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本格局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同时,中国还是世界粮食贸易中的重要一员。在多数年份,中国是粮食的净进口国,1977年到1996年中国进口粮食24453.5万吨,出口10194万吨,净进口量达到14258.5万吨。中国参与国际粮食贸易不仅是为了调整供需总量,而且通过国际市场进行粮食品种的调剂,主要出口大米、大豆和玉米,进口小麦。 中国粮食出口以大米、大豆和玉米为主,常年出口量占我国粮食出口总量的75%左右。多年来,我国一直是大米和大豆的重要出口国,但80年代以来,大米与大豆出口量逐渐降低,在国际市场上的地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组令人揪心的数据。2003年与2002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4.3%。粮食总产量减少2636万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均不同程度下降。尽管2004年粮食生产开始恢复性增长,但对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粮食仍然是个并不轻松的话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尽管目前还不可能准确评估伊拉克战争和伊拉克粮食生产和流通基础设施的重建对世界粮食和面粉市场产生的影响,但是,毫无疑问,这种影响将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战争爆发之前,伊拉克就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小麦进口国之一,年均小麦进口量高达300万吨。在谈论确保伊拉克拥有足够的粮食供应之时,人们必须考虑到战争的爆发无疑对伊拉克国内粮食生产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尽管美国政府已经承诺将向伊拉克提供粮食援助,但是国际社会已经在哪些国家应该提供粮食援助和这种援助如何结账问题上产生意见分歧。美国正在以各种援助形式将5万吨小麦面粉和20万吨…  相似文献   

4.
从2000年开始,我国部分地区的粮食收购实施退出保护价政策,今年又有不少省、市的中晚稻和小麦、玉米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这意味着我国的粮食生产基本走上市场化的轨道。这是我国主动适应WTO规则的一个重要举措,必将对我国的粮食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使与粮食生产有直接关系的农民利益的保护问题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粮食市场国际化随之到来,粮食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最大的粮食消费国的中国,其庞大的市场潜力早已为国外粮食主产国所关注。还是在1999年4月10日《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签署之时,美国西北小麦主要交易所———波特兰谷物交易市场每蒲式耳小麦由3.3美元迅速上升到3.5美元。由此可见,世界粮食主产国对我国粮食市场的重视程度。可以预见,一旦中国正式入世,国内粮食市场竞争不仅更加激烈,而且与国际粮食市场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加入WTO,对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来说…  相似文献   

6.
<正>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边陲,地域辽阔,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主要有大豆、小麦等,经济作物中油  相似文献   

7.
王献立 《中国市场》2005,(12):34-35
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期货品种,小麦期货近年来日趋活跃.小麦期货在引导我国粮食生产,促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降低粮食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粮食企业经营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5年前三季度,郑州小麦期货总成交量为27,418,498手,成交金额达到46,226,490万元.其中强筋小麦期货成交量25,510,680手,成交金额43,255,314万元,同比增长34.93%和56.02%.  相似文献   

8.
当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粮食贸易中的重要一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及生产能力增长较快,虽然在1959~1961年和2000~2003年间粮食产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整体上仍呈上升趋势.长远来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并受种粮比较效益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较大.当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但随着科技进步加快和农业投入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呈不断上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正> 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消费最广的粮食。全世界粮食总产量中约有1/3是小麦,而在世界粮食贸易中,小麦数量比重约占一半,在我国粮食进口中,小麦进口占2/3以上。世界小麦市场的形势基本上代表着世界粮食市场的形势。  相似文献   

10.
“谷贱伤农”仍然是粮食增产的最大隐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粮食安全和粮食供需平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受全球粮食供需形势多变、国内耕地和水资源减少、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2006年第四季度全国范围粮价迅速上涨,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粮食问题的关注。"谷贱伤农"仍然是粮食增产的最大隐患。从粮食价格方面分析了我国粮食增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粮食经济政策目标的基本点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争取粮食援助,并利用世界粮食市场价格疲软的有利条件,改善国内的粮食供给。稳定粮食价格对低收入的国家尤为重要。本文对亚太地区低收入缺粮国家的粮食经济政策目标作了分析,对稳定粮食价格、粮食进出口贸易及粮食安全等政策作些比较性探讨,并对我国在粮食连续、均衡,安全供给,以获得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方面,提出了一些应值得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浅析河南省粮食加工业发展面对的有利条件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全国粮食主产区,以小麦种植历史悠久、播种面积全国最大、总产量和商品率全国最高著称.  相似文献   

13.
茅于轼 《大经贸》2002,(2):18-19
入世了,冲击最大的当然是农产品,农民们的日子今后会受怎样的冲击,外面的粮食比中国好比中国便宜,中国的粮食怎么卖出去?我国的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之后,进出口都将有很大的增加。这将改变我国的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粮食安全的背景下,对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尤其是小麦生产和贸易分析来看,哈萨克斯坦在小麦出口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而中国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大国,粮食的消费和进口保持较大的增长态势,中哈两国小麦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和互利性,同时中哈两国的地缘优势,这为中哈两国之间的粮食贸易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从2013年新粮上市起适当提高小麦主产区最低收购价水平,每50公斤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112元,比2012年提高10元。这是近年来提价幅度最大的一次,有利于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明年的粮食价格,这充分反映出党中央、国务院对于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从粮食经济的战略高度出发,未来仍有必要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坚定粮食稳产增产政策,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
徐征  刘媛  崔茜 《价格月刊》2020,(3):15-20
以粮食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化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成本效应。在具体方法上,将成本因素划分为生产成本、供应成本和机会成本三类,选取有关变量指标,并选择小麦、稻谷和玉米三类代表性的粮食,以1988年~2017年全国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粮食价格上涨背后的成本效应非常显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农产品物流成本、劳动力机会成本等是引起我国粮食价格上涨的重要成本因素;此外,粮食区域供应成本是小麦和玉米价格上涨的一个推手,但是对稻谷价格的推动作用却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粮食最低收购价对我国农产品种植面积的影响,以小麦为例,通过搜集筛选影响小麦播种面积的主要因素,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并借助于ARMA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未来两年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受粮食最低收购价刺激的反应程度.回归预测分析表明,当前小麦播种面积与粮食最低收购价变动呈正相关,但受其刺激的反应程度并不十分明显.与之相比,其受科技进步水平、收入及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大.最后,从供给侧改革出发,提出了完善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樊琦  亢霞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10):123-127+216
减少粮食产后环节损失是最环保和有效的增产方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22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四川等8个省239个县市区共计2447个采样点小麦机收损失调查数据,通过对我国小麦产后前端收获环节的损失现状、损失原因、影响因素等方面深入调查分析,提出减损治理对策。研究发现,我国小麦产后前端收获环节损失率呈下降趋势;但从调查地区看,不同地区小麦产后前端收获环节损失率有明显差异。通过对比实验发现:不同收获装备品牌、不同技术经验机手、不同机械技术机型、不同收获时机下,小麦收获损失率有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机械化收获作业精细化水平不高,作物种植的行距标准不统一,农户节粮减损成本收益难以平衡,代收获专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是影响小麦收获环节损失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应加强收获环节智能节粮装备技术研发,推进作物适度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加强机手收割技术经验交流与培训,开展收获环节机收常态化减损监测,降低农户收获环节粮食减损成本,完善粮食产后收获环节综合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粮改进行到今天,笼罩着粮改前景的重重迷雾,已经基本消散。经过20多年来的调整改革,深化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外围障碍已经基本扫清,进入攻坚阶段。这些外围障碍,最大的一个就是粮食生产力水平较低,我国粮食长期产不足需,供求紧张,使我们不敢也不可能奢望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20多年来,通过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与此相应,我国粮食流通体制从取消统购放开销售开始,就不断地调整改革。  相似文献   

20.
何方 《致富天地》2005,(6):44-44
我国的粮食价格其实已经在悄悄地往上“窜”。自2003年下半年麦收开始,粮食市场走出自1998年以来长达6年的低迷态势,价格出现全面上涨。首先在粮食产区,很快传递到粮食销区,引发全国范围内包括玉米、小麦、稻谷等主要粮食品种市场价格全面上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