是一个热门话题。去年7月,美国最新出版的((商业周刊》杂志公布了本年度全球100家最有价值的品牌。列排行榜首位的是“可口可乐”,品牌价值为696亿羌元,比上年增长1%,“微软”和“IBM”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二的品牌价值分别是641亿美元和512亿美元,芬兰的“诺基亚”和德国的“梅赛德斯”(奔驰)是前10名中仅有的两个非美国品牌,分别列第六和第十位。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一位著名的经常学家指出:对一个国家来说,谁拥有更多的世界性商标,谁就是未来的经济强国。中国有多少驰名商标谁都知道,商标是值钱的。尤其是一个世界级的驰名商标,可以超过其企业整个厂房、设备等一切不动产。不过,商标价值的大小,这就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产品的质量、售后服务的程度、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及宣传投入的多寡。国际驰名商标无不价值连城;“可口可乐”价值390亿美元;“万宝路”价值387亿美元;“百威啤酒”价值102亿美元;“百事可乐”价值92亿美元;“雀巢即溶咖啡”价值85亿美元;……美国可口可乐的老板戏说,哪…  相似文献   

20.
田丽君 《企业活力》2005,(10):28-29
<正>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上越来越认识到,智力资本才是现代企业创造财富的真正来源,即企业的无形资产创造财富,而不是厂房、设备、库存、现金等有形资产。在众多的无形资产例如品牌、商誉及知识产权、公司文化、经验、可盈利性智能等中,品牌作为品牌资产是最重要的精华。美国著名的《商业周刊》杂志在2004年8月出版的期刊中评选出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在这个品牌排行榜的前十位中,美国品牌占据了8席,日本和芬兰各占一席。其中前三位是:可口可乐,品牌价值673.9亿美元;微软,品牌价值613.7亿美元;IBM,品牌价值537.9亿美元。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其实是拥有一大批潜在的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