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景区经营权转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以凤凰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区经营权转让运作模式在取得巨大绩效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以转让运作已逾5年的湘西凤凰城为个案,试图将景区转让运作置于政策行政生态域内,以景区制度变迁域中的地方政府及其行为为研究对象,对凤凰城转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及其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进而阐明地方政府在监管景区转让运作中的主要职能定位及行为调适,旨为优化转让模式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是我国旅游界近年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这一领域中,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也存在着许多争议和问题.对近年来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综述了关于景区经营权转让的相关概念;是否应转让的争论;景区经营权转让模式;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年限;景区经营权的定价等问题,并对新的研究趋势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3.
景区经营权转让的缔约分析——以碧峰峡和马万景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景区整体转让有两种方式,一是整体转让经营权,一是整体转让特许经营权。本文选取碧峰峡和马万景区,通过对二者缔约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景区经营权的明晰是整体转让实现成功缔约的前提,受让者的经营能力对整体转让至关重要,同时授权者的影响力也直接关系着转让的缔约过程。  相似文献   

4.
基于政策演变的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实践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97年张家界黄龙洞和宝峰湖的经营权转让以来,景区经营权转让就一直成为争论的焦点。主要从中国相关政策的演进和资源的价值构成分析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可行性和实践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目前的发展形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景区经营权转让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景区经营权的转让是近年来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回顾国内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我国景区经营权转让研究的主要内容作了霞点而详尽的介绍.并就我国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年限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多数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年限的安排缺乏科学依据,在旅游景区经营权终止问题上也无明确规定。旅游景区生命周期和企业生命周期是确定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年限必须考虑的两个变量。旅游景区生命周期决定了投资者的获利期限,企业生命周期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够开发和经营旅游景区的最长时间。另外,参照新《物权法》对土地使用权转让做出的新规定,旅游景区经营权受让企业应拥有经营期间景区内建造设施的所有权,而且续期的权利也应得到法律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营业转让是指市场中的不同主体通过签订合同将企业的全部财产(或不可或缺的重要财产)作为整体予以转让的行为。在该转让过程中,涉及到社会公众、企业债权人、劳动者相关主体的利益,法律如何在遵照契约自由前提下保护这些主体的利益成为构建营业转让制度的关键。本文在考察国外相关立法的基础上,以我国《深圳经济特区商事条例》和相关法规为考查对象,以经济学理论、法哲学理论、民法理论等作为分析路径,对我国营业转让制度的法律构建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实行登记要件主义和登记对抗主义为效力原则的二元体系。现行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采用登记对抗主义制度,其弊大于利。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登记制度的可供选择方案有三种,本文研究赞同其中的第三种方案。同时,提出了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采用登记要件主义的转让制度配套改革完善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的经济学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结果,通过分析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程中一些利益主体角色的转换,构建了利益主体可转换理论模型,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为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提供经济学解释。并指明了景区门票价格变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介绍了我国海滨旅游度假区治理模式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详细分析了导致我国海滨旅游度假区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运行机制、制度保障等路径来对海滨旅游度假景区治理模式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
旅游目的地在真正成为旅游景区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多方利益者的共同参与和运营。并且随着旅游景区发展阶段的递进,利益相关者的类型和数量也会随之改变,他们与景区旅游形象的成功塑造、旅游市场份额比例及未来经营和管理关系密切。因此,明确旅游景区各阶段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各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效益最大化,是旅游景区成功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建设智慧景区为例,阐释了旅游地在旅游发展的同时如何处理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汶川地震前四川省旅游数据建立SARIMA模型,预测了风景名胜区(简称风景区)游客人数,经震后游客人数实际值与预测值比较,定量分析了汶川地震对风景区的影响时滞、影响程度以及游客分布变化。研究发现:截至2010年4月,在不考虑风景区外部灾损影响下,风景区恢复至预测水平的时间随风景区离震源距离增大而缩短,风景区内部灾损程度与风景区离震源距离大致成直线反比关系,并且汶川地震对游客分布影响显著,部分风景区游客人数已超出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益基金会的法人治理结构及其体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金会良好的治理结构是推进组织能力和公信力建设的关键。对于基金会而言,因为同样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所以也同样有自身特点的法人治理结构。基金会的法人治理结构主要包括理事会、监事会、执行机构及其各自的职责和相互关系。在法人治理结构中,厘清所有权、控制权、监督权、管理权"四权"边界及重心所在,明确各自的权利,是实现基金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通过建立均衡有效的决策机制,提高监事会的法律地位,引入共同治理机制,消解"内部人控制"等,建立起利益相关者、理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权力平衡和问责机制,使基金会走向良好的治理。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涉及公司各利益相关者责权利上的划分和相互制衡,而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两方面论述了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并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三边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作为公共事务管理的制度与机制安排.有其各自独特的行动资源及行动逻辑,也各有其特定的行动范围和有效边界。在公共治理理论的视阈下,政府、市场与社会都不是惟一的治理主体。三者间的互动、合作成为必然选择。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种机制运行中各存在比较优势与不足.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是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的三边互动。为了实现公共领域的良好治理,必须而且应当建立起三者良性互动的网络治理机制,在互动中开辟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吕臣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9,29(4):12-16,37
治理现在已经引入到旅游景区中。现阶段,已经出现委托代理理论下的行政管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共同治理模式。通过对两种理论下的不同治理模式进行比较,探讨对旅游景区治理的创新,进而提出了旅游景区四种治理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过程中,服务资源如何有效地组织并转移到养老人的手中是关键步骤。社区治理是一个传统的政府工具,实践证明通过创新它也可以发展成有效的资源转移工具。文章首先在前人政府工具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一个在转移社会化养老服务资源这一政策领域里适合分析政府工具选择创新的分析框架,接着借助这个框架,并结合苏州沧浪区政府的创新实践,从养老服务资源转移供给的角度分析该领域社区治理的特征与创新,最后期望给相关实践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