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目前主要有校企项目合作、校企双导师制、校企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三种模式。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逐渐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和利益共享、风险公担机制,完善企业研究生导师制度,还要注重过程管理,建立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让受教育者在企业和学校两种不同的场所,接受理论和实践两种不同形式的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形成了蕴含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监管机制的运行机制。给我们的启发与借鉴是:要重视企业在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应从立法和财政两个方面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需要强有力的第三方监管机构,职业资格的鉴定需要紧密结合职业能力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3.
银企博弈模型分析表明产业集群提高了企业道德风险的机会成本,信誉机制使集群企业总体信用增级;分离均衡模型研究第三方治理对两类企业的分离机制,信号显示使集群中的"好"企业信用增级。信誉机制与信号显示的分析表明,市场经济信用制度有赖于对特殊主义信任的保留,更需对普遍主义信任的拓展,这也凸显了现代征信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以就业为导向,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举措。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从2009年起全面实行"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与岗位能力培养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科学设置和优化课程体系,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把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5.
创新机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建立企业内部创新机制是企业保持长久生命活力的根本措施.企业应认真分析现有企业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坚定地树立企业不断创新的理念.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两方面入手,以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建立完整有效的企业创新机制,以应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长盛不衰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发展而产生的客观现象。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积极进取的企业精神、完善的企业物质生活环境和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三简"原则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已经构成美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三简"原则的企业文化表明企业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人为本、突出个性、不断创新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建立在三个思想基础之上一是企业必须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明确目标和策略;二是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企业有影响的文化形象;三是企业要建立起以效率和效益为基础的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制度和机制;它们代表了现代管理思想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9.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必须体现高职应用性技能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和企业对会计人才规格的需求,遵循层次化、全程化和角色化的原则,按照"以实为本、以能为主、以用为先"的要求来进行。我们构建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以"三项技能"为核心的内容体系、以"四个环节"为结构的层次体系和以"三大观念"为支撑的评价体系,重视和加强"三项工程建设",以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法学教育的当代使命与定位的制度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治图景下,法学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对法学教育的当代使命的正确认知和制度安排。当代中国应当建构以"通识教育——庸常教育"为基础、以"专才教育——精英教育"为特色的法学教育体制,并适当调整当代法学人才培养规格,以更好地服务于法治化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系统论视角下的企业内部讲师激励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不断压缩管理成本,这种情况下,企业要做好员工培训工作,就必须转变思路,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重视内部培训,此时内部讲师制度就成为一个较优的选择。内部讲师是内部讲师制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为了更好地激发内部讲师的积极性,笔者利用系统论的方法,构建了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企业文化为指导、高层重视与支持和给予机会为"两翼"的内部讲师激励体系,以实现用较低的成本对内部讲师的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12.
以制度质量为视角,构建产业集聚对中国企业出口决策影响的理论机制。同时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针对理论机制的三个研究假说进行验证。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方法以及Heckman选择模型对理论机制进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促进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产业集聚通过教育发展和金融发展对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通过对不同行业类型、不同窗口期样本以及不同企业所有制类型的计量检验发现,三种研究假说依然稳健。同时,对知识产权保护和法治建设的制度质量视角的进一步讨论,再次验证了产业集聚通过制度质量对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有重要影响。在对渠道进一步识别时发现,金融制度通过融资成本影响企业出口决策,教育制度通过企业的创新活动影响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因此,产业集聚通过金融制度与教育制度促进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微观渠道是企业融资成本与企业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后危机时代"企业面临的营销环境,提出三点营销主张,即执行服务主导的营销逻辑、提高顾客的感知价值、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其中执行服务主导逻辑是企业在"后危机时代"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前提,而提高顾客的感知价值和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则是行动方向,三者互为一体,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老工业基地株洲自主创新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株洲是我国"一五"时期兴建的八个重点工业城市之一,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株洲存在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企业社会负担重、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功能不完善等诸多突出问题。我国已着力加强国有老工业基地的改革和重组,促进国有老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但株洲市自主创新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尚未形成,没有建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运行机制;在技术创新方面以引进消化吸收的方式为主导,集成创新次之,原始创新很少,专利申请结构中创造性发明数量少。必须重视创新能力的建设,大力实施以制度创新为根本,以技术创新为重点,以组织创新、市场创新为支撑的多维并重的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5.
以"乡财县管"为核心的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是一个由政策创新到机制创新再到体制创新的不断创新过程。目前,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正进入转型对接的机制性创新阶段。对上,它可以进一步打开"乡财县管"终结阶段以"服务为主"的体制性创新的空间;对下,又可以与"乡财县管"推行阶段以"监管为主"的政策性创新形成很好的互动,从而综合起来形成政策、机制、体制三个层面协同创新的良性互动,从整体上推动"乡财县管"的深化完善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后危机时代"企业面临的营销环境,提出三点营销主张,即执行服务主导的营销逻辑、提高顾客的感知价值、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其中执行服务主导逻辑是企业在"后危机时代"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前提,而提高顾客的感知价值和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则是行动方向,三者互为一体,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会计准则变迁是强制性的、渐进式的和被动式的。当前我国会计准则变迁中存在制度供给不力、带有计划经济的"路径依赖"和"体制锁定"、知识存量的积累不充分和技术创新迟缓以及制度执行失范和制度间制约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今后会计准则变迁应注意实现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打破意识形态刚性、不断增加知识存量、推进技术进步、完善制度制约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一个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历程,本文通过对粮食流通改革中出现的"嘉定模式"、"莱州模式"、"江苏模式"和"宁夏模式"的比较分析,认为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政策环境以及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的责任心等三个方面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已经初步建立起以"三驾马车"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但是各制度分立运行,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应逐步缩小制度保障水平差距,加强制度衔接。分析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覆盖范围、筹资方式、资金管理和待遇水平等方面的异同,提出两项制度衔接的三个关键点:从根本上打破参保人员身份界限,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统一基本医保经办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20.
税收基本制度是规定普遍的、共性的和基本税收法律事项的税收法律制度总称。《立法法》规定了税收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但却未规定其内涵。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税收基本法律制度,税收基本制度立法处于"三缺"、"三散"和"三低"状态,这极不利于税收执法。本文探讨税收基本制度的内涵、主要内容及立法过程中应重点解决的几个政策与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